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公共服务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2018-04-14

体育科技 2018年1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运城市运城

弓 斌



体育公共服务视域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研究——以山西省运城市为例

弓 斌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江苏 南京 21001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供给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结论:目前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是数量一般、项目齐全,但是游泳馆、体操馆、网球场等场地资源略有不足,且办学层次较高的学校比办学层次一般的学校在体育场馆的资源上领先。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不高的主要原因是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较低、体育场地资源匮乏、体育场馆管理不合理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为更好改进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水平低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政府应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校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制、学校要兼顾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体育公共服务;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化;运城市

国外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体制的研究较早,研究涉及国外体育公共服务体制、国外体育场馆社会共享的法律法规、国外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等方面。对于体育公共服务下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共享研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比较完善,并在研究的过程中十分的人性化和细致化。在对体育场馆资源的利益和投资方面拥有很大的优势。

现如今我国体育发展主要矛盾是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人民锻炼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我国的《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文件要求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工作下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场馆资源,提高使用率。总的来看,国内在体育场馆资源管理方面刚刚起步,政府是主导作用。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的南部,位于晋、陕、豫三省的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运城市下辖1区2市10县国土总面积14233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9%,常住人口522.39万人,是山西省人口第一大市。目前运城市拥有运城学院、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运城职业护理学院等7所高校。以上背景突出山西省运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对运动场地的需求与场地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运城学院、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城护理职业学院、运程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七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体育场馆负责人、部分老师和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群众。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运城学院图书馆等查阅相关著作,对其整理归纳,设计访谈提纲和相关的问卷调查。

1.2.2访谈法:对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员进行拜访,就体育场馆的资源共享进行访谈,了解相关方面情况。

1.2.3问卷调查法:向运城市七所高校的学生、老师、周围居民发放问卷221份。选取其中有效数据200份进行数据分析。被调查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见表1。由表 1可见,男性比女性的人数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以学生为主,还有少部分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的分布以学生为主,在其他这一选项中有个体工商户、技术人员、失业者等职业人员;学历以大学包括大专为主,说明运城高校场馆使用人员整体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由此可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中以男性为主,并且以学生为主,而真正社会化的人员占少数部分。

表1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

基本信息类型比重(%) 性别 男73 女27 年龄 25岁以下45 26---40岁16 41---60岁19 60岁以上20 职业 学生40 企业单位人员19 教师退休人员其他151610 学历 初中及以下15 高中(含中专)22 大学(含大专)研究生及以上4023

2结果分析

2.1 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基本现状

表2运城市七所高校体育场馆配置情况

名称数量平均占有率(%) 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田径场沙滩排球场7752330157411071.432842821410057

由表2可知,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设施较多,不同层次办学规模的学校差距不大,基本能满足各个学校的日常教学使用,近年来不断升温的小球项目也得到学校的重视,数量越来越多,且大部分为室外。网球场地以及沙滩排球场地分布局限在办学层次高的规模大的学校,具有明显的学校等级差异性。

2.2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

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管理模式,目前我国的体育场馆多为政府和学校出资修建,是用于正常的体育教学和训练任务,平时的场馆养护多靠学校的不充分的养护资金,加上平时的日常开销,所以此模式导致运城市的高校体育场馆难以市场化。运城市的高校体育场馆多处于行政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管理者多位本校的教师和行政干部,他们一方面有自己的日常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还有兼顾体育场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任务的繁琐肯定会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带来不利的因素,运城市的无偿开放的体育场地主要有室外的露天场地。

2.3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调查得出,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没有对外开放,仅仅是完成日常体育教学任务,对外开放的学校也不是完全开放,只有部分的开放,少部分全部对外开放。开放的形式主要有有偿开放、无偿开放、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形式,其中有偿开放的学校为零,可见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维护费用多是靠学校拨款而非社会资源,这样给学校场馆的维护造成的压力过大。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运城市七所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情况

名称数量百分比 (%) 全部对外开放部分对外开放不对外开放有偿开放无偿开放有偿与无偿相结合22306128284208515

调查得知,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中,无偿开放的数量较大,针对的体育场馆多为场地较大的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资源以及室外的健身设施等。有偿与无偿相结合的场地则是投入成本较高的室内健身设施为主,一旦涉及有偿,群众的参与率便会大大降低。

2.4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2.4.1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较低

近些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人民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是处于较低水平,“每周锻炼三次以上”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15%,“每周参加一到两次”锻炼的人占总人数的28%,其中“偶尔无规律参加”的人数以及“从不参加”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67%.由此可见,运城市人民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较低,也是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存在的问题之一。

2.4.2 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低

经济收入决定人们对于基础生活花费之外的精神追求消费追求,运城市体育场馆的使用多数是免费的,导致人们的意识默认体育场馆不应该收费。人们对于每个月体育消费的情况,在一年的消费中,愿意为体育消费“200元以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5%,而“800元以上”的人数却只占据2%,由此可见,运城人民对于体育锻炼愿意花费的费用十分少,人们的体育锻炼消费意识偏低。

2.4.3体育场地资源匮乏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山西省共有63715个体育场地。用地面积7156.15万平方米。人均的体育场地面积为1.29平方米,个人的体育设施占有率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

2.4.4体育场馆管理不合理

80%的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都没有明确的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各学校之间缺乏统一管理体制。运城市高校部分职业院校完全不对外开放,以及大部分开放的院校是以无偿的形式,这样对于学校利益是有损的,也进一步导致学校管理体系的混乱,制约着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推广。

2.4.5法律法规不健全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具有服务人民的属性,但是目前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了许多矛盾存在。如何处理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共享问题还没有相应法律法规保障。在开放的时间,制定收费的标准,开放的对象取舍上也都未能做出明确的规定。

3结论

运城市高校体育场馆能满足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导致体育场馆的管理不合理,管理水平较低。在对外开放的程度上,无偿开放的数量较大,大部分为室外的篮球场、排球场、田径场。在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问题上通过进一步的分析数据显示:由于人民的锻炼意识较差、体育消费的意识低,体育场馆管理的不合理以及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因素都阻碍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进程。以此为基点可以进行改进,为了更好的推荐高校体育场资源社会化的进程而努力。

4建议

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教育法规定,学校和其他一些教育机构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下,应当积极参与当地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应为广大的人们群众服务,应把高校的体育场馆资源纳入管理的轨道,加快体育的立法进程。推动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4.2优化管理模式

运城市大部分的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系不健全,对外开放的程度较低,管理水平不高,对外开放的意识较差,,为了提高体育场馆的管理,可以在学校成立专门负责体育场馆的管理小组,选出有经验的体育教师来管理,体育老师既可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也熟悉体育场地的日常维护和保护,体育老师可以之间参与管理,节省高校体育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

4.3兼顾经济和公益

修建体育场馆不仅有盈利功能还有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功能,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国有资产,人们有义务去享受公共体育服务,在不影响学校体育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提高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率,这样也可以有物质保障其公益效益。

[1]刘晶,陈元欣.高校体育场馆供给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武汉体院学院,2008(12):24.21.

[2]刘辛丹,章丽洁.西方大型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与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0.

[3]任保国.我国普通高校和体育院校体育产业理论与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9(19):203-204.

[4]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

[5汪来杰.公共服务西方理论与中国选择[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6]王雷.湖北省高等院校体育场馆面向大众体育开发状况的研究[J].武汉体院学院,2003(6):170-172.

On the Socialization of Sports Venues and Gymnasiums in the View of Sports Public Service —Taking Yuncheng City of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ONG Bin

((Nanjing Sports Institute, 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

弓斌(1993-),山西吕梁人,硕士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运城市运城
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 “三个运城农业品牌”打造运城新名片
山西运城:上半年一产增加值总量全省排名第一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运城清廉地图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