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2018-04-03刘奋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刘奋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摘要:文章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实现方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发展策略,以期为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59-02

1背景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资源变得越来越丰富,人们在信息选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也越来越多,很难快速而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确保用户能够更为精准地获取信息。信息时代大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开展网络服务也从以前的封闭模式转变为开放模式[1]。由于信息環境发生改变,用户信息需求等同样也发生了改变,基于此,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必然趋势,只有通过个性化服务,才能有效处理信息资源丰富化与用户信息需求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才能推动高校图书馆的稳定、健康、快速发展。

2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基本特征与实现方式

2.1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基本特征

2.1.1个性化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构成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基本上只有高校教师与学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科研以及教学工作,与公共图书馆相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另外,高校教师与学生对于数据信息资源的需求,在不同专业、年级等方面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性,而高校图书馆更容易掌握用户具体的信息需求,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方面更具优势[2]。

2.1.2个性化服务专业性强。在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过程中,会受到学校专业设置的影响。高校图书馆用户组成相对稳定,一般用户的信息需求与自身专业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因此,用户希望通过图书馆能够获取本专业的一些权威知识,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研究动向。因此,高校图书馆开展个性化服务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特征。

2.1.3个性化服务方式多样。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中数字化资源占的比例越来越大[3]。在新的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要想确保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就必须改变服务方式。另外,为了达到个性化服务的相关要求,高校图书馆应开辟在线互动通道,使用户能够采用不同的方式在线申请相关服务。很多高校图书馆构建了移动图书馆以及微信公众平台等,确保了个性化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2.2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方式

2.2.1个性化定制服务方式。所谓个性化定制服务是指图书馆用户依照自身的专业、喜好等,定制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信息资源。用户不仅能够在图书馆网站模块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还能够自由地向高校图书馆提出定制服务申请。在个性化定制服务开展的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尤为重视用户的信息安全以及用户隐私的保护工作。如果用户信息出现泄漏,不仅会使用户不再信任图书馆,还有可能会导致用户遭受一定的损失。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系统、全面的隐私安全保障体系。

2.2.2个性化信息管理服务。目前,信息资源逐渐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一种竞争资源,用户如果能够获取到信息资源,便可以占据优势地位。高校图书馆是信息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同高校在学科建设以及科研项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高校图书馆应依照学校自身的专业以及科研特色,合理进行信息资源的分类以及组织,确保信息资源得以不断丰富,并构建用户私人信息数据库[4]。

2.2.3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在提供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过程中,用户首先应该在图书馆个性化信息系统中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喜好等,以便使个性化系统能够对用户输入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和梳理,构建出相应的用户需求信息模型[5]。然后,系统将结合用户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在图书馆信息数据库或网络其他资源库中,检索符合用户信息需求的信息资源,并将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最后把获取到的信息资源推送给用户。

2.2.4个性化互动式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和高校图书馆的互动显得更为重要,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也从以前的被动式服务逐渐发展成为动态式服务。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网站包含的互动服务方式大致有三种:①实时互动方式。如通过QQ软件、微信等完成互动。②延时互动方式。用户把自己的问题以及信息需求等,通过电子邮件或留言等方式发给图书馆。③合作互动方式。如图书馆针对用户开展问卷调查等。为了确保用户得到所需的信息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可以依照用户具体的行为数据,建立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模式。

3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资源结构不合理

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不仅要购买大量的纸质信息资源,如期刊、报纸等,同时还要购买各种数据库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多。为了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高校图书馆需要对不同信息资源格式占据的比例进行调整。现阶段,一些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与用户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一定矛盾。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使自身的个性化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就应该强化网络信息资源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确保信息资源结构更加合理。

3.2信息资源共享性较差

由于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面向本学校,所以其发展难免会受到学校专业以及科研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专业与学科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性或者是相似性,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一些专业的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信息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笔者认为,只有加强高校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4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发展策略

4.1强化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在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所包含的数据信息类型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其中包含大量的结构化数据信息、半结构化数据信息以及非结构化数据信息。如果图书馆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信息采

用特定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依据相应的规律对数据信息加以分类,就更加便于用户利用。用户在访问图书馆网站以及与图书馆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数据信息,因此,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也拥有大数据的特点。图书馆应借助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整合,确保图书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基于大数据的信息资源组织与整合流程示意图见图1。

4.2深入挖掘信息资源内容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了解用户情况,而这一目标的实现要依靠高校图书馆对用户信息行为的跟踪与分析。用户信息行为包含用户的需求信息以及用户的行为信息。高校图书馆能够通过用户注册信息以及互动交流信息获取用户的基本信息。而用户的信息需求则能够采用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加以获取。利用大数据技术,高校图书馆能够对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全面、实时的记录,有利于构建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模型,同时可以确保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个性化服务更具准确性与针对性。

4.3共建共享,发挥优势

高校之间信息资源的共建与共享,能够使用户获取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还能有效避免信息資源重复建设的问题。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功能全面、内容丰富的专业信息数据库,有利于解决数据库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从而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5结语

在提供个性化服务过程中,高校图书馆应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用户的信息行为进行实时、全面的跟踪,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掌握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提升自身的个性化服务质量。同时,在获取用户信息的过程中,会使用户的隐私安全受到一定威胁,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强化安全系统建设,避免用户隐私泄露问题的发生,使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关系,更有利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寸淑梅.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的应用[J].图书馆学刊,2017(3):83-87.

[2]陆宁.大数据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J].江苏科技信息,2017(11):14-15.

[3]柳益君,何胜,冯新翎,等.大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5):23-29.

[4]胡伶霞.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模型构建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11):80-82.

[5]陈臣,尚庆生.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推送服务质量保障研究[J].现代情报,2014(11):92-95.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个性化服务高校图书馆大数据
浅析移动时代的图书馆发展策略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需求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就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