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

2018-04-20王建东

医药前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病椎胸段脊椎

王建东

(云南昆明博亚医院骨外科 云南 昆明650500)

作为胸椎以及颈椎的过渡部位,颈胸段脊柱具有解剖弧度复杂、椎体小的特点,因而手术治疗难度较大。传统椎节切除方式容易造成局部复发,不利于患者康复,此次研究特就颈胸段脊柱肿瘤应用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53例自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颈胸段脊柱肿瘤诊治的患者,21例女性,32例男性,年龄16至69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0.2±11.3)岁。全部入选对象均经MRI、CT检查、术后病理诊断获得确诊,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功能完全受损、部分缺失、脊柱疼痛等[1]。1例骨嗜酸性肉芽肿,1例Ewing肉瘤,1例动脉硬化骨囊肿,1例脊索瘤,3例浆细胞性骨髓瘤,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7例上皮样血管内皮瘤,8例甲状腺滤泡转移癌,8例骨母细胞瘤,8例神经纤维瘤,13例骨巨细胞瘤。

1.2 方法

对患者应用全麻插管,手术进行过程中对患者呼吸、血压以及脑电波等加强监测,肿瘤累及T2-T4椎体患者所用术式为单一后路全脊椎切除术,取患者俯卧位,于后正中部位做切口,在患者病椎上下正常节段置入椎弓根钉,然后部分切除病椎两侧肋骨,同时对病椎横突、椎板以及棘突等进行切除,同时进行钝性剥离,剥离范围需至椎体侧方部位,充分暴露壁层胸膜,将病椎椎弓根应用线锯锯断,然后整块切除后方附件。对患者硬脊膜粘连部位进行游离,同时应用挡板对脊髓进行保护,然后应用单侧钉棒系统进行固定以及撑开操作,应用线锯锯断椎间盘腹侧2/3部位,然后应用骨刀游离椎间盘背侧1/3部位并整块切除病椎部位。对患者椎体间隙进行处理后将椎间融合器置入其中,应用钉棒系统取得加压固定效果。肿瘤累及C7-T1椎体患者所用术式为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术。首先取后方入路,使病椎上下正常节段显露后将椎弓根钉置入同时进行有效固定。将患者病椎横突、侧块、椎板以及棘突等部位进行分块切除。取患者仰卧位,于患者颈前做低位横切口直至椎前,然后对椎间盘及病椎椎体进行分块切除,同时将残余横突侧块等进行切除,对椎体间隙进行处理然后将椎间融合器置入并进行固定。

1.3 观察指标

手术前后应用Frankel分级方法对脊髓损伤程度进行评估,对比手术前后行走功能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估[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用数据资料分析软件为SPSS19.0统计软件,应用(n,%)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以±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则差异不明显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情况

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手术前后Frankel分级情况

2.2 比较手术前后行走功能

术后患者步长以及速度明显优于术前,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比较手术前后行走功能

2.3 对比手术前后VAS功能评分

术前患者VAS功能评分为(7.67±1.22)分,术后评分为(2.68±0.55)分,手术前后对比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脊柱肿瘤会对患者多个椎体造成损伤并对周围脏器和血管造成损伤。颈胸段脊柱由于具有较为特殊的解剖位置,易对脊髓、血管以及神经等造成影响,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治疗难度和复杂性。为了保证手术效果,颈胸段肿瘤手术治疗主要遵循肿瘤完整切除以及脊柱稳定性重建两大原则。全脊椎切除术具有较高的手术难度系数,手术入路方式主要包括后外侧入路、后路、经前外侧胸腔入路、经前路切除等,需要依照患者脊椎具体受损部位以及肿瘤侵及范围制定具体的手术方案。应用钉棒系统治疗术能够使脊椎高度降低并使椎体截骨面松质骨相互接触从而取得理想的内固定效果,而且可在直视状态下进行操作,能够使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抑制,大大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全脊柱切除整块肿瘤后,脊柱的结构发生变化,会呈现失稳状态,因此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必须使脊柱稳定性得到重建。人工椎体、钢筋骨或者自体骨等为骨缺损常用修复材料,自体骨大多取自髂骨,具有较好的强度,能够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6]。

此次研究中,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分级、步长、速度明显优于手术前,术后VSA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颈胸段脊柱肿瘤应用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脊柱损伤程度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脊柱损伤程度、行走功能得到改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1]谢占成.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对颈胸段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99.

[2]袁光辉.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探究[J].临床研究,2015,23(5):93.

[3]李冬月,刘晓光,刘忠军,姜亮,等.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4,24(11):964-970.

[4]刘军.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4):184-184,185.

[5]周伟,尚静波,李仁波,孟庆涛,等.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对颈胸段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50-50,51.

[6]闫亮,贺宝荣,刘团江,贺园,等.颈胸段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1):10-13.

猜你喜欢

病椎胸段脊椎
对单纯后入路病椎固定术治疗腰段脊柱结核的疗效观察
经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体位复位治疗Ⅱ型Kummell病
基于机器学习和几何变换的实时2D/3D脊椎配准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融合术后其病椎相邻节段退变的效果评价
手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使用骨水泥对椎弓根和病椎的临床疗效
胸段食管异物临床治疗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分析
脊椎结核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不愈原因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