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加尔湖畔的尼古拉大爷

2018-04-23唐公子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雪堆土豆泥米娅

唐公子

早春三月,冬天还没过去,就直接入夏了。恰巧,我从一个俄罗斯同事那里得知,贝加尔湖还在冰封期,而三月正是欣赏蓝冰的最佳时间。如果我要去贝加尔湖旅游,可以住在他的老伙计尼古拉家。尼古拉夫妇50来岁,经营着自己的农家乐。

很快,我就和另外三个朋友一起驶向了莽莽俄罗斯。作为一群见识了北欧餐食的人,我们这次不仅带足了方便面、饼干、蔬菜、水果,还拼命往车里面塞各种生活用品和急救用品。最后,四个人,不得不分乘两辆车,c驮着满满的物资向满洲里奔去,以至于俄罗斯海关看着我们车里满当当的货还以为我们是去做生意的。

驶过界碑,进入外贝加尔边疆区,时区从东八区跨到东九区,我们调好手表,在中、蒙、俄三国边界不远处的小餐馆,吃了俄罗斯招牌国菜土豆泥配肉饼和一盘布里亚特包子。

我们按照导航,开着两辆四驱车,在冰雪中开往尼古拉的湖边小宅。天色渐晚,冰冷的雾气升腾,天地泛着灰蒙蒙的黯沉沉的蓝光,前方雪堆之中有一处光芒。在这四下无人的荒野之中,想必就是尼古拉的家了。

我们顺着开辟好的泥泞的雪地小道,小心向前开去,道旁的雪堆比越野车还要高,我们颤颤巍巍的生怕一个出溜滑到雪堆中给埋起来。终于看到了积雪淹没中的小木屋,橘黄色的灯光甚是温暖。这时,尼古拉夫妇走出了房门,挥着双臂招呼我们。我踩了一脚油门,一下子冲到了屋前。推开车门,尼古拉夫人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温暖的拥抱。

“我们听到了汽车的声音就出来看,果然是你们。”尼古拉把我们拉进屋,开心得像个孩子。“这是我的太太米娅,她不会说中文,我可以帮你们翻译。她烤的面包很香,你们一会儿就可以吃到了。”尼古拉的太太也一路笑呵呵地簇拥着我们进了门。

他们的和蔼与热情大大超乎了我们的预料,笑眯眯的,和中国乡村田间的老农一样亲切温暖,与印象中俄罗斯人挺着脖子仰着头、挥着胳膊中气十足的战斗形象很是不同。一进屋,熱浪扑面而来,暖气烧得真热。“我们这里暖气是烧电的,电费又比中国便宜得多,差不多一卢布。”尼古拉笑呵呵地说,“要不要打开窗户透透气,还是你们要再暖和一会儿?”我们几个拼命点头,向窗户走去。

尼古拉推开了一扇窗,窗下边就是暖气片。我们烤着电暖气,听尼大爷讲着过去的事。20年前他服完兵役后,本着出去看世界并能随时回家的原则,决定南下中国发展。尼大爷先是去了满洲里,在那里的俄罗斯老乡帮他到了更大的城市哈尔滨谋生活。年轻的尼古拉聪明善良,周围的中国人也都很喜欢他,平时也一起喝酒玩乐。也谈了几次恋爱,不过都无疾而终。人过中年,攒了一些家当的尼古拉回到了老家,过起了田园生活,种地、打鱼,直到遇到了现在的妻子。然而,西伯利亚的严寒与干燥并不利于农业的开展,尼古拉辛苦一年也只能保证基本的小康。等到两个儿子出生后,生活就略显拮据了,尼古拉不得不寻摸起新的致富路子来。好在,近些年中国游客暴增,尼大爷正式干起了民宿。

我们聊天的时候,尼古拉的太太已经麻利地把晚餐做好了。一大盆土豆泥,一大锅肉丸子,还有烤面包和奶油。而后,尼古拉接了米娅的活,到院里烤起了鱼、肉串和土豆片。他只戴了一顶帽子,脸和手冻得糙而红。他呼着白色的气,认真地做着烧烤,还总是示意我们到屋子里面去,笑容一直挂在这对夫妇的脸上。偶尔望着尼古拉的眼睛,就会想起清澈的贝加尔湖的湖水。

第二天,夫妇俩又忙前忙后地带我们去潜水。湖岸上白雪皑皑,湖水荡漾着,刚过零度。尼古拉耐心地教着我们,拉着我们向湖底钻去。在清澈碧蓝的湖水中,我忘却了刺骨的寒冷,直冲冲地游到了冰层下面。我一个翻身,仰起头,看到金黄色的阳光铺满贝加尔湖的冰层,伴着蓝色的湖水与天空,圣洁而温暖。

临别前一天晚上,我们围在一起涮火锅。尼古拉大口闷着我们带去的白酒,像个中国老农一样,醉醺醺的,笑眯眯的。酒喝多了,话匣子也就打开了。我们这才知道,在我们来的前一天,他为了试练给我们准备的雪地摩托而摔了腿,几乎走不了路,第二天却又起了个大早,跟没事儿人一样,铲了一天的雪,直通到大马路上,好让我们能开车进来。此刻,我们才发觉了他身上战斗民族的属性。

猜你喜欢

雪堆土豆泥米娅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烧制“火山土豆泥”
秋葵土豆泥
解救米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