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实证研究

2018-04-03陆晓利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微服务实证研究图书馆

陆晓利

关键词:图书馆;微服务;实证研究

摘要:文章以南宁市图书馆微服务建设为例,分析了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的现状,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3-0022-03

1背景

当前,微服务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的常见方式。但在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的普及率普遍不高。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广西共有自治区、市、县级公共图书馆112家,其中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2家,市级公共图书馆15家(包括市级少儿图书馆2家),县级公共图书馆95家。自治区级公共图书馆开展微服务建设的普及率达到100%,市级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的普及率约达到93%,而县级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的普及率仅为40%左右。为了更详细地展示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的发展实况,有效推动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工作的发展,笔者以南宁市图书馆微服务建设实践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2南宁市图书馆微服务建设的基本情况

南宁市图书馆的微服务建设始于2013年4月,主要包含微信和微博两大平台,建设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是摸索期,时间大约从2013年4月到2014年6月。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关注的人少、发文数量少、阅读量少、内容单一(以活动通知或通告为主)等。二是规范期,时间大约从2014年7月到2014年12月。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目标和定位清晰、工作方案重获调整、人力资源有效整合、发文标准化及规范化、栏目设置明确、关注度和阅读量有所提升等。三是快速发展期,时间大约从2015年1月至今。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严格执行数据统计与跟踪、畅通互动渠道、发文数量稳定、关注度和阅读量快速增长等。据统计,截至2017年4月30日,两大平台关注人数达10,365人,其中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9,592人,新浪微博粉丝人数773人。微信、微博关注人数占南宁市图书馆有效持证读者(63,377人)的16%。

3建设实践

3.1平台建设

3.1.1平台选择。公共图书馆能够用来开展微服务的平台很多,包括微信平台、微博平台、手机数字图书馆平台、其他APP平台等。各平台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以微信和微博为例:微信属于私密社交,微博适合多向传播;微信平台以提供个性化服务、精准推送为主要优势,而微博平台以即时性、共享性为主要优势;微信可以进行一对一信息推送服务,避免读者受到其他相关信息的骚扰,具有针对性和私密性,而微博则以发布可共享的、可引发公众互动讨论的信息为主,具有公共性和公开性。准确把握各平台的特点和优势,对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平台构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调查显示,在公共图书馆微服务建设实践中,微信平台比微博平台更受读者青睐。如图1所示,南宁市图书馆微信新增关注人数处在上升趋势,而微博新增粉丝人数在经历剧烈震荡后增长缓慢。出现如此反差,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①平台自身问题。在公共图书馆微服务中,微信业务拓展功能的适用性可能更优于微博。②定位问题。南宁市图书馆的微博定位还不够精准,没能使其在众多微博中脱颖而出。③读者需求问题。现在的读者更傾向于从公共图书馆获得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3.1.2平台功能设置。以微信平台为例,目前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信平台功能的设置可以简单地划分为两大模块:一是信息推送服务模块。二是图书馆业务自助服务模块。信息推送服务模块由各公共图书馆根据自身服务定位及受众需求特征自行组织发布,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图书馆业务自助服务模块大都包含了以下服务功能:①基础的OPAC服务。如书目检索、读者证绑定解绑、一键续借等。②个人账户管理。如借阅信息查询、续借服务、财经服务等。③阅读推广。如新书推荐、读者活动预告等。不少公共图书馆将微信平台功能升级后,增加了“微支付”及“二维码电子证”等功能。

3.2内容建设

3.2.1内容组织模块化。微服务内容以模块化或栏目化的方式提供给读者。一方面,对于信息组织者来说,既有利于对信息内容质量的把控以及对栏目进行系列化和品牌化建设,又有利于进行大数据的统计分析。另一方面,对于读者来说,既有利于他们识别和查阅信息,又有利于他们阅读习惯与喜好的培养。如表1所示,2015年1月以前,南宁市图书馆微信的发布时间没有规律,所发内容也比较随意。2015年1月后,微信发布开始模块化、栏目化。此后,南宁市图书馆微信平台每周二、周五固定更新,每次推送四篇文章。

3.2.2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喜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公共图书馆在微服务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应尽量丰富和多样化。南宁市图书馆曾于2016年尝试进行了图、文、音频相结合的微图文发布,经统计,每篇文章的阅读量都保持在100人次/月以上,这说明图、文、音频结合的微图文能够刺激阅读,提高读者的阅读量。

3.2.3内容本土化。内容信息本土化不仅可以适应当地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也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适合本地特色文化服务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使图书馆的微服务与其他馆的微服务区别开来。图书馆要做到内容信息本土化有很多途径,如:发布带有地方方言的音、视频,发布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图片等。在这方面,南宁市图书馆专设了“邕城非遗”栏目,发布了如《南宁人的早餐——老友粉》《军山庙会》《南宁花婆节》《横县大粽》《广西粤剧》《横县鱼生制作技艺》等文章,深受读者喜爱,而且不少文章进入当月转发收藏人次的前三名。

3.3宣传推广

在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普及率较低,因而开展专门的微服务宣传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宣传推广的途径有很多,如:办业务或开展读者活动时引导并鼓励读者扫码注册,开通网上抢红包、换书卷等活动。只要方法得当,宣传推广的效果就会很明显,南宁市图书馆在2015年2月举办了微博新春抽奖活动,有关该活动的微博阅读量创下了全年最高记录。

4建议措施

4.1改善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现状的建议及措施

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普及率偏低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底子薄,人员和技术相对薄弱,信息和服务理念等相对滞后,特别是基层公共图书馆问题更突出。据调查,有些公共图书馆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创新、服务创新根本无从谈起,还有些公共图书馆想开展微服务却缺乏相应的技术指导等。其次,越是基层,图书馆微服务的敏感度越低。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仅是公共图书馆单方面的原因,还与其所服务民众的信息素养与微服务意识和需求不足有关。要改善西部地区微服务普及率低的状况,公共图书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创造良好的微服务氛围,大力进行微服务宣传推广活动。②进行自上而下的微服务业务指导与培训,使知识与技术向基层倾斜。③转变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理念,推动服务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4.2提高微服务工作效能的建议及措施

西部地区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基本上都开展了微服务工作,但仅能提供转发信息、发布公告等浅层次服务。要想提高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的微服务效能,首先,必须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用户很多,每个用户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同一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需求也不一定相同。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与用户的互动活动,准确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其次,要把用户的需求信息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系统进行绑定、比对和归类。再次,要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定位。最后,对微服务的内容信息进行选择、制作与推送。

4.3完善公共图书馆微服务效果评估机制的建议及措施

目前,科学、合理、统一的公共图书馆微服务评估体系还未建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对微服务平台进行评估,主要是查看各平台的功能设置、联动性、安全性及拓展性等。②将微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碎片化信息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③考核微服务团队的工作成效,如:是否按要求编辑、发布和更新微服务信息,是否及时有效地开展答疑、引导等信息咨询服务,是否做好微平台数据的统计汇报工作等。

5结语

公共图书馆开展微服务是信息技术融入图书馆发展建設进程的结果,是顺应现代人阅读习惯和需求的必然选择,是现代信息服务理念在图书馆领域的实现。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开展微服务建设起步比较晚,也没有过多的经验可循,因此需要在认真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实现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服务理念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靳晓恩.“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微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90-92.

[2]谭进.中小型图书馆微服务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6):20-22.

[3]陶冶,李杨.图书馆微信平台应用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5(10):161.

(编校:周雪芹)

猜你喜欢

微服务实证研究图书馆
图书馆
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图书馆的应用现状调查
基于微信企业号的校园移动服务
从单一模式系统架构往微服务架构迁移转化技术研究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