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检查在诊断先兆早产中的应用价值

2018-04-13张玉琴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期
关键词:先兆早产血常规

张玉琴

(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妇产科,江苏 常州 213000)

早产是指孕妇在其妊娠的第28~第36周分娩[1]。目前,临床上对早产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如何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已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有研究指出,用血常规检查诊断先兆早产的准确性较高。为了进一步探讨血常规检查在诊断先兆早产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先兆早产孕妇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江苏省常州市中医医院在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0例先兆早产孕妇作为分析组。从同期在该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健康孕妇中随机抽选9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组孕妇的纳入标准:1)其临床表现符合《妇产科学》(第8版)[2]中关于先兆早产的诊断标准。2)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儿畸形等情况。3)妊娠期间未合并其他的内外科疾病。4)无生殖道畸形。5)未发生死胎或医源指征性早产。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受孕情况和流产情况等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分析。

1.2 先兆早产的诊断标准

孕妇在妊娠的第28~36周之间出现不规则宫缩、下腹坠胀感、阴道分泌物增加和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等症状,经监测证实其1 h内至少出现非生理性宫缩(收缩压力在15 mmHg以上)4次以上。

1.3 早产临产的诊断标准

先兆早产孕妇子宫收缩的频率为每20分钟≥4次或每60分钟≥8次,宫颈扩张1 cm以上,宫颈展平≥80%。

1.4 方法

使用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为BC-6800)及其配套质控物、校准品和试剂对两组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检查方法是: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2 ml,使用EDTA-K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对血样进行抗凝血处理。对血细胞分析仪的功能进行检查,并对其进行校准和质控处理。使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样中WBC(白细胞计数)、PDW(血小板分布宽度)、HB(血红蛋白)的含量、MPV(血小板平均体积)、PLT(血小板计数)和PCT(血小板比容)进行测定。

1.5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孕妇的WBC、HB的水平、PDW、PCT、PLT和 MPV。

1.6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敏感度、特异度等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WBC、HB的水平、PDW、PCT、PLT和MPV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效果,并按Youden指数最大的原则求取ROC曲线的最佳截断点。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对比

分析组孕妇的WBC、HB的水 平、PLT、MPV、PDW 和 PCT的平均值分别为(10.10±2.23)×109/L、(98.1±14.8)g/L、(183.4±68.7)×1012/L、(9.7±1.01)fL、(17.20±0.94)%、(0.201±0.05)%。 对 照 组 孕 妇的WBC、HB的水平、PLT、MPV、PDW和PCT的平均值分别为(8.68±1.97)×109/L、(121.3±17.2)g/L、(199.1±73.6)×1012/L、(12.8±1.2)fL、(15.17±0.90)%、(0.211±0.06)%。分析组孕妇的WBC和PDW均高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孕妇HB的水平和MPV均低于对照组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孕妇的PLT和PCT略低于对照组孕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对比(±s)

表1 两组孕妇进行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对比(±s)

<0.0001<0.0001 0.141<0.0001<0.0001 0.226指标 分析组(n=90)对照组(n=90)t值 P值WBC(×109/L)HB(g/L)PLT(×1012/L)MPV(fL)PDW(%)PCT(%)10.10±2.23 98.1±14.8 183.4±68.7 9.7±1.01 17.20±0.94 0.201±0.05 8.68±1.97 121.3±17.2 199.1±73.6 12.8±1.2 15.17±0.90 0.211±0.06 4.527 9.670 1.479 18.750 14.730 1.215

2.2 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ROC曲线

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AUC值为0.939,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ROC曲线截断点为16.22。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6%、88.89%。详见图1。3 讨论

图1 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ROC曲线

先兆早产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有研究指出,通过检测先兆早产孕妇的白细胞介素-6、胎儿纤维连接蛋白、母体血浆胎盘亮氨酸氨肽酶、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和宫颈阴道分泌物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指标可对其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滕海燕等[3]通过临床研究证实,孕妇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HNL)的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均高于未怀孕的女性;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发生HB水平降低的几率分别为22.1%、40.5%、47.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分析组孕妇的WBC和PDW均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分析组孕妇HB的水平和MPV均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分析组孕妇的PLT和PCT略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AUC值为0.939,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ROC曲线截断点为16.22。用PDW检测诊断先兆早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56%、88.89%。上述研究结果与陈推等[4]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血常规检查在诊断先兆早产中的应用价值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任娟娟,于晓辉.晚期先兆性早产保胎结局与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的关系[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5,42(3):342-344.

[2]谢幸,苟文丽. 妇产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滕海燕,许忠波,陈晓勇,等.血清CA125和β-hCG水平检测对先兆性早产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4):4037-4039.

[4]陈推,陈惠祯.IL-17在正常妊娠、先兆性早产及难免流产孕妇绒毛及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4,37(20):3715-3717.

猜你喜欢

先兆早产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血常规解读
先兆流产,别害怕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
早产宝宝的奶粉喂养,不是件小事
夏困当心中风先兆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