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尖上的中国药膳

2018-04-01李林康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学界药膳食疗

李林康(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前言

药膳食疗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和源远流长的饮食化相结合的产物,药膳食疗的理论基础是在传统中医学“医”“药膳同功”基础上产生的饮食养生学。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自古食、药并无明确区分,神农所尝百草或药、或食,历代本草所载药物中亦含食物颇多,仅就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进行统计,全书所载近2000种药物中,食物占有1/3以上,更何况食物与药物同具偏性偏味,故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之说。然药、食各有所异,较于食则“药性刚猛.犹若御兵”;较于药则食性相对和缓(包括亦药亦食品),攻而不伤正,补而不滋腻,岂若药性之峻。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药膳形式多样,分为菜肴、汤品、羹类、粥、面食、米食、茶、酒、果脯等。它不仅适用于特定人群,而且可以滋补强身、美容减肥、治疗疾病。它既是中医药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

一、舌尖上的中国药膳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行中医药膳食疗保健,不仅为中国人民的健康长寿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于促进世界卫生保健医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中药与食物相配,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提出能否正确应用食疗药膳治病作为衡量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并强调:“夫为医者,当须先调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把食疗药膳作为治病疗疾的首选对策,可见他对食疗的重视,把食疗学提到相当高的地位。明清时期是中医食疗药膳进入更加全面发展的阶段,几乎所有的本草著作都注意到中药与食疗学的密切关系。如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中除数以百计的可供药用食物外,还有相当多的食疗药膳方,其中卷三、四“百病主治药”中,对一百几十门病证的治疗,提供了数百个药膳食疗方,诸如用酒煮食乌鸡治风虚;用怀香、赤小豆、豆制品等十多种食物和猪脂为丸治疗劳倦;各种米粥治脾胃症等等都是典型药膳。

二、中国药膳发展存在的问题跟解决措施

首先,中国药膳概念不清,定义方面存在明显的混乱,遭遇法规障碍和行政干预一些学者把药膳食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所以,他们认为食疗指的是不添加药物的一些普通食品,然而,药膳是食物加药物,可以发挥非常好的防病治病效果。还有其他的学者选择将药膳食疗纳入功能性食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健食品的范围。其次,中国药膳食疗学界和药膳食疗业界目前还不存在通畅的沟通以及交流管道,很少完成联系和合作,形成中国药膳学界脱离业界,成果难以转化;业界缺乏学界的科学指导,甚至出现盲目发展的情况。再次,中国药膳受国内中医药学因文化转型的剧变和现代科学技术文明的冲击失去古老环境和传统文化支撑而迟滞发展大气候影响,导致中国药膳分析出现很多误区,最后导致药膳食疗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最后,对于业已到来的药膳食疗发展的大好机遇,学界和业界有关人士缺乏清醒的认识、充分的准备和积极有效的应对基础工作。

中国药膳发展的措施分析:第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建立我国药膳食疗数据库,将传统的学术思想和经验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保留下来,把不断创新的成果记录下来,使药膳食疗学成为具有当代科技水平,密切联系实践的理论体系。第二,加强宣传的力度,排除非业内消费者对药膳食疗认识存在的误区。如果:认为药膳食疗是以治疗疾病为主的膳食,病人才用药膳食疗,没病不必要吃药膳食疗;认为只有用名贵中药的药膳才有效;认为药膳可治百病的观点等。需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开辟药膳食疗专题讲座、固定栏目等形式,邀名人名星到药膳食疗餐馆就餐(名人效应)等方法,从根本上强化宣传的效果,实现误区最大程度的消除,正确积极的引导消费方形,最后完成市场的培育。再次,中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已进入工作程序。此次中医药申遗将是整体申报,包括汉民族传统医药和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等,而不仅仅是申报个人的医术、医方或者某个方法。药膳食疗学界和业界同仁应该紧紧把握这一机遇,争取作为传统中医药学分支学科的药膳食疗学成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药膳食疗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氛围。最后,我国药膳食疗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需要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协会作为行业和学界的总指挥部、总参谋部亦任重道远。有赖于同仁协力同心,继承好、保护好古代先哲和人民留给我们的药膳食疗这份宝贵遗产,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使其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福祉,为全体国民身体素质的进一步增强,健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及全球化浪潮形成的各种文化的加速交汇, 中国古老的药膳食疗面临着新的严竣挑战和重要机遇。综上所述,中国食疗药膳学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作为新一代药膳继承人,我们应该做到去粗取精,更好的展示中国的药膳文化和艺术,成就舌尖上的药膳。

猜你喜欢

学界药膳食疗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学界亮点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食疗养生祛湿气
业界·学界“微天下”
业界·学界:“微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