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农业节目如何做好服务

2018-04-01殷涛湖北广播电视台垄上频道湖北武汉430064

丝路艺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乡亲们三农栏目

殷涛(湖北广播电视台 垄上频道,湖北 武汉 430064)

目前,很多电视台开办了服务“三农”的栏目。

但对“掌握终端,终端致胜”的现代媒体传播时代,这些栏目与终端视乎还隔着什么?缺点什么?

缺的是“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

为什么会这样?这些栏目可能连接了终端,却没有给终端最好的体验,农民缺乏面对面、实实在在的服务。即,有平台但缺乏“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在即时解决问题上却乏力。

没有很好的线下用户体验,平台只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的东西!长此以往,用户便会渐渐流失。作为服务“三农”的栏目必须线上线下形成合力,以线上沟通为辅、以线下解决为主,把服务落地、落实。

一、开办电视服务“三农”栏目的目的:

1、探索独具特色的贴近模式,把服务做的更及时、更深入,解决问题更管用;

2、通过面对面、深度的服务,让农民受益,体现媒体情怀。

二、具体措施:

1、形态提升:

服务“三农”的电视栏目需要摒弃仅以播出为主的服务模式,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引进来——让真正的村委会干部走进节目现场,面对面解答乡亲们的难题;走出去——节目走出演播厅,来到田间地头、来到农民身边。

2、服务提升:

强调面对面服务、现场办事、现场解决乡亲们的即时需求问题;每期节目力求管事、管用,给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

3、产业提升:

在服务乡亲们的同时,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如:将农资、农技带下去;将好农产品引上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

4、搭建服务平台:

服务“三农”的电视栏目,需做到媒体融合,搭建“平台+渠道+终端”的模式,全心全意为乡亲们服务:

平台:以电视栏目为纽带,整合网站、微信等平台,通过音视频、互动、图文、活动让栏目平台成为乡亲们可以发声、发问、得到信息、解决问题的工具。

渠道:打通涉农厅局、高校、社会公益组织、乡镇基层组织等多部门,组建以一支以“三农专家”、销售、医疗等专家为主的服务团队,线上与线下结合,平台与活动互动,形成畅通、立体的对农服务。

终端:即在村里生产、生活、创业的乡亲们。

三、升级电视“三农”栏目的服务形式:

一、更贴近:

1、空间上——强化原生态,走出演播室,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民打成一片,让真实的村干部到节目中来当主播;

2、时间上——强调即时性,解决新近发生的问题,处理正在发生的矛盾;

3、作风上——强调面对面,贴近式服务。不仅是咨询和解答,更是真帮忙、真服务,强调现场帮忙的“及时承诺、马上解决”。

二、更集中:

据调查,在农村,农民关心是提高收入问题;医疗卫生保障;养老、家庭和睦;子女教育等问题。

农民关于信息的需求为:政策信息、市场信息、实用技术信息、农副产品加工销售信息、气象变化信息等。

为此,电视“三农”栏目应以围绕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收入遇到的等问题来进行服务。

三、更清晰:

1、主题明确——每期节目围绕一个农村、农民解决的难点展开,通过专家解答,得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情景式对话+短片+互动——对话有质疑、有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短片解决问题的场外服务过程;互动是探讨、是协商、是调和气氛,整个现场张弛有度,是节目现场、也是服务现场。

3、节目现场走村进组,设在田间地头,设在农民所熟悉的生产、生活的场景,;

4、农业、农技专家、村书记、村干部等基层机构的负责人到现场解决问题,对于解决的结果,记者要回访,并跟踪报道。

猜你喜欢

乡亲们三农栏目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团长”何八斤让乡亲们便利购物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为乡亲们奔小康当好“领头雁”
关于栏目的要求
乡亲们叫我“卖光光”书记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