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搭建平台 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2018-04-12许勇叶尔波力·沙依甫

办公室业务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生工作创业高校

许勇 叶尔波力·沙依甫

【摘要】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在培养人才的活动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尤为重要。佳木斯大学作为地方性综合大学,坚持“多措并举,搭建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理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平台,设立各项奖励机制,对大学生创业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学生工作;高校;创新;创业

华夏东极,人才的摇篮——佳木斯大学,坐落于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最佳生态环境魅力城市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学校始建于1947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秉承“明德砺学,崇尚实践”的校训,以提升学生能力为核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构建多平台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扎实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将“创造、创新、创业”的“三创”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实行全员教育、分层指导的层级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在全面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基础上,要求各专业依据专业特点和优势,开设适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基础》三门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将《大学生创业基础》变更为

《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面向全校大二学生开设。二是针对部分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开展实训教育,开展SYB创业培训。各学院、各专业开设慕课、视频公开课等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三是针对高年级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帮助对其已形成的项目进行培育、孵化,促进成果转化。从而形成“通识培养-专业培养-实践培养”层层深入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效捉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一)构建创新创业项目建设平台。学校成立佳木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聘请各学科专家担任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顾问,对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进行宏观指导。负责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等工作。设立校长创新创业基金,制定《佳木斯大学校长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

1.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每年从年初开始,学校组织课题组学生与指导教师利用寒假期间进行准备,专家对项目进行指导,增强项目的竞争力。近年来,学校每年近800多名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申报,近200名教师参与项目指导,每年申报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2017年,学校获批省级项目120项,27项获省级重点扶持项目。同时,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进行2次结题验收工作,对89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2.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佳木斯大学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已帮助近千名有志青年开启了创新创业梦想。2017年进行第三批校长创新创业基金项目评选工作,确定研发项目29项,人文社科创新项目21项,创业项目29项,校园金点子24项,共计103项,资助项目资金43.35万元。

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为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以项目形式促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校面向大学生单独设立科技创新项目,予以资金支持。

(二)构建创新创业赛事平台。学校坚持课内外结合、以赛带练的原则,提升学生科技创新水平,打造学术精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及技能竞赛。2004年至今,学校成功举办六届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和三届佳木斯大学学生创业大赛,共有3000余件作品参加比赛,500余件作品获得校级奖励。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每月一赛”活动。同时,学校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校外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第四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黑龙江省第二届再生资源创意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构建创新创业活动平台。学校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打造“晨星讲坛”品牌,邀请省内知名专家及校内专家举办经验分享交流会、创新创业专题讲座,以提高我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阔创新创业思路、培养自主创业意识。学校先后邀请佳木斯创业新星、博恒商学院院长王鹏达,上海景格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副校长唐东平来校进行创业专题讲座,使学生开拓了眼界,拓展了思维,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学校还举办创客周活动,展示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成果。调动同学们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激发同学们创新创业的热情。

(四)構建创新创业团队建设平台。学校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业实践,以学生兴趣为纽带、以教师研究项目为依托,组建创新创业团队。鼓励跨专业、跨年级、跨学院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目前学校有58个团队入驻学校创业基地,136个团队700多名大学生从事自主创业活动,其中23个团队入驻佳木斯大学大学生创业社区。

(五)构建创新创业基地平台。以“佳木斯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创新服务中心”、佳木斯大学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依托,为大学生提供免费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及技术,继续引进、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学校教学资源向在校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好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落地孵化。

(六)构建校企联动平台。我校科技园在建的“寒地智能温室项目”,是我校自主知识产权,省内技术领先,适应高寒地区的智能型砖墙日光温室。该项目的建设是我校多学科融合、校企联动,共同创造的高新技术结晶,是我校成果培育与孵化的新成果。

三、构建相应激励机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折算成相应学分。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活动积累与学分转换制度,将学生参与项目研究获创新创业相关奖励等活动认定为实践类课程学分。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学籍保障与激励。对参加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学校放宽修业年限,允许调整学业进程,经学校评估后可休学8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发表专业论文或其它可证明的成果,经学校审核,可优先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奖励加分。给予各类获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团队当学期课程加分奖励,对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工作量按项目等级给予奖励,并计入档案。

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佳木斯大学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学生工作创业高校
如何做好职业学校学生的实习管理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高校学生工作老师处理学生事务数据的小技巧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