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词之美

2018-04-10陌上花

醒狮国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宋词

陌上花

曾有人在网上发起一个问卷:“假如你能穿越,最想回到哪个朝代?”据说最热门的答案是:“宋朝。”虽然,在那些被历史尘埃湮灭了的过往里,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有西汉王朝的风光鼎盛,有魏晋南北的隐逸风骨,亦有大唐盛世的辉煌篇章,但论及盎然流转的风雅生活,排行首位的,则当属宋朝无疑。那是一个将艺术品位推向巅峰的年代,也是一个将生活美学演绎到极致的时代。

缓缓打开五千年历史的云水卷图,到了宋朝这一折,每一丝水波褶皱里,都漾溢出充满艺术美感的雅致风尚。这其中,有闲逸贵族的焚香之趣,有茶香氤氲的品茗之乐,有飘渺空灵的丹青之赏,有摇曳多姿的插花之美。更有本始于南梁、形成于隋唐、成熟于五代,却至宋代达到顶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篇章之一的宋词,成为最不容忽视也最值得浓墨书写的一页。

宋词,是宋朝文学最高水平的标志。时至今日,一阙阙或豪迈、或婉约的词作,仍然在古典文学王国里生机勃勃,特立独行并自成一派,其华彩不输唐诗、不让元曲。在对宋词的品读中,我们可以窥见在那个时代,宋词的对应群体没有严格的界限,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既有帝王贵胄,亦有平民歌姬,皆可填词咏唱,或表抒胸臆或寄托相思,或赞美山水或怀古讽今。总之,正因了全民参与的热情,让宋词在重文抑武的一个朝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圆融,并成就了它的黄金时代。

宋词的世界,是绚烂多彩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句式、疏疏密密的韵脚,以及如梦如幻般的意境,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如此,就连每一个词牌名,也是那样地意味隽永,在浩瀚的词海里摇曳着无边的风情。宋词的词牌多达800多个,信手拈来便是一长串:“一剪梅”“点绛唇”“蝶恋花”“钗头凤”“醉花阴”“相见欢”“虞美人”“破阵子”……虽都只有寥寥几字,却包含着一种情致、一种韵味,胜过千言万语。让人陶醉其中,不得不感叹中国文字的奇崛美妙。

宋词的格调,既清丽婉约,又豪迈奔放,词牌名亦是如此。婉约如“眼儿媚”,这是一则与秋波有关的词牌名:美人眼波流转,顾盼生辉,一个“媚”字惊艳挑动,流泻出道不尽的宛转风情,足以令万千词语黯然失色。你可以沉浸其中,细细品味媚眼摄魂的美人姿容,也可以通过眼睛这一传神的“心灵窗户”,去揣摩词作者深藏在字里行间的九曲心思。总之,“眼儿媚”字有尽,而意无穷。又如“阮郎归”,很容易让人眼前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暮春时节,一个少女独坐在高高的绣楼,向那苍茫天际引颈翘盼。或许,在那条芳草连天的道路上,爱人正扬鞭策马,急急而归。顿时,少女的脸上现出羞怯的笑意,染红了斜倚在窗口的一枝桃花。这样的底色,这样的意境,折射出的皆是風光绮丽的婉约之美。

豪放则如“破阵子”,光听名字就有一股豪迈之气扑面而来,配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样的句子,读来让人壮志激昂,只恨不得立马奔赴沙场,以满腔热血荐轩辕。亦有“满江红”,宛如一曲急管繁弦,格调沉郁,透着悲壮,凛凛有生气。

就词的艺术风格来说,明人张綖(字世文)则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两派。“婉”为柔美、婉曲;“约”的本意是为缠束,引申为精炼、隐约、微妙。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为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处处流露出一种细腻柔婉之美。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这方面的代表人物首推李清照,这位北宋著名的女词人,以隽永清新的语言风格、新颖奇特的表现手法,成就了自己婉约词宗的千古地位。翻开《漱玉集》,随便撷取一阙,便如珠玉盈盘,让人回味无穷。

如那首著名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字里行间,心思绵绵情意深沉,将秋闺的寂寞与相思的惆怅流泻纸上,怎不令人读来激赏有加呢?据《嫏环记》载,赵明诚接到易安这篇表白心迹的词作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便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并把爱妻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阙好的文字,虽只寥寥几十个字,简单的排列组合一下,却能瞬间把我们击中,内心为之一震,这便是宋词的魅力。

而与婉约对应的豪放派,其特点则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语词宏博,不拘守音律,多发悲壮高亢之调。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一生饱经忧患的东坡居士,以其才华学问、性情襟抱为词,融入了诗的技法与意境,扩大并提升了词的内容与境界,使词体得以突破了“花间”“樽前”的樊篱,形成豪迈奔放的词风,这是东坡词在宋词发展史上的意义。重温一阙《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 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字字句句,是何等的威武豪迈,读得人胸胆开张、热血沸腾,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又一种别样的感受。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彼时的大宋王朝,正遭遇来自西北的西夏与北部辽国的军事威胁,当时也是作者被贬官密州(今山东诸城)的第二年。在贬谪生活中,虽然时常感到百无聊赖,但抑郁之时并未丧失一腔热血。故而,苏轼以词这种形式,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发誓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一扫而光。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浑,淋漓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充满了阳刚之美,开创了词的新境界,表达了铿锵壮阔的豪迈风格,读来令人耳目一新。可谓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词的发展起到了极有益的推动作用,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划时代的开拓意义。

词,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它深微隐幽,意味隽永,一边可以婉约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边亦可以豪放到义薄云天、气吞山河。宋词之美,美得足以让人沉醉。在宋词里穿行,宛如置身于一条宁静清幽的小径,看到一个个文人才子着宽袍大袖,带着淡淡的书卷气息,迎面款款而来,洒下一路馨香,留下一缕古韵。

穿越回到宋朝只是臆想,但徜徉在宋词绮丽多彩的世界里,去感受宋人高品位的风雅生活,则在当下读一本宋词,便可实现。宋词的世界里,一朵小花足以构建一个天堂,一缕清风足以召唤春天的来临,那洒落在字里行间的疏烟淡雨和天高云阔,足以填补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无比艳羡和向往。

编辑/书含

猜你喜欢

宋词
宋词里的中秋月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导读注译版本新近出版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词帝李煜
半小时漫画宋词
品读宋词
【重点】古代诗歌阅读:宋词
觱篥与宋词演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