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话中的狗

2018-04-03

特别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谷种天狗

《山海经》中的天狗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其重要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它保存了丰富的神话资料。

天狗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最早记载于《山海经·西山经》中,原文是:“又西三百里,曰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首,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山海经·大荒西经》也记载,巫山“有赤犬,名曰天犬”。如文中所述,天狗是种像狐狸而头部白色的动物,是御凶的吉兽,很可能是某种古代哺乳类动物,是真实存在过的。但后来演变成用来形容彗星和流星,古人将天空奔星视为大不吉,所以天狗也变成了凶星的称谓。《史记·天官》载:“天狗状如大奔星,有声,其下止地,类狗,所堕及,望之如火光炎炎冲天。”

狗是人们的好伙伴,“天狗”却是人们畏惧的凶神恶煞。由于古代中国人缺乏天文学知识,便把日食、月食现象说成是“天狗吃月亮”或“天狗吃太阳”。 传说后羿为民除害射落了九个太阳,王母娘娘为了奖赏他,便送了他灵药,但后被嫦娥偷吃了,独自升天,门外后羿的猎犬黑耳眼见此,就吠叫着扑进屋内,把剩下的灵药舔尽,然后也跟着朝天上的嫦娥追去。嫦娥听见黑耳的吠声,慌忙闯进月亮里。而黑耳毛发直竖,身体不断变大,一下子扑上去,把嫦娥连月亮吞下。当时玉帝及王母娘娘得知月亮被一条黑狗吞吃了,便下令天兵天將去捉拿,当黑狗被捉来后,王母娘娘认出它是后羿的猎犬,便封它为天狗,让它守护南天门。黑耳受到恩封,便吐出了月亮和嫦娥,而嫦娥自此居于月亮上。

每当日食、月食现象出现时,人们会敲锣打鼓放鞭炮以救日月。据说敲响器的声音大作,就会吓得“天狗”把月亮吐出来。古时候敲响器救月亮,并不是少数“无知愚民”才这样做,就连宫廷中司天的小吏们,也要敲铜器救月,直到月儿复原为止。

张仙射天狗的故事是流传很广的民间传说。

张仙是五代时的四川眉县人,名叫张远霄,在游青城时得道。因为天狗阻挡了天上的星宿下凡投胎,张仙便把天狗打跑了,让人们可以顺利得到孩子,因此张仙也得到送子张仙之称。另一种说法是张仙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公元965年,赵宋攻灭后蜀,随即把孟昶的爱妃花蕊夫人送进汴京皇宫。花蕊夫人念念不忘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绘制孟昶的挟弓射猎图像挂于寝宫。一日,赵匡胤驾幸,抬眼处有一幅美男子的画像,只见他“身披锦绣长袍,面如敷粉,唇若涂朱,五绺长髯飘洒胸前,风流倜傥,宛似潘安再生”;再近观,只见美男子“左手弯弓,右手持弹,仰射天空猎物”,猎物正是画面右上的一只天狗。赵匡胤心中疑云顿起,正色询及缘故。花蕊夫人急中生智,不紧不慢回应道:“此人乃蜀中的‘诞生之神,专为百姓人家添子送福,保护人间妇幼儿童,名曰张仙。今日悬挂此像,一为陛下祈福,子孙繁衍,万代昌隆;二为百姓祈福,家家育子,国泰民安。”巧舌如簧的花蕊夫人一席话,不仅使赵匡胤龙颜大悦,且使这个胡编乱造的大谎言不胫而走,传遍街坊里巷。一时间,汴京城里家家户户,特别是求子心切的妇女,都挂起了张仙像。

自此之后,中国民间把他奉为祈子之神,也有“张仙送子”的说法。例如绵竹年画就有描绘张仙正张弓射向云中奔跑的天狗。他的怀中有被保护的儿童。又如苏州桃花坞年画中的张仙周围画有五子嬉戏,手中各执牡丹、如意、竹笙等吉祥物,寄寓美好生活理想。

古代婚礼之前算命先生选择吉日良辰,选定之后必然在一张红纸上面写清婚礼详情以及避忌事宜。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不要冲犯了“天狗”,以免婚后不育。

盘瓠与犬戎国

盘瓠的神话传说出自《搜神记》。《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搜神记》中有个故事:高辛氏的时候,有个老年妇女住在王宫,患耳朵上的疾病已有一段时间了。医生为她挑治,挑出一只硬壳虫,大小如同蚕茧。这老年妇女离开后,医生把它放在瓠瓢中,再用盘子盖住了它,不久这硬壳虫就变成了一条狗,它身上的花纹有五种颜色,医生便把它命名为“盘瓠”,并饲养它。

当时戎吴部落十分强盛,屡次侵犯边境,君王便派遣将军去讨伐,但总不能取胜。于是就向全国招募,如果有谁能取得戎吴将军的首级,就赏金一千斤,分封给城邑一万户,还把国王的小女儿赐给他。后来盘瓠衔着一个人头,叼到王宫门外。国王仔细察看,正是戎吴将军的头。国王问各位大臣:“对这件事怎么处理呢?”各位大臣都说:“盘瓠是牲畜,不能给它做官,又不能给它娶妻。它虽然有功劳,也不要对它实施奖赏了。”国王的小女儿听说了这件事,禀告国王说:“大王已经把我许诺给天下了。现在盘瓠叼着首级来了,为国家除去了祸害,这是上天使它获得了这样的成功,难道不是狗的智慧和力量吗?称王的人看重诺言,称霸的人讲究信用,您不可以因为我轻微的身躯,而在天下人面前违背了公开的誓约,这是国家的灾祸啊。”国王害怕了,因而听从了她,让小女儿跟从了盘瓠。

盘瓠带着国王的女儿登上南山,山上草木茂盛,没有人的行踪。于是国王的女儿就脱去华贵的宫廷服装,梳成了奴仆的发髻;穿上了便于干活的衣服,跟随着盘瓠登高山进深谷,最后在石洞中安居了下来。国王很悲伤,老是想念她,于是就派人前去察看寻觅,但老天总是刮风下雨,山岭震动,云层阴暗,去的人没有一个能到达那里。大概过了三年,国王的女儿便生了六个男孩和六个女孩。盘瓠死了以后,六对孩子自己互相结成配偶,成了夫妻。他们用树皮纺织,用草籽的颜色来染色,喜欢穿像盘瓠毛色那样有五种颜色的衣服,裁制的衣服都有尾巴。

后来他们的母亲回去了,把这一切告诉了国王,国王派出使者去迎接那几个男女,这次老天也不再下雨了。这些人衣服色彩斑斓,说起话来含混难辨,吃喝的时候总是蹲着,喜欢山野而厌恶都市。国王顺从他们的意愿,赐给他们名山大泽,把他们称为“蛮夷”。

称作蛮夷的这种人,外表看上去呆头呆脑,实际上却很聪慧机敏,他们安心于自己的乡土风俗,看重旧有的道德习惯。因为他们从上天那里禀受了特别的气质,所以国王用不同于平常的法律来对待他们:无论是种田的还是经商的,出入关隘都不需要交验帛制凭证与符节,也不需要缴纳租税;凡是拥有城邑的君长,都赐给印信绶带;他们的帽子用水獭皮做成,取意于他们和水獭一样在江河中寻求食物。当时梁州、汉中郡、巴郡、蜀郡、武陵郡、长沙郡、庐江郡的蛮夷,都是这样。他们把米饭和鱼肉混在一起,敲着木槽叫喊着,用这样的方式来祭祀盘瓠,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的人还说:“露着大腿,系着短裙,是盘瓠的子孙。”

《山海经》作为我国较早的保存神话传说的典籍,其中即写到了与狗有关的“犬戎国”的故事。《大荒北经》中说:“有犬戎国,有人,人面兽身,名曰犬戎。”又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人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肉食。”在《海内北经》中,又称此国为“犬封国”,那里的人“状如犬”,身上穿着长袍,据说祖先就是盘瓠。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犬戎族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是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盘木、唐菆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所以白狼国就是犬戎国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据史料记载犬戎族极为野蛮凶悍,据史书记载犬戎的母族——古羌族也崇拜犬图腾。《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里说:在唐朝初年有“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而且,唐还“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这说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实际上,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说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由此可以断定,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所以直至今日,蒙古族和羌族中崇拜狼圖腾的部族全是犬戎的后代。

谛听

传说是地藏菩萨的坐骑,谛听的原身是一条白犬,狗性忠诚,地藏之谛听表忠贞不贰之心。谛听在《西游记》中曾经出现过。六耳猕猴化为孙悟空,诸天人众不能辨别,二人打打闹闹到了阴间地府,十大阎王也不能析辨。幽冥教主地藏王菩萨遂让谛听出来辨别,谛听即时俯伏在地,须臾对地藏菩萨道:“怪名虽有,但不可当面说破,又不能助力擒他。”地藏道:“当面说出便怎么?”谛听道:“当面说出恐妖精恶发,搔扰宝殿,致令阴府不安。”又问:“何为不能助力擒拿?”谛听道:“妖精神通与孙大圣无二。幽冥之神能有多少法力?故此不能擒拿。”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佛法无边。”

祸斗

祸斗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生物。《山海经》中注明:“南方有厌火之民,食火之兽。其国近黑昆仑,人能食火炭,食火兽名祸斗也(译:南方有厌火国,靠近黑昆仑。其中的人能吃火炭,还有可以吃火的野兽,称作祸斗)。”明朝邝露的《赤雅》中记载:“祸斗,似犬而食犬粪,喷火作殃,不祥甚矣(译:祸斗类似狗而吃狗的粪便,之后会喷火,危害四方,是十分不祥的征兆)。”山海经中还提到祸斗的身体是黑色的。明朝冯梦龙的《情史》第十九卷有一篇条目“白螺天女”记载了祸斗的形象。其故事大致是:从前有一个孤儿吴堪,有一天得到一个白螺,回家后白螺变成美女,帮他做饭。县令想要图谋他的妻子,就向吴堪索要虾蟆毛及鬼臂这两样东西。他的妻子帮他找到了献给县令。之后县令又向他索要祸斗,他妻子牵来一头类似狗的野兽让他交给县令。野兽吃了火后排出的粪也是火,结果县令的家都被这火烧成了灰烬,而吴堪和他的妻子自此不知所终。

九耳犬

九耳犬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猎犬。有九个耳朵,其耳动则主人猎有所获。屈大均《广东新语·神语·雷神》:“陈时,雷州人陈鉷无子,其业捕猎,家有九耳犬,身灵。凡将猎,卜诸犬耳,一耳动则猎一首,动多则三四耳,少则一二耳。一日出猎,而九耳俱动。鉷大喜,以为必多得兽矣,有荆棘一区,九耳犬围绕不去。异之,得一巨卵,径尺,携以归,雷雨暴作。卵开,乃一男子,其手有文,左曰雷,右曰州。”

哮天犬

哮天犬,又叫“细犬”,神话传说中二郎神身边的神兽。二郎神是道教神仙,又称:显圣二郎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江神、赤城王、清源妙道真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的神祇。民间多认为他是一位与水利、农耕、防止水灾有关的神。哮天犬在《西游记》《封神演义》及其他有关二郎神的传说如宝莲灯等故事中均有出现,辅助他斩妖除魔。

哮天犬最早出现于干宝《搜神记》,中国民间传说“刘沉香华山救母”中哮天犬曾力阻沉香怒劈华山。

哮天犬在《西游记》中只出现两回,一回扑倒孙悟空:见西游记第六回“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咬了一口,又扯了一跤”。另一回制服九头虫:西游记第六十三回“那怪急铩翅,掠到边前,要咬二郎;半腰里才伸出一个头来,被那头细犬,撺上去,汪的一口,把头血淋淋的咬将下来。那怪物负痛逃生,径投北海去”。

在《封神演义》中对哮天犬的描写比较详细。哮天犬第一次露面是在四十七回。雷震子、黄天化、杨戬三人围攻赵公明的时候,“杨戬暗将哮天犬放起,形如白象。怎见得好犬: 仙犬修成号细腰,形如白象势如枭。铜头铁颈难招架,遭遇凶锋骨亦消。”

单从描述来看,是一条细腰白毛、面目凶恶的狗。“形如白象”是说其颜色和形态,不可能有白象那么大体形的狗。再看,“赵公明不防备,早被哮天犬一口把颈项咬伤”,这里很关键。如果是一条白象那么大的狗,赵公明不可能不防备。而且一口只是咬掉脖子上的肉,也符合小狗的特征,如果是大狗,估计能把脖子咬断。

狗取谷种

在我国许多民族中都不约而同地流传着狗取谷种的神话,这些民族有壮族、苗族、彝族、藏族、普米族、仡佬族、布依族、蒙古族、維吾尔族等等。如壮族有一则神话《谷种和狗尾巴》:

在古时候,人间还没有谷米,人们饿了就拿野果充饥。后来,人越来越多了,能吃的东西渐渐少了,大家常常挨饿。那时候天上已经有了谷子。可天上的人害怕地上的人有谷有米吃了,繁殖得太多,会打到天上去,占领他们的地方,就一直不让一粒种子落到地上来。地上人哀求天上人借一些谷种来,天上人总是不给。没办法,地上就派一只九尾狗到天上去找谷种。狗来到天上,看见天上的人在天宫门前晒谷子,便弯下九根尾巴悄悄向晒谷场走去。它用九根尾巴粘满了谷子回头就跑。不料,跑了几步就被看谷子的人发觉了。他们一边喊着追赶,一边挥着斧子乱砍。九尾狗的尾巴一根根被砍断了,鲜血不断地往下流。可狗还是忍着剧痛往前跑。当第八根尾巴被砍下来时,它已经逃出了天门。就这样狗用剩下的一根尾巴给人类带来了谷种。

苗族有一则神话传说:

很古老的年代,人还住在树林里,没有粮种,不会种庄稼。只有山神阿爷彼那有粮种。小伙子格木睹罗告别乡亲,去为人类找寻粮种。他经历了艰难险阻,得到了粮种,可被山神变成了一条小黄狗。小黄狗终于把粮种带回人间,种出了庄稼。后来一个叫拉缟嫫的姑娘爱上了狗形的格木睹罗,小黄狗变成了英俊的小伙子,他们幸福地结为夫妻。从此,人类才有了粮种。

藏族神话《大年初一先敬狗》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麦子、青稞都长得像树杈一样,从根部往上层层分叉,每个枝头上都长一个又大又长的穗子。收的粮食吃用不完,于是人们就用面粉来做大门、做枕头、揉成坐垫垫屁股。天神知道后很生气,决心惩罚人。他降鹅蛋大的冰雹要毁掉全部庄稼。人们躲在屋里哭,而狗冒着生命危险在冰雹中保护庄稼。天神知道狗爱惜庄稼,就停止了下冰雹。以后人们就靠狗夺下的粮食生活,而且也知道爱惜粮食了。而且,大年初一先敬狗,把蒸馍、猪牛肉摆在狗面前,感谢它对人的功德。

不仅少数民族,在汉族中也有类似的传说:

原来的五谷都像现在的豆棵一样,从上到下,五股三杈长满了穗子,可是人因为浪费粮食而触怒了天神,天神派天兵天将要把五谷的穗子都拽掉,以惩罚人。这时狗跪求天神给它们留下一点粮食吃。天神念狗无过,于是留下了一个顶穗,人们就这样有了饭食。而狗为了给人省下粮食,就去吃屎了。

狗取谷种的神话分布相当广泛,尽管在各民族中略有不同,但都说明了狗是为人类找到或保存了谷种的英雄。这类神话传说显示了狗在人类文明演进中的重要作用。至今,在许多民族的岁时风俗中还保留有祭狗的习俗。如布依族每年“吃新节”晚上祭祖以后就轮到祭狗,然后家人才可入席就餐。祭狗时由年长者将“新粮饭”与三块猪肉放入狗食盆中,边看狗吃食边念祭词。汉族民间过年也有让狗吃顿饺子的习俗。珞巴族尊狗为灶神,其意都是感恩狗为人类带来谷种。

猜你喜欢

谷种天狗
谷种移裁和试验计划
中国多民族谷种起源神话中的盗取母题研究
天狗送的纸牌
天狗吃月亮
中国多民族死体型谷种起源神话研究*
天狗吃地球
天狗望月
天狗的月亮饼
水稻湿润育秧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