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旅游服务的河西文化多语种平行翻译研究

2018-04-12张富民徐雪琴高文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多语种河西走廊语种

张富民 徐雪琴 高文武

(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河西文化是河西走廊人民在改造大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总和。王储(2008:54)指出:“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缘使该地区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独特,是丝绸之路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精髓所在,对国内外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那么,河西文化中是否包括饮食文化?卢红梅指出,“诸如有形的书籍、绘画、建筑,无形的语言、信仰、习惯,以及作为生活规范的道德、宗教、利益、伦理,通通属于文化的内容。”由此可知,河西文化包括饮食文化;河西走廊的饮食文化应当是河西文化的内容之一。旅游过程中饮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基于旅游服务的河西文化自然包括饮食文化。

一、河西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

多语种平行翻译指翻译过程中把一种语种的原文同时翻译为多种语种的译文,河西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指的就是翻译过程中把河西文化的中文原文同时翻译为英语、俄语、日语译文。无论是从“文化走出去”战略考虑,还是从近年河西走廊涉外旅游状况考虑,把河西文化的中文原文同时翻译为英语、俄语、日语语种是切合河西旅游发展实际需要的。

河西文化内容繁多,其中包括饮食文化的内容。从“文化走出去”的使命来看,河西文化需要翻译的内容还不止是其饮食名称。从为旅游服务的目的来看,饮食名称的翻译应该能够满足当前河西文化翻译的主流趋势。只要河西地区的饮食服务不违背不同语种游客的禁忌、宗教信仰,不引起文化冲突,那么饮食文化的翻译就是稳妥的。因而,河西饮食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既符合多元文化并存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为河西旅游发展服务的需求。众所周知,饮食只是文化中的内容之一。河西走廊饮食名称的多语种平行翻译只是河西文化多语种平行翻译的内容之一。此外,翻译行业和外语专业的发展为多语种平行翻译储备了多语种的人才。翻译团队组建之后,针对河西文化和为旅游服务的目的开展多语种平行翻译是完全可能的。

二、河西文化多语种平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河西文化博大精深,内容繁多,包括历史的、文学的、艺术的、民俗的和饮食的相关内容等。单从河西走廊的饮食名称来看,就能感受到河西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1、翻译现状

近年来,文化的翻译日益勃兴,但关于河西饮食文化的翻译作品并不多见。《精编甘肃导游词》中有丰富的河西文化的介绍与翻译,但关于饮食文化的介绍与翻译并不多见。此外,就已经翻译出的饮食名称而言,李玉婷(2017:176)指出,“河西走廊饮食名称英译却不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如音译、死译、字对字直译、译名不统一等问题”。张掖市有数的几家餐馆、酒家中曾有过中英文对照的菜单,但关于其中的饮食文化却没有系统的翻译。而关于菜单、饮食名称、饮食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的材料和文本几乎很难见到。

2、翻译选择

黄成洲、刘丽芸(2008:20)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之间必定存在无法通融、相互对立的地方。而当这种冲突具体体现在语言上的交流时就显得格外明显,成为造成翻译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从为旅游服务这一目的考虑,河西饮食文化翻译中应当有意识的关注“翻译选择”问题,以便有效避免文化冲突。

(1)外国人忌吃的饮食不翻译。譬如,“牛羊杂碎”、“杂碎汤”、“敦煌杂割”、“发子面肠”。(2)饮食名称中次要的信息不翻译。如,西北大菜、敦煌浆水面。考虑到为旅游服务这一翻译目的,这些饮食可以只翻译其名称而忽略其制作方法、文化流传信息的翻译。(3)易引起理解困难和冲突的饮食仔细翻译。如,“三套车”、“搓鱼子”。这些饮食名称本身较为奇特,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如果翻译的时候不仔细处理,要么不伦不类,或者贻笑大方,达不到文化交流目的和功能。⑷可能引起文化冲突的翻译慎重避免。在饮食名称翻译的过程中,因译文使用不当而产生的翻译可能会引起文化冲突。因而,翻译过程中应当随机应变,采用灵活有效的翻译策略,传情达意、有效交际。

3、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1)翻译策略

美国学者韦努蒂立足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提出了“异化”翻译策略。姜倩、何刚强(2014:1998)指出,“‘异化’向原语作者靠拢,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文化特色,打破译入语规范,从而给译入语读者造成一种陌生感。”事实上,旅游服务当中,能够给外国游客留下深刻文化影响的东西,也恰恰是这种陌生感。关于“同化”翻译策略,姬文红(2011:131)指出,“采取同化方法的客观依据就是不同文化之间具有相似和相通性。……因此,通常情况下,对于英语翻译中的同化来说,使用带有译语文化色彩的词语来对源语言进行翻译,才能够使译文的意思表达的更明确。”总之,无论是何种翻译策略,均以实现旅游服务为目的。只要能够实现为旅游服务的目的,那么河西文化的翻译就是可行的。因而,河西饮食文化的翻译应当采取“异化”和“同化”翻译策略。

(2)翻译方法

熊兵(2014:82)认为,“翻译方法是翻译活动中,基于某种翻译策略,为达到特定的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特定的途径、步骤、手段。”翻译实践中最根本又最常使用的两种翻译方法是直译和意译。就河西文化翻译而言,这两种方法与“异化”和“同化”相适应。此外,姜秋霞、吕文澎、李琴(2011:219)介绍“宴请菜单的翻译”时指出,“中餐菜名十分讲究,翻译时常根据菜名的不同选用意译法、换序译法、直译法、‘随机应变’法、直译+释义法和以‘实’对虚法”。“河西走廊饮食名称四语平行翻译表”就是参照上述翻译方法译出来的。

河西走廊饮食名称四语平行翻译表

从上述饮食名称的翻译来看,只要对照翻译目的,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忠实、通顺的译出中文菜名的核心信息,那么河西饮食翻译的文化沟通和为旅游服务的目的就能实现。“河西走廊饮食名称四语平行翻译表”列举了常见的五种翻译方法,并以6种主要饮食名称为例,给出了中文原文和平行翻译的英语、俄语、日语译文。由此可见,河西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是可能的。

四、结语

河西走廊的饮食既反映了河西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也是河西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上述内容可知,河西文化的确庞杂、精深、博大。而“文化走出去”背景下,河西文化的向外传播不止是通过中文译为英文这样单一的翻译途径,还有多语种平行翻译的必要和途径。河西旅游资源在向国内游客开放的同时,也向不同语种的国外游客开放。因而,河西人民在传承自身文化的同时,也会从为旅游服务的目的出发,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良好、可靠的服务,向不同语种的国外游客传播河西文化。河西文化的多语种平行翻译即是基于这一理据。

参考文献:

[1]搜狐新闻.2011-10-2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全文)[N].http://news.sohu.com/20111026/n323403 147.shtm l

[2]王储.近十年河西走廊旅游业研究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08,(04).

[3]卢红梅.华夏文化与汉英翻译[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李玉婷.河西走廊特色饮食英译现状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12).

[5]黄成洲,刘丽芸.英汉翻译技巧——译者的金刚钻[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6]姜倩,何刚强.翻译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7]姬文红.跨文化视域下英语翻译中的同化和异化解析[J].飞天,2011,(14).

[8]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以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和翻译技巧为例[J].中国翻译,2014,(04).

[9]姜秋霞,吕文澎,李琴.实用外事英语翻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猜你喜欢

多语种河西走廊语种
青岛市多语种应急语言服务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语联世界,言通天下
《波斯语课》:两个人的小语种
在河西走廊聆听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河西走廊风情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
北美“新清史”研究的基石何在——是多语种史料考辨互证的实证学术还是意识形态化的应时之学?(上)
从英语硕士到法国博士——我的留学规划和多语种学习之路
走出报考小语种专业的两大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