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绝经期女性警惕压力性尿失禁

2018-04-03魏开敏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绝经期盆底尿道

魏开敏

吴女士是一位 好强的中年女性,今年48岁。她自45岁开始便有了一个難言之隐,即每当连续咳嗽、不停打喷嚏、大笑或提起重物时,尿液就会有少量漏出,经常打湿裤裆。开始时,吴女士羞于对别人说,也不去医院就诊,常常自行买些这样那样的药拿来自治,但总不见有明显效果。近两年来,吴女士的漏尿问题越来越突出,甚至在床上翻身也会有小便流出。无奈,吴女士只好去医院就诊,经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尿道膀胱造影和漏尿点压测定后,诊断为压力性尿失禁,医生先采用保守疗法,给予电刺激治疗,盆底肌训练和抑制逼尿肌及增加尿道阻力的药物治疗,疗效不够理想,只好采用无张力阴道吊带植入术进行治疗,这才较好解决了吴女士的尿失禁问题。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一般是从45岁左右开始至停经后12个月内。国内调查,约有37.85%的45岁以上妇女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问题,其中绝大多数是压力性尿失禁,少数是急迫性尿失禁或混合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正常状态下并无遗尿现象,每当腹压突然升高,例如,不停咳嗽、连续打喷嚏、大笑、扛重物时,都会有尿液不由自主地流出。这种尿失禁具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高的趋势,一般是以45~59岁的围绝经期妇女和70岁以上的老年妇女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年龄。特别是以围绝经期的发病率为高,发病率为其他年龄组妇女的2~3倍,需要提高警惕。

引起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高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与雌激素变化有关。医学专家指出,尿道和阴道共同起源于泌尿生殖窦,女性的尿道上皮和阴道上皮内都存在大量雌激素受体,可与雌激素结合,促进这两种上皮细胞成熟,并可维持盆底支持组织中的胶原纤维正常,增加尿道闭合压和提高控尿能力,从而避免尿失禁的发生。由于围绝经期妇女的血清雌激素水平处于波动状态或是下降趋势,使得尿道上皮细胞不够成熟,易发生萎缩,加之盆底支持组织的胶原纤维减少,造成尿道闭合压力下降,使得盆底对尿道及膀胱的支托力减弱,从而影响对排尿的有效控制,增加盆底膨出的危险。这样,一旦腹内压突然增加就很难有效控制尿道闭合压,使得尿液自动流出而打湿内裤,成为一个影响健康、生活与个人卫生的现实问题。

临床研究表明:分娩次数越多的妇女,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发病率越高;有难产史及产伤史的妇女围绝经期尿失禁发病率也偏高;长期便秘、慢性咳嗽和子宫脱垂也是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的高发病因素。

由此可见,预防围绝经期妇女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病,从青年时期就要给予重视。预防重点措施包括:

1.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减少分娩次数和难产机会,防止盆底支持组织过于松弛,避免引起子宫脱垂。

2.注意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防治便秘和有效控制慢性呼吸道疾病,以避免长期便秘和慢性咳嗽的不利影响。

3.进入围绝经期后,如果偶然出现漏尿现象,应及时去看医生,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以免形成持续性的尿失禁问题。目前认为,小剂量补充混合雌激素有可靠疗效,加上尽量避免可使腹压突然增加的因素,可以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次数,或可达到治愈目的,从而有利于避免因尿失禁带来的健康、生活和卫生问题。

猜你喜欢

绝经期盆底尿道
探讨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FSD)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治疗效果
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芬吗通联合坤泰胶囊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干预对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康复治疗仪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
浅析针对性手术治疗措施在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在尿道下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及有效性分析
围绝经期女性拥有良好心态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