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 语

2018-04-10张荣生

醒狮国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阮咸宋人风雅

张荣生

风雅源自《诗经》,《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雅小雅。风即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区的民间乐曲,郭沫若将“风”解释为空气的流动,雅即正,指朝廷正乐,和文采联系在一起,即文雅;和典范联系在一起即典雅,和空气流动的风联系在一起即风雅。雅具有审美性和仪式性,北宋文人对雅的追求成为一种风尚,是为风雅。

雅与俗是相对的,一位法国诗人说:“高雅就是不哗众取宠的艺术”。此言良是。

作为中国历史最为辉煌的时期,尽管宋朝军事上衰弱,但在经济和文化上却独呈异彩,正如学者扬之水所说的:“两宋是培养‘士气的时代,前此形象与概念上有一些模糊的‘文人‘士大夫,由此变得清晰起来。政治生活之外,属于士人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因此愈益变得丰富和具体。”尽管花、香、画、茶、瓷器不是宋人的创造,但却是宋人赋予了一种独特的“雅”的品质。他们从这些本来属于日常生活的琐细中,提炼出高雅的情趣,流行开来,成为风雅。

专题中《宋人的饮茶风尚》不仅指“茶兴于唐,而盛于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成为宋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饮茶方式作为一种风尚,则是一种风雅;《弄花·香满衣》说的是宋人花文化的风雅;《香·索回千载》说的是宋人香文化的风雅;《马一角:踏歌而行的小确幸》说的是宋画的风雅。所以,耐得翁《都城纪胜》所说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件“闲事”居然成为风尚,正是宋人风雅的具体体现,其影响遍及日本,波及世界,这也许是我们爱宋朝的原因。

宋代文人不仅以文会友,而且以画会友,以书法会友,以风雅會友,南宋画家刘松年所绘的《西园雅集图》,是王诜在其家西园所举办的雅集。以绘画的方式,集中表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雅。

王诜自幼好读书,才情名动一方,因而备受神宗宠信选为驸马,封为驸马都尉,他是苏轼的生死之交,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往黄州,任团练副使,而王诜则是因诗案被牵连的20多人受罚最为严重的,原因是他不仅没有将苏轼的言论上报朝廷,还在苏轼被审查期间送钱送物,一直保持亲密关系,所以被“追两官勒停”。

作为驸马都尉的士人,王诜不仅能作诗,画山水画,在著名画家李成水墨勾皴的基础上,“不古不今,自成一家”。烟江远景、柳溪渔船、晴岚绝涧、寒林幽村、桃溪苇村都是他绘画的题材,苏轼多次为其画题诗,称他“得破墨三昧”“郑虔三绝居有二,笔执挽回三百年”。

这次雅集以苏轼为中心,参与者有宋代书法四大书法家之三,即苏轼、米芾和黄庭坚,也有苏门四学士的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有高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皆为一时之选。

之所以说是雅集,一是环境雅,水石潺缓,风竹相吞。炉烟袅袅,草木自馨;

二是人物雅,画中有五组人,最右边的一组,书案旁围绕着书童、侍姬,苏轼头戴乌帽,身穿黄色道服正在凝神书写,香炉中升起青烟,溪水流过山石,清风吹拂着竹林,王诜俯身前倾坐于其左,满怀虔敬之情,欣赏苏轼的书法;

庭院的另一头,两棵松树凌霄而立,松荫映得石岸上的古物、瑶琴绿悠悠的,苏轼的弟弟苏辙慵散的靠在石桌旁,侧头观赏。石桌正面,著名画家李公麟俯身在横卷上画着陶渊明的《归去来》图,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等人为画叫好。另一处的米芾早已醉醺醺的,趁着酒酣仰头在一块突兀的巨石上挥笔题字。米芾赏砚成痴,著有《砚史》——记述了他经历的名砚,他不仅是书法大家,而且是文物鉴赏家。

古桧树下,道士陈碧虚正在弹奏阮咸,秦观静静地坐在一旁倾听,阮咸是西晋竹林七贤之一,精通音律,后人把他常用的这种乐器称为阮咸,值得注意的是弦外之音,音乐体现了阮咸的高洁人品及林下之风,表现的是另一种道家风雅。

翠竹丛中,则是高僧圆通大师正在申说佛理,作为他的听众刘泾头部倾向圆通大师,似乎有所感触,想跟大师讨论问题,刘泾为《老子》做过注释,作为儒家的思想家他融合了道释两家。

人物作为绘画的主体,诗人、词客、书法家、画家,音乐家、思想家、道家、释家雅集,有如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的“群贤毕至”,通过精心安排画图将绘画、书法、音乐以及思想上的交流汇集在一起,并充分考虑每个人的性情、爱好及其交往情况。构图虚实相间,对北宋开始的博古活动,只是画了三张几案,让几名书童布置鼎、簋、尊、壶、罍、卣、盉、匜、爵、觚等古青铜器,以显主人王诜之风雅。作为贵胄的庭院,除了两个女侍衣物华饰以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外,概无富贵气,显示了风雅的追求,园中古松、古桧相间、芭蕉青翠、竹枝摇曳、流泉奇石、动静相宜,营造出一个高度风雅的环境,所以《西园雅集》融环境、人物、思想、风格之雅于一炉,将宋人风雅表现得具体而微、淋漓尽致,是体现风雅大观的杰作。

宋代美学是儒释道互补的文人审美,摒弃了种种奢华浮夸。宋代美学在日本留下了全方位的文化印记,“禅茶一味”的概念在日本发展为茶道,日本茶道的鼻祖千利休在打扫庭院时先是扫的一干二净,然后摇晃其中一棵,让少许叶子落了下来,这便是“侘寂”,使用那种看起来不美而是“拙”的陶茶碗,也是“侘寂”。所谓“侘寂”西方也许只能从朴素无华这一表层去理解,其实它来自“禅”,来自深刻认识到永恒或坚固的事或物并不存在,只有不忘初心,才能顿悟万物本来的面貌是“空”或“无”,“空”“无”不同于一切成见或观念,比如对于生的理解,禅宗认为死是生的开始,因此对生的描述就需要突出阴影的意义。

宋人风雅,却丧失了勇武,重文抑止武的宋朝国策,导致中华民族屡次遭受侵略和灭亡,需要反思。

编辑/书含

猜你喜欢

阮咸宋人风雅
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Song in a cup宋人点茶,茶上“作画”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赴一场风雅,赏诗词中的琴棋书画
阮咸之流变及启示
颂风雅征稿
着风雅汉服,做谦谦君子
风流入弦,花月无缺
跟小猪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