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艺术中的狗

2018-04-03

特别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醉卧黑陶木版

对于务实而又心灵手巧的中国人来说,用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将忠诚的朋友——狗留在记忆里,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

在各种材料、各种方法创作的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中,许多都能见到狗的形象。例如木版年畫、剪纸、雕刻、泥塑、刺绣以及陶瓷器皿的装饰纹样、民居建筑的装饰纹样中,都曾出现过狗。

河南省淮阳县城以北有“伏羲太昊陵”。直到今天,太昊陵周围的村庄仍然生产一种名为“陵狗”的泥玩具,又叫“泥泥狗”。它通体乌黑,彩绘纹饰,造型奇特,风格古奥。其实,这些泥玩具的造型并不都是狗,最多的倒是猴,民间却一律称之为“狗”。这种现象与伏羲就是盘瓠的传说不无关系。这些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可能存在着以狗为图腾的部落。

武强木版年画中有一幅《义犬救主》,画中题字曰:“杨升醉卧在松阴,牧童烧荒火近身,黄犬湿草救主意,传流万代古至今。”画中正有一条小狗自水边奔向醉卧的杨升。这张年画的内容即源自“义犬冢”。原作中的主人叫杨生,木版年画中改为杨升。

出土于河南新乡百泉镇的汉代陶狗,造型十分精准,甚至连狗身上的肌肉结构都分明可见,说明当时的作者对狗的形态已经有了深入研究。唐代邛窑以出产小型陶瓷动物著称,也制作过狗。这种狗取坐势,前腿稍长,颈项也长,形似一个跪姿而昂首的人。把狗做成人形,作者一定对狗产生了独特的认识。

北京已故著名泥塑艺人韩增启曾经塑造过一对彩绘泥塑叭狗,黄绿彩绘,黑眼白框,神态憨拙质朴,确是宠物风范。甘肃环县皮影造型中有一只“天狗”,跟随二郎神杨戬左右,转战云天。其造型修长劲秀,表现出敏捷机警的特质。河北张家口蔚县窗花中的狗无疑经过了美化处理,色泽已完全脱离了现实局限,尽可能用鲜艳靓丽的颜色把狗表现得美好而生动。

另有一位收藏家郑作良,藏有一组黑陶狗,共5件,经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随葬品。黑色陶器在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常有发现,陶胎较薄,表面光亮漆黑,最薄的黑陶有“蛋壳陶”之称。5件黑陶狗中,最为独特的是仰犬,它仰首曲脖与前低后高的姿态,犹如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龙纹。从侧面观察,狗的造型与龙的造型非常相似,加上身上采用了圆形的鳞纹,更有了龙的意象。其他4件分别为卧犬、蹲犬、回头犬、人形犬,每件风采姿态各异,件件栩栩如生,造型古朴凶悍,没有一件类同重复,充分体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与丰富想象力,这些是研究民俗、陶艺、人文的珍贵文物。

猜你喜欢

醉卧黑陶木版
滩头木版年画
跟着总书记看桃花坞木版年画
九月
简论龙山黑陶
黑陶艺术作品欣赏
美哉黑陶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视觉艺术符号分析与解读
结缘黑陶,难却快乐着
芍药花
前墅古龙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