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探析

2018-04-23赵厚霞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旅游英语修辞

赵厚霞

摘要:在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旅游行业已经成为规模最大、发展势头最强的产业之一。在这中间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旅游资料的翻译,对于旅游景观相关信息是否能传达准确,这就关系到能否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尽可能的减小。所以,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旅游英语翻译修辞进行研究探讨,找出解决方法,希望可以为日后全世界更加好的了解中国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旅游英语;修辞

我国地域辽阔,风景优美,拥有无数的旅游资源,可是对于大部分外国人并不了解。对于我国旅游资源的了解也只是停留在媒体的报道上。这就造成国外友人只是片面的对长城、故宫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小部分了解。而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也就相应的发行出版了一些导游手册。虽然其中对景点介绍相对详细,但是翻译的准确性不高,导游口头翻译也是一塌糊涂,对于此类问题解决刻不容缓。

一、在旅游英语中的翻译修辞

为了将旅游英语说的更加有趣,译者在翻译的同时会融入一些修辞手法,这就能给游客带来深刻印象的同时,也将景区的特色表现的更加鲜明,更加生动。

可是在英语或者汉语的修辞运用上,思维方式是决定整体句子表达方式的重要因素。在汉语中,通常对句子整体的和谐性相对重视,就会利用夸张、比喻、排比之类的修辞手法,让句子看起来更加规整、有内涵有气势。而英语不同,其讲究的是句子的层次和简洁。

对比喻手法进行利用,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让游客引发无穷的想象力,让游客更加向往。比如:In the palace of Pagoda Forest,the Jade bamboo shoots stand like spears.此宣传语就是宜昌龙泉洞形容玉笋峰的语句,将峰比做了枪矛,生动形象。

在旅游资料中,多多利用四字词语就能简答明确的将旅游景点介绍给游客,也能让外国游客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例如,在翻译旅游地名时,应该按照国家的要求,利用汉语拼音翻译,可是这样会造成旅游景点特色发展不利。所以,对四字词语的景点命名加以利用,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就比如,西湖十景“三潭印月”。在官方的翻译是“The Pools Mirroring Moon ”在汉语中“潭”和英语“pool”意思相同,“mirroring”就把三潭印月的诗情画意表现出来,可以让外国的游客产生无限的向往之情和想象。

在排比句式中,结构特点就是重复,这既可以在英语中使用也可以在汉语中使用。排比句式结构均匀,连贯性也强,这样看起来句子也很有美感,比如We a re strong.We are free.We are Alberta.这样的排比句就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感情,增加了节奏感。

在我国的旅游行业中,旅游英语翻译是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单调无聊的英语翻译中有效的融入适当的修辞方法,不仅可以让外国友人在旅行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还为旅游业的服务增加了很多的趣味性。

二、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差异分析

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的差异。我国人民接受的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相反的西方,个体与个性是最重要的存在。这也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浪漫诗意的比喻,西方人不感兴趣。这就会造成旅游英语翻译的困难。所以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要做到符合西方文化的审美,让外国游客可以对我国的美景产生心灵上的共鸣。

(一)在文化空缺方面的差异

想要对我国所独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进行翻译,一般就是直译。这就造成春节被翻译成“Spring Festival”这样就不能将节日里的文化信息反映出来,会导致外国游客对节日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译者翻译节日名称时,尽量将文化中的差异性变成共同性。要根据具体的风俗习惯、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信仰来进行翻译,对语言的准确性提高。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在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中,思维模式也是很关键的部分,我国人通常相对含蓄,而西方人就会相对奔放和直接。中国人对自然与人的统一和谐相当看重。例如,同看一幅画,中国人习惯先将内容进行描述,再进行内涵和想象力的无限发散,但是西方人却更加理性的对情感进行表达,注重连贯性和客观性。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事物进行描述时,喜欢从大到小,但是西方人就会喜欢从小到大,比如他们想说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北京的时候,就会讲:“ Beijing is one of the oldest city in China.”从中就可以看出思维上存在的差异。

(三)在审美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因为诸多条件的影响,在审美上也存在很大差距。这就会造成一种我国人民很喜欢但是西方人不感兴趣的现象。就比如我们汉语中经常会使用的修辞,在我们看来这样可以增加美感和浪漫气息,而西方人就会觉得冗杂罗嗦。“行 云伴流水,悠然入佳境 ”这种描述,在西方游客看来只是平静的美景。而中国人已经能够开始“天人合一”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提供了强大的商机,也让我国闻名世界的风景名胜更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强大的吸引力。在这其中,对于旅游英语的翻译就肩负着我国旅游业更好发展的使命这就需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修辞手法入手,将西方思维 融入到翻译当中,合理利用翻译策略以及技巧,争取在译文中和不同国家的游客产生共鸣,为我国旅游文化的发展带来新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屠玉蓉.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和中西方文化差异[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2-103.

[2]沈琳琳.传统服饰文化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策略选择与翻译原则[J].职教通讯,2015(21):27-29.

[3]鞠喆.探讨旅游英语翻译中文化差异因素及相应翻译原则[J].神州旬刊,2013(34):151.

猜你喜欢

旅游英语修辞
高校旅游英语微课信息平台构建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
翻转课堂教学法与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运用修辞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基于高职院校大学英语分级分方向教学的研究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学习法的探索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