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广角铺垫练习设计方法

2018-04-08福建省明溪县实验小学戴清林

学苑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次品广角铺垫

福建省明溪县实验小学 戴清林

一、铺垫练习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数学知识抽象出来,以便学生能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生活中,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成就感。例如:小学五年级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中,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学生真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规律,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首先,要导入新的课程,可以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之后引导学生画出其中的线段图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出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4段,两端也要栽树,这样就可以栽5棵。照此思路,可以推出间隔数比棵数少1。利用相关的推理过程,总结其中的规律。最后,利用习题的练习,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如园林工人沿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种一棵,一共种了36棵。从第一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等。

二、找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连接点,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认知结构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思路稳定并且清晰对知识进行认知,才能使学生更加有效的完成对知识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对新知识进行学习之前,教师要将新知识当中的基础知识找出来,并利用该项基础知识为新知识的铺垫,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连接点。

例如:在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数学广角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已经学过的规律知识着手,提出问题,有3瓶药,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总结学生想到的方式,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等。之后,利用零件问题的解决方式,将归纳次品的最佳方法找出来。首先,教师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有9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同学们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其次,指导学生思考:应该将药品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在这一过程中先指导学生观察,然后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在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探究之后,进行最后的总结,把9个零件分成3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

三、注重铺垫联系的层次性,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学生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地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感悟。

例如:在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利用“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深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先用游戏的形式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如抢凳子的游戏,请5位同学,围着4张凳子转圈,在喊“停”的时候,5个人每个人都必须坐在凳子上。在学生游戏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用看也知道肯定有一张凳子上至少坐着2位同学呢?该怎样解释这一现象呢?之后,让学生利用道具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请学生观察不同的摆法,继续之后的学习,引导学生发生抽屉原理,并利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学生在数学广角的学习中,教师对于铺垫练习的设计,要连接好新知识以及旧知识,在关键点上做好对知识的铺垫,引导学生逐步对知识进行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够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数学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寇学昭.浅谈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6,(32):125-126.

[2]谭锋锋.从小学高年级数学广角中渗透数学思维方式的教学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14,(Z1):70.80-82.

[3]苟奕平.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索[J].成功(教育),2008,(02):87.

猜你喜欢

次品广角铺垫
怎 样 找 次 品
文化广角
文化广角
“找次品”方法背后的道理
找次品
我的年度汉字
——宅
出 气
下雪了
巧妙找次品
广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