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

2018-04-12陈大洋高永友

中国医学创新 2018年6期
关键词:降钙素原诊断

陈大洋 高永友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发热患者,根据其血流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无血流感染,n=28)与观察组(有血流感染,n=72)。比较分析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PCT、CRP的检测结果及阳性检出率。结果:发热后12、24、36 h,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以作为诊断血流感染的预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降钙素原; ICU发热患者; 血流感染; 诊断; 预测价值

Clinical Study of Procalcitonin in the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Patient with ICU Fever/CHEN Dayang,GAO Yongyou.//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06):097-09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tudy of the diagnostic and predictive value of procalcitonin(PCT) in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 of ICU fever.Method:100 patients with fever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in ICU of our hospital,and the bloodstream inf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no bloodstream infection,n=28)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bloodstream infection,n=72).The results of serum PCT,CRP and positive rate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12,24 and 36 h after fever,the levels of PCT and CR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ocalcitonin has a good predictive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CU fever,it can be used as a predictor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

【Key words】 Procalcitonin; ICU fever patient; Bloodstream infection; Diagnose; Predictive value

First-authors address:Yangji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angjiang 529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06.027

由于現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ICU内发热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地增大。ICU中大部分的发热患者病情较为危重,自身对周围环境细菌感染的抵抗力较差,发热患者本身需要做一系列的检查和介入治疗[1]。因此使得ICU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风险也不断增大,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性。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可以帮助患者在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评估感染程度和制定下一步的感染治疗方案[2]。降钙素原是人机体本身内部的一种元素,可以在预测ICU发热患者是否存在血流感染方面提供一个良好的评价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3]。本文将研究降钙素原对ICU发热患者血流感染的诊断及临床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ICU收治的100例发热患者。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患者存在发热症状(体温≥38.0 ℃),且伴有寒战;(3)在患者发热24 h内完成血培养送检和PCT检测[4]。排除标准:(1)排除有血液病、肿瘤或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患者;(2)排除合并心、肝、肾等功能异常或不全的患者;(3)排除有严重心脏疾病患者,或有其他精神疾病史、意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根据其血流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无血流感染,n=28)与观察组(有血流感染,n=72)。该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发热患者入院时均进行病史采集和常规查体[5]。测体温,心肺听诊,腹部检查。辅助检查:常规胸部X线或透视,必要时行心电图及B型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常规做血、尿、便常规,细菌培养(血、尿、痰、胸水、腹水)、C反应蛋白(CRP)和PCT测定。所有患者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静置使其凝固后,进行离心操作,时间为8 min,转速为1 500 r/min,分离血清后,采用罗氏Cobas E411电化学发光仪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液样本中PCT的浓度。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PCT浓度含量,并对比分析两组的阳性率大小[6]。(2)评价标准:血清PCT含量正常应<0.1 μg/L,以>0.5 μg/L为阳性,以血清CRP>8 mg/L表示为阳性,且PCT与CRP越高,说明血流感染的严重程度越高。阳性率=降钙素原阳性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观察组:男47例,女25例,年龄19~67歲,平均(38.91±1.62)岁;对照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20~63岁,平均(39.19±1.5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血清PCT与CRP水平比较 发热12、24、36 h后,观察组的PCT、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83%(6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2.918 7,P=0.038 1)。

3 讨论

降钙素原反映了人体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是诊断和监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相对参数[7]。PCT共由116个氨基酸糖蛋白组成,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为19~25 h,稳定性好;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极低,在除甲状腺创伤或肿瘤外,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败血症、急慢性肺炎、急性胰腺炎、活动性肝炎、创伤等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尤其对SIRS和败血症[8-10]。PCT的测定可以为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和炎症提供一个具体可以参考的指标[11]。影响人体内PCT水平的因素具体包括细菌的种类、被感染器官的类型和大小、免疫反应的状况和炎症的程度[12]。另外,PCT只有在少数患者术后2~5 d可以测到[13]。PCT在医院不同临床科系可以有着不同的应用,在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白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14-15]。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但是大多数病例的发热原因仍不清楚[16]。而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做出明确的诊断。PCT在严重细菌感染(1~3 d后)早期即可升高,因此具有早期诊断价值[17];在局部感染、病毒感染,人体内PCT的含量浓度不增加或轻微增加,而只在严重的全身系统性感染时才明显增加,这就说明了PCT的极大特异性,因此也可用于各种临床情况的鉴别诊断[18]。另外PCT浓度和炎症严重程度成正相关,PCT浓度越大,发热患者存在血流感染的程度就越大[19]。可以说降钙素原是一种具有显著临床效果、用于诊断和监控严重细菌感染或脓毒血症、败血症等疾病的满意指标[20-21]。

本研究结果显示,发热12、24、36 h后,观察组的PCT和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检测后,降钙素原对于诊断血流感染有着良好的临床意义,可以很准确地检测出存在血流感染患者体内PCT含量,以此为依据做出下一步的诊疗计划。对比两组最后结果检查出阳性的阳性率,可以发现,存在血流感染的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降钙素原对于检测发热患者的血流感染情况,有着较高的检出率,准确性较高。其阳性检出率越高,代表其检测出血流感染的例数越多,其检测血流感染的正确性越大。且降钙素原对比传统意义上的C反应蛋白,其安全性较高,可操作性也较强,关于检测血流感染的检出率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降钙素原目前作为重要的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可以弥补C反应蛋白的不足,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来预测其血流感染的具体情况。因此,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可作为血流感染发生与否的判断依据,对于诊断血流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云麟,王荣,陈权.ICU患者发热原因分析[J/OL].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6(86):142.

[2]朱红,王箴,喻艳林,等.降钙素原在急性发热血流感染患者中的诊断意义[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1):83-86.

[3]张晓青,张慧娟,张铁梅,等.血清降钙素原对急性发热的病因诊断及抗生素使用的指导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4(s2):29-32.

[4]张佳夫,李艳玲.CRP和PCT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7):34-35.

[5]刘金玉,梁玉珊,卢杏娟.降钙素原用于肿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并细菌血流感染的诊断[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4):51-52,55.

[6]艾辉,李卓成,林宝虹.血培养联合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对急性感染性发热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3):1706-1707.

[7] Kott M,Bewig B,Zick G,et al.Elevation of procalcitonin after implantation of an interventional lung assist device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Asaio Journal,2014,60(2):249-253.

[8]张忠伟,申丽华,傅凤鸣,等.降钙素原在化疗致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3):263-267.

[9]郑佳佳,孙爱宁,张彤彤,等.降钙素原监测与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6,16(4):419-423.

[10]张丽,徐旭,赵珂,等.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热原因的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7,15(6):1-2.

[11] Pádua F G,Bezerra T F,Voegels R L,et al.The efficacy of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the evolution of fever of unknown origin in ICU patients[J].Acta Otolaryngol,2011,131(2):166-172.

[12]谭琪珍,张卫星.血清降钙素原在脓毒症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95-97.

[13]胡可,刘文恩,梁湘辉.降钙素原在细菌感染中临床应用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0-33.

[14]邓小虎,成红霞.援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6):682-684.

[15]邵良荣,邵杰.肺部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2012,27(12):21-25.

[16]胡树家,张婷,黎达均.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1):830-834.

[17]林琳,吴曼鹏,陈佩莹,等.前降钙素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528-529.

[18]孙静,马洪刚,祁百胜.儿童呼吸道感染检测降钙素原、肺炎衣原体抗体IgM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的临床意义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4,6(1):47-48.

[19]萨日娜,王爱琼,孟红,等.降钙素原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初始治疗中指导抗生素使用的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2):211-213.

[20]賈婷婷,白晓川.降钙素原检测在血液肿瘤伴发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34(7):709-711.

[21]林琳,孙晓非,谭肖鹂,等.血清降钙素原(PCT)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探讨[J].实用癌症杂志,2009,24(1):48-51.

(收稿日期:2017-11-21) (本文编辑:张爽)

猜你喜欢

降钙素原诊断
降钙素原在成人心脏术后感染的监测价值
急性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