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2018-04-15天津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1500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8期
关键词:抗病力马立克氏病

天津瑞普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150000

鸡马立克氏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鸡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的单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该病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在病原学上与鸡的其他淋巴系统肿瘤性疾病不同。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该病的防治带来了新的困难。

1 流行病学诊断

鸡是该病最重要的自然宿主,不同年龄的鸡发病率与死亡率差异很大,特别是出雏和育雏室的早期感染可导致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日龄较大的鸡发生感染,病毒可在体内复制,并随脱落的羽囊皮屑排出体外,但大多不发病。对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是构成遗传抗病力和年龄抗病力的共同基础。两种抗病力可能是一回事,因为遗传抗病品系的年龄抗病力比遗传敏感品系的明显得多。母鸡比公鸡更易感。

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直接或间接经气源传播。在羽囊上皮细胞中复制的传染性病毒随羽毛和皮屑排出,使被污染鸡舍内的灰尘常年保持传染性,很多外表健康的鸡可长期持续带毒排毒。该病不容易发生垂直传播,通过种蛋的表面污染而将病从母鸡传给子代的可能性也很小。用病鸡的血液、肿瘤匀浆悬液或无细胞病毒接种1日龄易感雏鸡,或与感染鸡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成功地人工感染。

2 临床诊断

该病是一种肿瘤性疾病,潜伏期较长。1日龄雏鸡人工接种,2周后开始排毒,3~5周为发病高峰期,3~6天出现溶细胞性感染,6~8天淋巴器官发生变性损害,约2周后发现神经组织和其他器官的单核性细胞浸润,直到3~4周才显现临诊症状和病变。通常情况下该病的潜伏期难于确定,受病毒的毒力、剂量、感染途径和鸡的遗传品系、年龄、性别的影响,潜伏期存在很大差异。种鸡和产蛋鸡常在16~20周龄出现临床症状,也可延迟至24~30周龄或60周龄以上。

鸡马立克氏病急性暴发时病情严重,开始时以很高比例的鸡精神萎顿为特征,几天后有些鸡出现共济失调,随后发生单侧性或双侧性肢体麻痹。另一些鸡可以在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情况下死去。很多鸡则脱水、消瘦和昏迷。鸡马立克氏病的特征性症状是累及一个或多个肢翅的非对称的进行性不全麻痹,随后发展为完全麻痹。因病毒侵害的神经不同而表现不同的症状。翅受侵害以下垂为特征,控制颈肌的神经受侵害可导致头下垂或头颈歪斜,迷走神经受侵害可引起嗉囔扩张或喘息。步态不稳是最早表现出的症状,后神经完全麻痹,呈现出不能行走、蹲伏地上,或呈现一腿伸向前方、另一腿伸向后方的特征性姿势,这是坐骨神经受侵害的结果。

有些病鸡的虹膜受侵害而导致失明。一侧或两侧虹膜正常视力消失,呈同心环状或斑点状或弥漫状灰白色。开始时瞳孔边缘变得不齐,后期则仅为一针尖大小孔。病程长的病例有体重减少、颜色苍白、食欲不振和下痢等非特异性症状。该病的死亡通常由饥饿、失水或同栏鸡的踩踏所致。

3 病理学诊断

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是外周神经,以肠系膜神经丛、腹腔神经丛、臂神经丛、坐骨神经丛和内脏大神经最常见。受害神经横纹消失,神经干增粗,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时呈水肿样外观,局部或弥漫性增粗可达正常的2~3倍以上。病变常为单侧性,对比两侧神经有助于做出诊断结果。内脏器官最常被侵害的是卵巢,其次为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和肠道。肌肉和皮肤也常受侵害。在上述器官和组织中可见到大小不等、呈灰白色、质地坚硬而致密的肿瘤块。有时肿瘤呈弥漫性,使整个器官变得很大。除法氏囊外,内脏的眼观变化很难与禽白血病等其他肿瘤病相区别。

法氏囊通常萎缩,极少数情况下发生弥漫性增厚的肿瘤变化,由肿瘤细胞的滤泡间浸润所致。皮肤病变常与羽囊有关,病变可融合成片,呈清晰的白色结节,在拔毛后的胴体尤为明显。鸡马立克氏病的非肿瘤性变化包括法氏囊和胸腺萎缩,以及骨髓和各内脏器官的变性损害,它们是强烈溶细胞性感染的结果,可导致肿瘤产生前的鸡早期死亡。

猜你喜欢

抗病力马立克氏病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增强家禽抗病力的作用和应用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北方地区池塘主养长丰鲫试验
两个不同品种肉兔TLR4基因多态性研究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四种鲤鱼对柱形病抗病能力的差异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