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创新原动力,实现以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

2018-04-01林洪芹高大伟郭岭岭

山东纺织经济 2018年1期
关键词:纺织竞赛应用型

林洪芹,崔 红,高大伟,郭岭岭

(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针对纺织服装行业人才的现状和就业人才需求,在我校实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依托于盐城工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盐城工学院“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等课题,通过搭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平台,彰显创新原动力,实现以学科竞赛促进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学科竞赛在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1.1 学科竞赛的广泛开展,引领实践教学改革方向

学科竞赛具有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能够有效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践教学各模块间进行衔接与递进,使其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贯通,从而将实践教学环节与纺织学科竞赛的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新形势下原来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矛盾。

1.2 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关系密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创新是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以学科竞赛教学团队为主要力量,以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学生知识陈旧,知识点碎片化及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问题;解决独立工作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的能力较差的问题;还将有效化解学科竞赛游离于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才需求之外、参赛学生受限、老师额外辅导以及组织竞赛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等问题。专业教师坚持创新性地将竞赛内容分解并融入到实践教学的全过程中,然后学科竞赛工作开展的成果和问题又能供教学改革借鉴,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极大地增强学生主动学习收集相关材料,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和总结,提高自身参赛的水平。同时,实践教学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提高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竞赛中的竞争力。

1.3 加强地方本科院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互统一

从盐城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围绕社会需求,针对学科竞赛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拓展能力为主线,以新的实践教学和纺织学科竞赛相融合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替代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和研究所等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发挥专业优势,培养适用于地方经济或行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 学科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2.1 以学科竞赛为纽带,整合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以及就业人才的结构需求,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实践教学改革方向,课程进行“模块化设置”。为了避免课程内容的交叉或重复,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里的实践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分割与整合,并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之间知识结构相互衔接,按照“实验教学模块、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模块、能力拓展模块”等实践教学内容要求,将这些分散的实践教学活动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又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将学生参加纺织学科竞赛必须掌握的知识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如原料的选择、染色等;纱线设计;织物设计;纤维、纱线、织物的规格以及性能测试等;织物后整理等。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重新优化整合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和纺织学科竞赛相融合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2 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将纺织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环节对接,以学科竞赛内容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更能贴近纺织学科竞赛的要求,增强的“个性”和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同时,学科竞赛有助于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深入改革,如: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形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基于技能现场培训”的教学方法与纺织产品和工艺设计相结合,同时贯穿工艺流程管理和实践教学现场安全教育;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实践教学等。充分利用各种纺织纤维、半成品及成品等实物、图片样品库以及视频等,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3 领导重视,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学科竞赛

我校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学科竞赛,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纺织实训平台。同时,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经费组织竞赛,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同时整合学校、学院及校外的优势资源搭建纺织学科竞赛基础平台,以保证实践教学改革和纺织学科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学院也制定了相关的制度政策,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从而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最终让参赛学生选手在竞赛舞台上充分展现盐工学子的风采,体会经纬间的竞争力,把脉面料的“幸福感”。

2.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建竞赛教学团队

参加各类各级竞赛是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技能的特色方式。竞赛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力支撑,是学科类竞赛实践教学取得最优效果和最高效率的重要保障。根据各学科教学模式总体要求,以热爱学科竞赛工作、具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且专业设计水平较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主,同时吸收优秀青年教师和不同学科的教师加入竞赛教学团队。

2.5 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保障学科竞赛顺利开展

学科竞赛是实践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展示方法,通过参与各级各类纺织学科竞赛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制定和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验室运行、开放等管理制度,组织开展将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后的实践教学环节,做好践教学环节的评价、监控与考核等各项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保障学科竞赛顺利开展,并使学科竞赛更加规范化。

3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效

3.1 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效率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竞赛和实践教学活动,建成了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整合了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健全学科竞赛平台,共同合作培养学生,加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3.2 推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对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产生良好和深远的影响

学科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广泛开展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内容、模式与方法改革,效果良好。教师通过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加深了对实践教学的理解,转变了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革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地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广泛推进全面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等;在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上,结合不同的教学形式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相互协作、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活动的训练,拓宽了专业视野,改变了学习观念,增强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形成了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3.3 纺织工程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教师对学生学科竞赛的指导,对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专业和课程教学改革的动态和方向,积极将学科竞赛的案例和方法融入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中,把常规教学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而取得的学科竞赛成绩又充分调动了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在今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需继续通过学科竞赛为载体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达到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营造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术氛围,并通过学科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平台,这不仅是一个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好机会,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改革对纺织工程专业更好地开展学科竞赛活动或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具有比较好的参考和示范作用,对其它相关相近专业也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樊里略,陈佳.以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时代教育,2016(7):201-202.

[2]樊利,丁珠玉,唐曦,等.构建多学科竞赛平台培养实践创新人才[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8):178-182.

[3]林洪芹,吕立斌,吕景春,等.搭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平台提升高校纺织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水平[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3(4):259-262.

[4]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3):61-65.

猜你喜欢

纺织竞赛应用型
澳洋纺织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看竞赛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创新思维竞赛(3)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