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引导路径

2018-04-03李永鹏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供给岗位改革

李永鹏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凤阳 233100)

多年来,国家经济在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人才结构、分配结构等供给侧结构中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面临着传统行业过剩、经济转型困难、中高端供求失衡、高端技术不足等问题。2015年11月10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习主席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淘汰产能落后的行业和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创新企业、新兴产业的发展。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企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也随之改变,过剩行业的企业员工失业或转行,普通就业岗位需求大大减少,新兴行业岗位要求高且数量有限,增强了就业的竞争性。对大学生而言,如何正确引导其就业价值取向,提高其就业成功率,是当前需要重视的课题。

一、供给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

为解决经济产能落后、供给结构失衡、中高端产业发展缓慢等问题,国家全面推行供给侧改革,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是经济发展建设的全新战略。其目标包括去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平衡供给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速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为:

(一)就业吸纳能力有限

在供给侧改革中,产能落后企业在国家去产能的战略下必须进行结构升级。企业的结构调整升级涉及广泛,在短时期内将表现出劳动力过剩,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了保证企业的生存,必然采取辞退员工的方式来缩减开支,降低运营成本。大量劳力输出型工人面临着失业的危险,低端技术型人才需求大大减少,给大学生预留的就业岗位屈指可数。虽然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行业出现了新兴企业,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在经济总量中比重小,吸纳大学生的能力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大学生就业需求[1]。

(二)产业转换提供新机遇

在供给侧改革中,产业转换带来了传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下降的同时,引发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新兴产业并没有能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但为大学生的未来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在时代的新需求面前,大学生群体自身的创造力、创新力、洞察力以及专业性都远远超出社会生产工人,尤其表现在计算机、金融、互联网等中高端行业方面。对于大学生而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能够在新生产模式下获得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这种优势还会随着产业转换速度的增加而变得愈加明显。

(三)就业教育质量提升

在供给侧改革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倒逼高校学科改革,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校企联合培养、中高端技术培训等教育活动。从目前看,高校教育紧贴时代变革、产业发展,紧跟国家经济政策,大大提高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使其走到行业发展前沿,以全新的职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水平要求自己以满足新时期经济常态下社会产业发展的需求,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协调平衡。与以往教学相比,现代大学生高等教育向“多专多能”方向培养,以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给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前景。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传统行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首先,大部分传统行业需要解决自身的产能落后、生产效率不高、供给失衡问题。在短时间内,依赖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企业必须削减产能,不仅无法吸纳大学毕业生,还会对现有员工进行裁剪;其次,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各行业达到发展相对稳定的状态,对劳动力的需求开始呈现出减少趋势,就业岗位数量相对有限;最后,虽然整体劳动力的数量在下降,但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和失业再就业人群的就业需求却有增无减,特别是传统行业的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传统就业岗位减少、高技术与复合型人才岗位增加的就业需求问题。因此,其就业形势是严峻的[2]。

(二)人才供求失衡,中高端人才短缺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得益于企业生产模式改革、技术创新和行业转型,随之企业人才需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传统行业对就业人群的专业知识、创新思维、探索精神要求大大提高,毕业证书已经不再是“敲门砖”,求职难度和求职竞争都明显增加;其次,新兴行业兴起,以“互联网+”为驱动的高端产业蓬勃发展,对高技术、高素质以及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而满足其要求的大学生数量不足,明显供求失衡;最后,在创新、创业大环境下,“多专多能”复合型中高端人才极为短缺,尤其表现在跨行业转型的企业中。因此,人才供求失衡,中高端人才短缺是最明显特征。

(三)就业专业化、创新化趋势明显

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保障国家第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的基础,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供需结构的平衡。首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普通生产工人就业机会减少,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多,以便能够满足新技术改革的需求;其次,第三产业比重持续增加,成为GDP增速的关键一环,既需要文化素质较高的服务型人才,又需要创新思维强,推进服务升级的创新型人才;最后,各个行业虽然入行门槛低,但创新生产的要求却十分高,就业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点,使部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狭窄,大大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力。因此,就业专业化、创新化趋势会愈加明显。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征

(一)个人本位价值取向更为突出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的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最为突出。首先,站在自我需求和发展前景看待职业和就业岗位,过于关注岗位薪酬、福利待遇和职位升迁,既追求工作自身的稳定性,又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具有明显的个人功利倾向。其次,缺乏历史使命感和集体精神,忽视区域人才需求、产业人才需求客观现实,集中向东南沿海、一线城市以及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转移,加剧了就业的不平衡性,甚至影响到社会和谐。最后,“跟风”就业,个人主观能动性差。许多学生对个人就业发展认知是模糊的,就业的地点、行业、职位等都与同学进行比较,就业不佳便会连续跳槽,影响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整体看,个人本位价值观取向对自身、社会、国家的长久发展都是不利的,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将是一项长远、艰巨的任务[3]。

(二)就业价值取向变得多元化

随着就业指导教育的加强,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逐渐呈现多元化。首先,开拓个人就业方向。在传统行业就业岗位减少情况下,大学生向所学专业的临近行业转移,采取自学、培训的方式,学习多项技能,打破了对口岗位的僵化就业思路,为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机遇。其次,通过考研、考编、考取证书提升就业实力。从单一的生产输出向知识输出、技术输出转移,承担职业中的多个角色,参与到高层设计与实际生产各个环节,贡献更多价值。最后,提升知识转化效率。借助互联网知识资源与招聘信息,选择与自身能力、兴趣、职业相关的内容进行求职,扩大跨行业就业几率,甚至能够做到身兼多职,多方向协同发展。供给侧改革引发就业机会的减少,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多元化就业价值取向的发展,使大学生有了更多就业选择。

(三)新实用主义择业观占据主流

面对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紧张的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也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首先,择业具有很强的务实性。通过行业信息调查,大学生能及时地分析出不同职业、不同角色的务实特点,其中,东南沿海和省会城市政府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最受欢迎。其次,大学生就业对岗位的稳定性、舒适性、公共服务性以及隐形福利关注较高,以全新的实用主义来定义理想行业和岗位,但对工作的具体要求、个人职业规划关注不足,缺乏职业精神。最后,在无法进入稳定岗位时,大学生也会选择以“先就业”的方式进入私营企业,从事简单的生产和服务活动,通过跳槽、考证和转行的方式向大型企业、事业单位等转移,工作缺乏稳定性和持续性。新实用主义择业观缺少对职业的长久考虑,不利于自身和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4]。

(四)创业积极性相对较低

创业创新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就业新方向,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但创业创新的难度较大,选择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较小,创业激情不高。首先,大学生群体对创业的认知不足,保持着相对陈旧的就业观念,认为创新创业只是“一阵风”,没有长远的发展前景,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其次,创新创业不仅考验个人专业水平、抗压抗挫折能力和吃苦能力,更担负着创业失败的风险和企业生存压力。与就业相比,创新创业是未知的,是大部分大学生不敢选择的发展方式。最后,现代创业偏向中高端产业,包括电子商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不仅难度大,资金筹备困难,而且失败率非常高,超出了一般大学生的承受能力,使得大学生群体无法成为创业的主力军。虽然创新创业难度大,但这是主流发展方向之一,不容忽视。

四、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引导路径

高校就业教育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就业难问题的重任,需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现实情况,对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进行拨乱反正,以期梳理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以下内容总结出几点重要的引导路径:

(一)将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导向

供给侧改革改变了经济结构,提升生产效率,使得传统行业和热门行业的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专业理论不足、实践能力不强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应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第一,对专业进行合理调整和设置,结合社会实际需要,调整各专业人数;第二,剔除重复性、实用性不强的陈旧课程,选择国家精品教材,配合先进教学模式,确保人才理论研究的全面性和动手实践的专业性;第三,各专业教师配合就业指导教育,以具体实例和行业前景为依托,开展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思想教育,展现最佳的就业选择方式。只有从专业设置、内容传授以及就业指导三方面将社会需求融入到专业性人才培养中,才能够让学生摆正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关系,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对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有重大作用[5]。

(二)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化大学生综合能力,摒除传统教育模式弊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第一,调动学校资源,向“多专多能”方向培养。课程不设学院和专业壁垒,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向多个专业、多个技能延伸和拓展。第二,校企联合,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在课堂以案例展示、情景模式代替灌输式教育,在企业以生产实践、参与顶层设计代替课程作业,发挥好联合企业、事业单位作用,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就业教育与实际生产中,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抗压、自我调节能力,不因个人知识不足而气馁,不因出现错误而畏首畏尾,不因失业而颓废丧气。只有不断地从知识范围、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三个方面进行强化培养,才能够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完成自我蜕变,在就业中脱颖而出。

(三)做好职业规划管理,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建设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明确正确价值取向。第一,借鉴国内成熟的就业指导体系,建立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展开一系列职业规划课程,向学生解读就业价值取向和就业方向选择存在的误区和认知错误,以具体实例阐述“功利主义”、“新实用主义”、“创新创业理念”对就业选择的利弊。第二,邀请知名校友、合作单位领导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活动,以现身说法的方式,改变陈旧的就业观念,增强学生对自我、对所学专业的信心,形成符合经济发展的良好就业价值取向。第三,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专门的服务平台,收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就业注意事项、就业技巧等,为大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并做好就业跟踪调查,重视信息反馈,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

(四)加强专业教育的前瞻性和引领性

高校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沿认知不足,影响到自我定位与职业选择。为此,高校应加强专业教育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第一,鼓励参加大学生专业比赛。通过文献学习、资料调查以及比赛技能锻炼,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前沿发展的认知,形成较为完整的独立操作技能。第二,鼓励支持大学生科研立项。通过与学校教师的学术探讨、自我实践摸索,对常规的生产方式、工作流程和原理进行改进,锻炼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专业的引领者。第三,扩大校企研发的影响范围。通过联合校外资源,对在专业研究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深度培养,从事有实际意义的研发工作,从而大幅度提升自我能力[6]。高校对专业比赛、科研立项以及校企研发的重视和发展,一定能够促进专业教育的前瞻性和引领性,为社会培养出顶层设计人才。

(五)实施“双创”战略,推动创业、创新发展

“双创”战略以创业方式解决就业问题,以新兴产业带动行业发展,全面促进供给侧改革的发展。为此,高校应围绕“双创”战略,为大学生提供支持,使其快速发展。第一,发挥创新创业平台作用,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实和发展,加快创新创业思维转化速度;第二,加强当前“互联网+”与服务平台的融合,通过互联网、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以新技术、新功能创造更多的社会服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便利条件;第三,扶持大学生创新型企业,按照优惠政策,减免企业税务,发放创业补贴,并通过组织风投会议吸引资金,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以便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

结语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是当前国家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在社会经济结构升级与健康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短时期内,各行业表现出严峻的就业形势,不仅就业岗位的数量大大减少,而且就业的要求偏向专业化。对此,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特征,并有针对性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正确引导就业价值观的路径,实现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拨乱反正,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

猜你喜欢

供给岗位改革
改革之路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改革备忘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二)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