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介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困境研究

2018-04-01李畅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小黄服刑服刑人员

李畅(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近些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实困境,成为不可回避的一大社会问题。这一群体从概念上将他们界定为:正在监狱中服刑的罪犯其家中不满18周岁的子女(无论其是已婚生育或是未婚生育)。笔者通过阐释这些未成年子女面临的现实困境,真实案例,以及社会工作的介入路径,全面分析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解决这一人群困境时的独特性与优势。

一.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实困境

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实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收入较低,生活困难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案例中,父亲服刑的比例更大。而父亲往往是家中的“顶梁柱”,也是家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尤其在农村地区,往往需要男性承担家中繁重的农活,以保证家中每年的固定收入。因此,家中男性的缺失对家庭经济结构是一个很严重的破坏。由于家庭收入低,就会产生诸多生活上的问题。

(二)缺失亲人监管,亲子关系恶化

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现实困境中,亲子关系差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由于服刑,导致子女与父母相处时间短,并且没有效沟通,因此亲子关系非常淡薄,渐行渐远。父母服刑,对子女无法行使监护人的权利,也无法做到监护人应该承担的义务,因此子女往往自由散漫。当服刑结束,父母想管教子女时,子女又会因为长期情感上的不满足,而对父母产生更强的埋怨与逆反心理,最终造成亲子关系的恶化。

(三)学校辍学,受教育程度偏低

由于父母服刑的缘故,子女往往心理会有自卑、抵触的情绪。尤其是未成年人,处于青春期,情绪敏感,很容易受到周遭人、事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由于父母疏于管教,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往往比其他同龄未成年人更易辍学。此外,他们由于父母服刑原因,怕受到同学、老师的歧视,因此变得敏感、暴躁,所以往往会成为学校的问题青少年,从而更易造成辍学的结果。

二.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案例再现

小黄,一个15岁的花季女孩,但她却是一名问题少女。小黄的父亲因诈骗罪被判刑入狱,而她的母亲做保洁员,月薪非常微薄。家中还有弟弟妹妹需要照顾,经济状况不理想。父亲被判刑前家境还不错,小黄养成了爱花钱的坏习惯,父亲被判刑后,家庭收入微薄。因此,小黄经常向同学借钱花,直到同学上门要钱,她的母亲才知道。母亲替她还完钱并教育她后,本以为小黄会踏实上学。没想到,小黄心怀恨意,在学校多次公然顶撞老师、与同学发生冲突,最终导致学校给予她暂时停课的处分。她的母亲因此非常着急,机缘巧合,找到了作为社工的我,希望我可以帮助小黄改变现状。

在与小黄母亲交谈后了解了小黄的基本情况。之后,我又与小黄的班主任、校长,以及小黄相对要好的同学那里了解到了小黄的一些“闪光点”:第一,小黄为人热情,愿意和他人交朋友,后来,小黄怕别人知道她父亲的情况,就将自己封闭起来;第二,小黄组织能力很好,以前她会积极组织班级活动,也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当我得到这些情况时,我对小黄有了新的认识,也对帮助她有了很大的信心。

我为小黄制定的帮扶方案有以下三部分:第一,通过普法小课堂,让小黄对法律尤其是经济法有所了解,从而使她对他父亲的案子有一个正确的理解,缓解她的自卑、缓和她与父亲的矛盾。第二,鼓励她和她的同学来参加残疾人小组活动,让她们设计活动环节,并当志愿者。这样,既让小黄感受到她是被人需要的,又能使她和她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第三,邀请小黄和她妈妈参与我们开展的亲子小组。在活动中,小黄和妈妈做手工、与其他家庭一起旅行等等。通过参加亲子活动,小黄和妈妈的关系变得融洽,她也更加理解母亲的不容易。

几个月后,小黄重回学校,她变得阳光,也对学习重拾信心。她和我承诺中考一定好好考,给父母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三.社会工作介入路径

通过小黄的案例,可以得出社会工作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服刑人员子女摆脱困境,重拾生活的自信。

(一)以个体特点介入,小组方法出奇效

在本案例中,小黄发生性格变化,主要由于父亲服刑。她认为父亲的罪行非常重,因此非常害怕同学和老师知道,以至于性格变得偏执。社工针对这个原因,安排法律普及课,让小黄了解法律知识,同时也让她知道父亲已经用服刑的方式弥补自己的过错,她不用感觉自卑。这个安排让小黄有所触动,也为后续的帮扶打下基础。接下来,社工安排小黄和母亲参与亲子小组,增加亲子互动时间,弥补亲子之间的裂痕。服刑人员子女与父母关系恶劣,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处时间太短,沟通不足。社工通过安排小组,鼓励小黄和母亲加强沟通,重建彼此的信任感,最终解决母女之间的隔阂。因此,在面对服刑人员子女时,社工应该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特点,针对特点制定小组计划,这样方能有效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不同困境。

(二)置身环境中,丰富社会支持网络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环境当中,与他人紧密相连。因此,没有人可以摆脱环境,但我们可以努力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让我们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中。本案例中,小黄在学校的多个问题,也有她对周遭环境的不满。因此,社工邀请她和她的同学参与残疾人小组,也是为小黄创造一个新的环境,并且丰富了小黄的交际圈。在残疾人小组中,小黄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同时也增进了和同学的感情。在一个新环境中,一切都是新的开始,小黄可以忘记她心中的不快,和同学认真的完成当下的事情,从而帮助小黄缓和与学校的矛盾,重回校园。

四.结论

解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现实困境是一项漫长而又艰巨的任务,既需要社会工作者用专业方法和爱,抚平每一位未成年人心底的创伤,更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位成员多一些包容与接纳,让这些祖国的花朵不断成长,最终光荣绽放。

猜你喜欢

小黄服刑服刑人员
他们俩特别像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小黄和小蓝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锲而不舍
服刑中的劳教人员可以结婚吗
87例服刑能力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分析之我见
大选登记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
中国关工委中秋慰问干警帮教服刑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