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提纲给作文微整形,提升考场作文质量

2018-04-24肖莉萍

初中生世界 2018年16期
关键词:摘花金银花段落

肖莉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在平常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学生写成一篇构思精巧、素材新颖的文章尚不太难;而在考场中,面对因时间紧张所导致的心理压力,他们要想写出佳作,就困难重重。例如,2017年南京市玄武区九年级“一模”结束后,笔者对所任教班级学生写作试卷中的作文题“抬水”的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发现52名学生中有15人在结构安排和详略处理上存在瑕疵。这部分学生的文章中心不明、笔意“泛滥”,欣欣然“前往”却不知所终,均未能获得高分。因此,想方设法让学生树立中心意识,围绕中心进行写作,既是对新课标的有效呼应,也是帮助他们获取理想分数的必要措施。

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巧用提纲对文章进行微整形,引导他们树立主线意识,可以有效地应对考场这一特殊情境,从而提升考场作文质量。

一、再读习作,概括段意

概括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自己习作的每一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写作思路,化繁为简。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学生分段多,每段内容相对单薄;有的学生分段少,部分内容相对丰厚。因此,概括的方式也要有所区别:段落多或者略写的部分,尽量用一句话概括;段落少或者详写的内容,可以再细分层次,进行二次概括。

下面是一位学生对自己文章的概括:

题目:啊,好香

第1段:“我”因写作业感到焦躁、疲劳,母亲提议去摘金银花。

第2段:小路上的景致让“我”忘却了作业的烦恼,脚下的泥土在和“我”诉说着往事。

第3段:回忆幼时与小伙伴玩耍的日子,很是怀念。

第4段:“我”被金银花的香气吸引,准备摘花。

第5段:“我们”发现了高处的花,母亲要替“我”摘花。

第6段:具体描绘母亲摘花的过程。

第7段:由母亲为“我”摘花领悟到母亲对“我”的呵护与关爱。

第8段:在与母亲回家的路上,回忆儿时的生活。

通过这样的梳理,几百字的文章内容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进一步的修改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思考:“我”之前的写作是否有条理?考场中,“我”是否有必要、有时间进行理性的内容框架建构?在不断思考中,学生的写作就会由无意识转为有意识,目的性会更强,写作的中心也会更加明确。

当然,学生在概括段意时,可能会出现概括不准确、不全面等情况,教师需要积极做好引导。

二、架构提纲,调整段落

提纲的目的在于系统化地梳理文章内容。仍以上面那位学生的作文《啊,真香》为例,笔者引导学生做了一些尝试,整理如下:

【题目】啊,好香

【中心】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开头】那日,“我”正在屋内焦躁地做着作业,母亲提议去老屋那边摘金银花。“我”认为“下了那么多天的大雨,哪还会有什么花啊”,于是小声嘀咕着。

【结尾】“我”一手挽着母亲,一手拎着竹篮,往回走。小路上的一花一木、一树一草,尤其是那繁茂的金银花,无不牵动着“我”的情思,源源不断地让“我”回忆起儿时快乐的生活。

【中间】(1)小路上的景致让“我”忘却了作业的烦恼,脚下的泥土在和“我”诉说着往事。

(2)回忆幼时与小伙伴玩耍的日子,很是怀念。

(3)“我”被金银花的香气吸引,准备摘花。

(4)“我们”发现了高处的花,母亲要替“我”摘花。

(5)具体描绘母亲摘花的过程。

(6)由母亲为“我”摘花领悟到母亲对“我”的呵护与关爱。

中心在前,旨在帮助学生树立主线意识,并根据中心来分析判断文章的后续部分是否在围绕中心展开。这相当于在学生心中竖起了一把标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筛查原文中的每一部分是否恰当、合理,而后通过删、换、调等方式进行段落结构的优化。

例如,有学生分析样文后发现,第2段“小路上的景致让‘我’忘却了作业的烦恼,脚下的泥土在和‘我’诉说着往事”与中心“母爱”存在较大偏差,建议修改为“小路上的景致让‘我’回忆起小时候与母亲共度的美好时光”,这样就与中心完美地契合了。再如,有学生发现第3段“回忆幼时与小伙伴玩耍的日子,很是怀念”与中心人物母亲并无任何关联,建议直接删去。

围绕中心对原文进行层层分析以及结构优化,能够更加凸显中心,使得文章紧凑、精练。

三、条分缕析,深入内核

习作里详写的段落最能直观地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一个大的段落内部是不是有清晰的条理,是不是句句不离中心,也需要在修改时细细琢磨。

例如,《啊,好香》一文的第2段原本是这样的:“我和母亲提着小竹篮走上了小路。小路还像当年一样弯弯曲曲,两旁是随风飘拂的杨柳。小鸟儿欢快地在柳枝上鸣叫,小草儿绿得逼人的眼。作业的烦恼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松软的泥土摩挲着我的脚底,好似在喃喃地诉说着陈年旧事。它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要把所有秘密都倾吐于我。我也愿意做它的知音,细细聆听。”其中,一到三句与中心“母爱”还是有一点联系的,“我”和母亲欣赏到了怡人的美景,而四到六句则笔锋一转,转向了抛却作业烦恼后的愉悦。不少学生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点。

综合大家的意见,修改后的片段内容如下:“我和母亲提着小竹篮走上了小路。小路还像当年一样弯弯曲曲,两旁是随风飘拂的杨柳。小鸟儿欢快地在柳枝上鸣叫,小草儿绿得逼人的眼。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让我蓦地想起小时候母亲也像现在一样牵着我小小的手,漫步在这柔柔的土地上,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述大自然的秘密。对我来说,她是母亲,是我一生的支柱;对她来说,我是女儿,是她一生的甜蜜。”修改后的片段通过描写幼时的母女关系及感受,彰显了母亲温柔、细腻的形象。这样的修改使得本段内容完全紧扣了主题,丰富了母亲的形象。

总之,巧用提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修改病文,提升写作能力,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走进考场。这样的训练方法,需要我们广大教师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书名:怎样教作文作者:刘半农等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精选了整个20世纪有关作文教学的优秀文章。作者刘半农、梁启超、夏丏尊、孟承宪、郭绍虞、张世禄、周振甫、黎锦熙、朱光潜、朱德熙、洪宗礼、沈蘅仲等皆为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语文大家、教育大家。读者可以从中了解整个20世纪中国作文教学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历程,从而对一线作文教学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摘花金银花段落
趣味•读写练 答案
一株蜡梅
金银花“香溢”致富路
不要摘花
【短文篇】
金银花
心理小测试
摘花
夏日良药金银花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