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8-04-02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34期
关键词:电流计化学实验教学

孟 翔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21150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最根本方法,而学生的创新体验也往往蕴含在实验教学之中.实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一、重视实验观察,打好创新基础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思维知觉,是知觉的最高形式.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应结合实验目的提出观察的重点,对演示实验要制定相应的程序和方法,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精心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引导学生观察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打好创新的基础.

例如在演示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当将一小块切好的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水中,即可观察到金属钠熔化变成光亮的小球,并迅速在水面上游动,同时伴有响声及溶液变成红色.这个演示实验现象复杂,变化多,观察难度大,因此必须及时提醒学生观察重点.在新教材材中,编者给学生设置了“提示”:(1)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2)有没有气体产生;(3)反应是否放出热量.笔者补充(4)能否听到响声.

即使有了上述“提示”,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比较全面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可以让学生相互间展开讨论,观察细致的学生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以提示.教师再指导学生从新观察,这样做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强化实验探究,增强创新意识

实验探究是一种以实验为载体,发现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强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发表不同见解,寻求不同的答案,充分尊重学生思想中的闪光点,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如在学习原电池原理时,笔者创设了如下探究: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用实验证明:(1)电子是从一极传递到另一极;(2)电子的传递方向是从锌片到铜片.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思考得到了以下探究方案:

1.可用小灯泡,电流计检验是否有电流形成;

2.用耳机“听”是否有电流形成;

3.利用电流计和干电池,通过对比干电池和铜锌原电池使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判断电子传递方向和原电池正负极.

通过实验验证,学生得到了结论:(1)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或耳机中听到“嘎嘎”声,说明有电子传递形成电流;(2)电子从锌片传递到铜片,锌片是负极,铜片是正极.学生自己体验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体会成功喜悦,这样知识获得后经久不忘.

三、抓住异常现象,激活创新思维

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是教材已经设计好了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甚至把详细的实验现象和结论预先呈现给了学生,学生只是依葫芦画瓢的被动实验.这样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神秘和探索欲望,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实验中的异常现象,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提出一些大胆假设并带领学生制定出解决问题最佳方案,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用干燥氯气做漂白性实验时发现湿润的有色布条很快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也逐渐褪色.这时就出现了与书本结论相悖的结果.为什么干燥的有色布条也会褪色呢?通过这一异常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经过激烈讨论,学生提出两种可能性:一是干燥剂没有把水蒸气除尽;二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引入了水蒸气.又如在做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反应实验时发现反应后的溶液中有少许黑色粉末,而将铝投入到酸中也有少许黑色粉末,但随即消失.这黑色粉末失什么呢?在学习完铁的知识后,让学生去验证.学生设计出的方案是将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余下的黑色粉末加入到稀硝酸中,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结果变红,说明黑色粉末为杂质铁.

可见,抓住异常现象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并作出合理解释,尽管不是发明创造之举,但却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题材,也可以从中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引导实验设计,体会创新实践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去探索的过程中有创新地解决问题,要强化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原理自行设计实验,自己去发现问题,使学生在实验技能、知识应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介绍氯气制法时,不要忙于去“验证”,而是先要学生思考:(1)液态物质和固态物质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装置应需要什么仪器?(2)制Cl2的药品是什么?反应原理如何?(3)为什么要进行气密性检验?如何检验?(4)应如何收集Cl2?为什么要用该法收集?(5)制取气体时,为什么有的尾气要吸收?如何吸收?并让学生自行设计气体的发生、收集等整套装置.并要求增加如下实验:把Cl2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Cl2通入滴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Cl2通入KI溶液中等性质实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进行演示操作,亲自实践,品尝“创新”的成功滋味.

又如可以适当的开展“一器多用”训练,使学生会选用化学基本仪器进行实验设计.球型干燥管是中学最常见的玻璃仪器,除了作干燥装置以外还可以用来固液反应、防倒吸、冷凝气体等.同时,课堂气氛热烈,人人开动思维“机器”,使学生人人印象深刻,历久不忘.这样,学生的素质也自然而然地提高,创新观察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就逐渐培养起来.

总之,通过化学实验教学的各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作用.

猜你喜欢

电流计化学实验教学
明晰原理 逻辑分析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自制风力测试仪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