APP下载

走上幸福的物理教育之路

2018-04-24牛远见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优质课笔试物理

牛远见

个人简介

牛远见,江苏省丰县师寨初级中学物理教师。任教以来,坚持用钻研的心态对待教学,追求快乐、高效、发展的物理课堂。被评为“徐州市优秀班主任”,获得过江苏省物理创新大赛一等奖、徐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篇论文在省、市级期刊发表或获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为一名教师,为了使天天上课不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从2010年走上讲台那一刻起,我就在想:一代代的教师教出一届届的学生,看似重复却又有所不同,作为年轻的一代,最好的不辜负前人期望的结果就是超越前人。年轻就是要超越!这句话,几乎成了我所有动力的来源。

与学生一起成长

教师最不怕的就应该是面对变化了。无论是学生成绩的变化、习惯的变化,还是教材的变化,教师都必须要有能力从容应变。不过,对于一位新教师来讲,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课堂角色的转变。

2010年从师范大学毕业,我回到家乡考教师编制。9月初到镇上中学报到时,我站在能将整个学校尽收眼底的学校门口,心中不禁自问:“是否甘心将自己的事业梦想交给家乡这个小学校?自己还能像上学时那样喜欢物理吗?”“是的。”这是我反复考虑后的答案。

报到的手续办好后,负责教务的领导安排我教初三两个毕业班的物理。这样的开始让我既兴奋又有压力。因为报到时就已开学,所以我赶紧找本初三教材和教师备课用书准备自己的第一节课。看着既熟悉又陌生的第一节内容,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就这点内容又有什么好讲的呢?学生一看不就懂了吗?上课时,我能感觉到学生对我这位年轻的物理教师充满了期待和对新知识的渴望,这让我既兴奋又紧张。一堂课下来,我没有完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没有突出重点,讲到难点时很多学生紧锁的眉头依旧在我的脑海中浮现。面对这些,我意识到自己必须静下心来反思,教学绝没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自己能看懂”与“能把学生教懂”相差十万八千里。晚饭后回到办公室,我把白天上课的内容又看了一遍,发现白天课堂的很多不足之处:留给学生自学的时间不充分;对自学部分的问题梯度把握得不好;难点知识没有有效地铺垫或者借用学过的方法知识去解决等。结合教后反思和教师用书,我又把本节内容的教案重写了一份,才安心地去睡觉。第二天,当我上另外一个班级的课时,没想到教务主任和几位同学科的教师前来听课指导。我按照昨天反思后的思路和办法上这节课,尽力地让自己保持清晰的思路和平和的心态。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求知欲被激发,回答问题和讨论都更加自然有效。从学生的眼神中我能感受到他们学会的成就感和收获的喜悦。课上得非常成功,得到同行和领导的一致好评和鼓励。

那一天我一直处在兴奋之中,尤其是学生的精彩表现让我感动。我产生了一种冲动,一种要把这节课写下来的冲动。晚上,我将自己设计制作的两个实验、学生举的精彩例子、同行的评价以及自己的思考,写了一篇近千字的文章。应该说这是我写的第一篇教学笔记,从字里行间我看到了自己从一个学生到一位教师的转变,从“自己能看懂”到“能把学生教懂”的能力提升,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与机遇和挑战同行

为了更好地熟悉初中的物理教材,第二年我主动申请去教初二物理兼任班主任。在那一年里,我不仅熟悉了初二的内容,更了解了初二和初三知识的联系和延续。在2014年的4月份,县里通知每个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优质课大赛,笔试定在4月底进行。经过学校选拔,我被推荐参加物理组的比赛。我每天上完课后就找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卷做,对过答案后,不正确的地方再做一遍,确保把自己做的每张试卷都理解透。最后,又有目的地做了实验题和阅读题的专项练习,我感觉解题能力较以往有了一定的提升。在笔试的那天,有些教师做了半小时就交卷了,而当时我还没有做完。看着一个个提前交卷的背影,我强忍着把试卷从头到尾检查了两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检查出两处计算错误。几天后,笔试成绩发到学校,大家都争相查看。我的成绩是满分,全县共有3人物理满分。这次笔试成绩让我不仅惊喜而且增添了自信,并开始全力准备说课比赛。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对于初中物理的每一课,我都是一边写说课稿,一边在空教室练习说课。最后结合笔试和说课成绩,我顺利进入了上课比赛阶段。

在上课阶段,我抽到的是初二内容,共有3天准备时间,我将时间划分为独立设计、试上课修整、再次磨课3个阶段。在自己的努力和同事的帮助下,课上得挺成功,我因此获得了2015年3月份作为县代表去市里参加优质课比赛的机会。这样的机会很难得,我想自己一定要竭尽全力把握好这次机会,要对得起自己的付出和同事的帮助。为了留足备课时间,去市里抽签的时候我让一位同事帮助开车,这样,抽签后在回来的路上我就开始思考上课思路。回学校后,我向物理实验室管理员借了一把实验室钥匙。当时的初三事务繁忙,但我尽力挤时间去安静的实验室“闭门修炼”。教学设计改了又改,我试上一节课后从头到尾又反思一遍:哪儿不通畅、哪个问题设计得不好、哪个地方有必要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器材是否可以因自己的创新更方便、实用等。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荣幸地得到县教研员和资深同行的指导。直到上课前的晚上,我的教学设计还在修改,我睡前又把上课的整个过程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对于第二天上课的情况,我是不满意的,感觉没有完全发挥。总之,我可以稍微轻松一些了。生活又恢复到以前的平静和规律,我仍然做好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得知能上网查成绩时,我的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慢慢地滑动鼠标,第四名露出了我的名字,一等奖有6个名额。同事纷纷祝贺我的获奖,虽然我心中还有一丝对当时上课的不满意,但都被获奖的喜悦冲淡了。

一路走来,从笔试、说课、县级比赛再到市级比赛,我回味着辛苦和收获。特别是在准备上课的过程中,反复地修改、磨课,精益求精,让我意识到:原来一节看似内容简单,轻松便可完成教学目标的课,竟然可以挖掘出那么多的讲授方法,发现那么宽的知识拓展,设计更有效的能力培养环节,这些都让我惊叹。我首先从这次优质课大赛的经历中分析、选取有效的教学经验,从特殊情境中提取一般教学经验,提取其中最能体现普遍应用价值和一般教学规律的成分。这些经验为将来提高我的物理教学水平提供了很大帮助。

这些思考后得出的经验,为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打下了基础。在2015年暑假前,我获得了一次参加省教育学会物理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创新大赛的机会,我就把参加市级优质课的课堂实录发过去参赛,最后又获得了创新大赛一等奖。看着这些收获,我深深地体会到一切经历都是储备,挑战和机遇都是“收获”的好友。

与研究成为好伙伴

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几乎每天都在研究教学中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探求新的解决方法。我不仅自己这样做,还鼓励我的学生向问题挑战,乐于求知。我认为,问题是智慧的门槛,问题是思维的动力、目标,也是思维的产物。可以这样说,这几年我与问题和挑战同行,使自己的教学不断获得新的进步。随着思考的深入,我慢慢地发现自己教育理论的贫乏和教学科研方法的不足。我需要教学论、教学科研方法论、学习论、教育评价等更多教育理论的支撑。书桌上的读物变了类型,我捧起那些教育教学论著,如饥似渴地读起来。读的过程中,我将高深的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并将专业的话语转为自己的经验话语,这样倒增添了我学习的兴趣。我一边学习,一边整理了近年来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我把它们分成以下6个方面:(l)课堂教学组织;(2)课堂教学设计;(3)课堂教学方法;(4)课堂教学效果;(5)课堂教学技能;(6)课后巩固加强。我共整理出80多个问题。筛选经验、整理问题实际上是对我的教育教学进行了一次回顾与研究。这个过程中,我将10万多字的教学后记,写成了5万多字的经验和问题。

当沉浸在对教育教学的研究过程之中,我才深切地体会到,一名教师在职业生活方式中,关键的两部分是“行动”和“思考”。从事研究是一个心灵升华的过程。我们在一线的教师,教育教学经历都差不多,成功者就是多了一份思考。其实研究无处不在,在教育教学中更是这样,我们只要用心发现、坚持,就会有所建树。所以,研究应当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教育本身就好比一片森林,只要你走进去,做个有心人,都会有收获的。只要你坚持与研究为伴,在教育的森林中,一定有一处美景在等你发现。

猜你喜欢

优质课笔试物理
只因是物理
关于举办“第18 届全国中小学教师文化教学优质课大赛暨纪念中国中等师范学校诞生120 周年”的通知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留言板
疫情下的笔试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育研究与评价项目获奖结果
关于校招笔试的5个问题
2016年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招聘人员笔试工作完成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优质课评选当精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