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服务课堂教学的混合式云教学法在“概论”课中的应用

2018-04-12陶迎春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概论云端理论课

陶迎春

(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顺应大势,整合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实现新技术与教学内容“无缝”融合,成为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新技术与教学内容“无缝”融合,也引起“思政人”的深入探索。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为案例,着重分析混合式云教学法如何服务课堂教学,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领域对“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深度融合”的研究。

一、回归课堂的混合式云教学法

混合式教学法对应着混合式学习而来。混合式学习是当前教育界在“互联界+”教育的大背景下,在反思、深化e-Learning(在线学习)的应用效果下,提出的B-Learning(混合式学习),主要突出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的结合。混合式学习,已经成为一种必须的方式,其终将成为人类学习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方式。

目前混合式教学模式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主要有:校园网络平台式、微信公众号式、微课慕课式和“云”班式等。微信公众号式是在微信平台上上传有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大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如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别笑我是思修课”等。微课慕课式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制作微视频、教学短片开展教学,既避免长时间学习的疲劳效应,也充分利用大学生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云班”式,利用互联网中“云班”平台,用于一个班级的网上点名,教学资源放在互联网“云班”中来学习交流等,一些学校的老师已使用。

笔者认为,微信公众号式、微课慕课式和“云班”式,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尝试,而最能服务课堂教学的应是校园网络平台式。校园网络平台式是依靠学校教学部门集体的力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符合本学校特点的半封闭式的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不同于单纯的网络精品课程,是教师与所带班级学生之间互动的专门平台,为开展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为服务课堂教学创造可能性,如西南大学的在线网络学习平台、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毕博网络学习平台等。

二、服务课堂教学的混合式云教学法教学设计原则

“概论”课教学设计,应坚持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要注重以下几点:

1、以服务课堂教学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有行动上的自觉。“概论”课可以使用QQ、微信、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新技术手段或新技术平台,但无论教学形式发生何种变化,都要坚持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选择一种或多种新技术手段。

2、突出教师和学生“二个主体”。“概论”课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的过程中,要突出教师主导地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地位,即在“云”网络的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关切的社会热点,讲深讲透;学生通过“云”网络资源,主动获取知识、解答疑难。

3、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概论”课与现时代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紧密,学生的疑惑多。传统“概论”课课堂面对面教学,教师授完课后,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师生分离,只能等到下一次课见面,无法即时回答学生的疑惑,无法真正做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坚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师生互动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利用“云”网络平台,学生可随时提出针对自己而言的个性问题,教师可以“云”网络平台上,“观察”学生的自主讨论交流,给出自己的回答,帮助学生“解疑释惑”,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三、服务课堂教学的混合式云教学法教学设计策略

陈宝生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指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其原因主要可能是“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精糙,“包装不那么时尚”。为提高“概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概论”课教学设计总体方案如下图1:

图1:“概论”课教学设计总体方案

1、构建“云”教学校园网络平台。简言之,就是将“概论”课教材等教学资源转化为校园网络数字化的平台。它包括云端物理层平台(如BB软件)和云端信息层平台。云端信息层平台是将“概论”课教学资源等“虚拟化”于云端物理层平台而形成。构建出的云端物理层平台和云端信息层平台将延伸出“全天候”的“云端”网络教学平台,即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平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可在“云端”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交流、互动。授课教师在互动中了解所带学生真实困惑所在,从而在课堂内专门、专题讲授,提高面对面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2、网络教学设计。“概论”课网络教学设计突出课程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重点解决学生通过自学就能获得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章节单元知识模块、章节知识测试模块和交流讨论模块。章节单元知识模块由教学课件、教学案例、阅读材料等组成;章节知识测试模块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在交流讨论模块,可对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或社会热点问题等自由交流互动。

3、课堂教学设计。“概论”课面对面课堂教学设计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对教材的重点、疑难点及学生关切的问题进行专题式教学,重在讲深讲透,重在解决学生的价值认同问题,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四个全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与“两个百年目标”,全面依法治国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建设等。在教研室集体备课和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云”网络交流过程中的情况,设定具体专题与主题,教研室集体备课攻关,务在讲透,入耳入脑入心。

4、课程考核设计。“概论”课学生成绩考核,改变以前一考定终身的情况,强调过程性考核,将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学生期末总评成绩由网络自主学习成绩、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构成,权重分别为30%、30%、40%。其中网络自主学习成绩由章节单元测试成绩而来,平时成绩由出勤、课堂提问、讨论发言、参与实践等构成,期末考试由教研室统一命题、学生试卷笔试成绩而来。

结语

服务课堂教学的混合式云教学法在应用过程中,从笔者所在学校的运行来看,总体而言,深得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学生对学习平台适应性越高其混合式学习环境的适应性也越高,学生对教师教学与学校教学管理适应性越高其对学习支持的适应性也越高。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集中于几个专题“深挖”,有利于教学促进科研,同时,也有更多的时间走进同学们中间,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师生关系更融洽。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既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互动学习,也可以宿舍为单位或以小组的形式一起研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同时,也在教师引领下,深化对某一问题或某一社会现象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靖,陈卫东.具身认知视角下的混合式学习本质再审视[J].远程教育杂志,2016,(5).

[2]陶迎春.论云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5,(4).

[3]吴少进,汪才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6).

[4]王元彬.混合式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5]张成龙,李丽娇,李建凤.基于MOOCs的混合式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4).

猜你喜欢

概论云端理论课
四海心连·云端汇聚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在云端永生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云端之城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在云端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