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刹东进的桥头堡

2018-04-23卜键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哥萨克督军诺夫

卜键

紧盯着雅克萨的时候,康熙帝其实并没有忽略尼布楚。

17世纪中叶,俄国持续向中国东北部领土扩张,不独极北的雅库次克督军府急欲派兵南侵,远在贝加尔湖之西的叶尼塞斯克督军巴什科夫也不甘落后,不断派出远征队,一路向东,目标也指向我黑龙江流域。而与北来的哥萨克匪帮流动劫掠、杀人越货稍有所区别的,是他们更注重步步为营的蚕食政策,注重收买当地部族领袖,因而也更具有侵略的实效性。1651年,巴什科夫接到报告,得知伊尔根湖与涅尔查河一带居住着大量通古斯人,可建立两个城堡,“强迫通古斯人纳实物税”。他立即向莫斯科奏报,而不等批复,就迫不及待地派遣别克托夫带领100名哥萨克出征这一陌生地,寻找能收取貂皮和开采银矿的地方,建立城堡,安插移民。

别克托夫就此登上侵华的大舞台,一些俄国史学家对他的“毅力、活动能力和勇气”不吝赞美,实则这哥们命运颇不济,在侵华史上匆匆一晃,便不知所终。他是一个资深哥萨克,20年前就担任百夫长,侵入蒙古布里亚特部地区,遭到激烈反抗,也练出一套修筑营垒的本领。此行的侵略目标更遥做了勘测。当时河流已见冰凌,别克托夫仍率队上路,想在冰冻前赶到尼布楚。他先派人到音果达河上游打前站,自己带主力赶到后,造成一个大木筏,装载上武器弹药与粮食,就急急开航。岂知刚刚航行十余里,河道就整个儿冻住,只好就地建立冬营。乌拉索夫受命率20人由旱路继续前进,抵达石勒喀河南岸与涅尔查河交汇处,经过勘察定位,在河畔斜坡上修筑了一个小营寨。别克托夫被称作修造城堡的专家,其部下亦擅长此技(其实为了保命,入侵者大都在筑堡时玩命赶期,并务求坚实),此堡在隆冬之际建成,选址极佳。它就是我们所说的尼布楚堡,乌拉索夫等人袭用当地部族涅柳德之名,称作涅柳德斯克,后定名为涅尔琴斯克。

尼布楚城

此地乃“大名鼎鼎”的根特木尔酋长的家乡,此人世代居住于斯土,带领族人打猎游牧。罗刹没有攻打他的村寨(或许并没有达斡尔那样的大寨),根特木尔也友好地接待了这帮不速之客,甚至缴纳了两捆貂皮的实物税,但很快感受到强烈的压迫感。对方虽人数不多,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素称勇武的根特木尔没有动手,只是在一个夜晚悄然聚集起族众,迁往额尔古纳河对岸。乌拉索夫觉察已晚,派人过河追赶,劝说与胁迫他回归,根特木尔客客气气地回赠了点礼物,执意不回。没见到更多有关占领军与原住民关系的记载,由此事可推知,或许乌拉索夫不像波雅尔科夫与哈巴罗夫那样暴虐,然掠夺的强盗本性不会有任何差别。

次年春天,别克托夫留下18人驻守伊尔根堡,率部下乘坐木筏,赶到尼布楚。他也对根特木尔的离去觉得惋惜,派人前去邀请,而“不仅根特木尔没有回来,甚至连派去见他的两名哥萨克也没有回来”(《外贝加尔的哥萨克》第78页)。失去了盘剥对象,哥萨克只好自己开荒种地,根特木尔却率轻骑不招而回,多次进攻城堡,抢走了几匹马,还踩坏了地里的大量庄稼。哥萨克得不到后方接济的粮饷,所种又颗粒无收,很快出现哗变,“饿死的前景顾不得纪律了”,30个哥萨克呼啸而去,禁止不住。别克托夫只剩下20名士兵,好不容易坚持到河水解冻,也只能离开城堡,乘船去找吃的。他们在黑龙江遇到斯捷潘诺夫的队伍,也是成日的饥肠辘辘,两路饿鬼合兵一处,又被清军追剿,爆发了库马拉之战。据说正是别克托夫设计督建了该城堡,居高临下,墙上枪眼密布,墙外栅堑陷阱,扛住了清军的炮轰和围攻。此战发生于顺治十二年(1655)夏天,其教训后来被康熙帝认真汲取,而斯捷潘诺夫则有些得意忘形,上溯下驶,纵横江上,收拾各路散兵游勇,一时队伍达六七百人之多。

俄国已计划单独设立阿穆尔(即黑龙江)督军区,巴什科夫受命前往筹建,率300哥萨克赶到尼布楚,河畔的堡垒早已被夷为平地。巴什科夫重建了城堡,而作为督军府,自也比原先的规格大大提升,正式为涅尔琴斯克。他派出30人去黑龙江寻找斯捷潘诺夫与老部下别克托夫,命他们回到雅克萨建立城堡,并调100人前往新建的督军府。岂知斯捷潘诺夫远在黑龙江下游,准确说正处在覆灭的前夜,已来不及执行这位首任阿穆尔督军的命令了。

粮食缺乏仍是他们的最大难题。江左的达斡尔人被迫撤往右岸,没有人可抢劫,斯捷潘诺夫再次开进松花江口抢粮,遭遇大队清军伏击,兵败身亡,残存的哥萨克四散奔命。至于别克托夫,也就此没了消息,大概已然葬身鱼腹。一伙斯氏残部撞见巴什科夫差遣的人,不由分说,即将之抢得精光,闹嚷嚷顺江而下。另一伙败兵选择沿江上行,去找新督军,在江上看到不少漂下来的破船碎片,又听说中国人曾征讨过巴什科夫,觉得大势不妙,便折转向北逃回俄国去了。只有17人到了尼布楚,恰遇巴什科夫不在,这些野性难驯的家伙既难以忍受每天种田或其他劳作,又惧怕与清军打仗,由巴尔非诺夫带头,将城堡洗劫一番,抢了几件武器和破烂衣服,转而逃往勒拿河。不想路上遇见托尔布津,就是那位在雅克萨中炮身亡的总管大人,此时奉派接替巴什科夫,又将他们带回尼布楚,未予惩处。呵呵,督军大人正缺兵少将,而几乎所有的哥萨克都如此劣迹斑斑,不用他们又能用谁呢?

或许也不能责怪叛逃的哥萨克。一位流放的大司祭描述巴什科夫的创业:“人们累得弯着腰,在水中跋涉,冬天把船拖过连水陆路。音果达河水浅,木筏笨重,船篙粗大,笞杖多枝,鞭子尖厉,刑罚残酷,动辄得咎。”而正是靠这种铁腕治理,尼布楚被迅速建成罗刹东进的橋头堡。巴什科夫向沙皇奏报了斯捷潘诺夫覆灭的消息,使沙俄进军黑龙江的计划受挫,阿穆尔督军区被撤销,他本人被调回。尼布楚堡降为总管级,面临着攻打与饥饿,但仍像一个楔子立于该地。在早期清代文献中,它被叫作尼布潮或尼布抽,虽与雅克萨相隔1000余里之遥,却是后者的重要后方支撑点,长期为其供应士兵和武器弹药。(待续)

猜你喜欢

哥萨克督军诺夫
“棋子”的无奈:哥萨克国覆亡记
消失中的哥萨克:土匪还是游侠?
诸葛亮制木牛流马
神偷胖三
浅谈俄罗斯的哥萨克
幽默与漫画
幽默与漫画
幽默·漫画
“督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