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不同角度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

2018-03-31周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年29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

周伟

【摘要】目的 探讨ICU严重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不同角度对中心静脉压的(CVP)影响。方法 选取ICU收治的严重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48例,按照患者收治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取平卧位,对照组患者取平卧位下自15°递增至60°分四个水平抬高床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CVP值及HR、MAP及SpO2参数。结果 观察组CV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四个角度CVP值,对照组四个不同抬高床头水平的CVP值依次递减,卧位角度越大相应的CVP值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监测两组患者HR、MAP及SpO2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严重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不同角度均影响其CVP 值,病情危重患者在测量CVP时应尽量保持原

体位。

【关键词】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床头抬高;CVP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ngles of the bedside elevation on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ICU.Methods Forty-eight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24 cases)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ICU.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supine posi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bed was raised from 15°to 60° in four horizontal positions. The CVP and HR, MAP and SpO2 parameter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CVP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VP values of the four different elevation bed leve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ecreased in descending order, and the smaller the CVP was, the smaller the CVP was.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R,MAP and SpO2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ICU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bedside elevation of different angles affect their CVP value,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VP should try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position.

【Key words】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Mechanical ventilation;Bedside elevation;CVP

ICU收治的嚴重肺部感染患者多为长期慢性基础疾病合并多种细菌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状态,患者入院时多处于危重甚至昏迷状态,患者咳痰无力加之抵抗力低,借助呼吸机辅助机械通气治疗极为常见,但是呼吸机治疗尤其是有创模式更容易引发呼吸机相关肺炎,所以加强呼吸机机械通气管理和护理,对加快患者进一步救治进展非常重要[1]。中心静脉压(CVP)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或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处的压力,严重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监护治疗过程中通常会监测CVP水平,通过CVP值来判断患者病情进展状况,并指导液体复苏方案的制定和实施[2]。机械通气患者监测CVP时通常采取平卧位,但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患者常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常处于半卧位或坐位。因此,我们通过对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不同体位水平对相应的CVP测量值的影响研究,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ICU2013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严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收治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于ICU 内接受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持续时间>48 h,无床头抬高禁忌征(血流动力学不稳、颅内压低、低心脏指数、颈椎或骨盆疾患等)[3]。排除急性肺损伤、张力性气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气管切开者、气管插管48 h内病情急剧加重或者死亡及近30天内进行过气管插管者,排除入院时器官功能衰竭、心脏流入或流出道梗阻、心功能不全或严重房颤、哮喘发作、人机对抗等疾病致使患者无法保持30°、45°、60°角度体位。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8~80岁,平均(62.2±10.1)岁;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基础病种分布:脑出血10例,重型颅脑损伤4例,肾功能衰竭10例;经口气管插管18例,气管切开6例。观察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19~79岁,平均(63.1±11.2)岁。合并严重肺部感染基础病种分布:脑出血11例,重型颅脑损伤5例,肾功能衰竭9例;经口气管插管19例,气管切开5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CVP测量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鸟牌VELA呼吸机,通气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潮气量设定范围6~12 mL/kg,呼吸频率12~20次/min,吸气:呼气=1:1.5~1:2.5,PEEP设定为0~18 cm H2O。测量CVP时将antmed压力传感器的一端与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副支相连,另一端连接mindrad监护仪BeneViewT5,矫正零点后,记录antmed压力传感器0点位于患者右侧腋中线第四肋间水平测得的CVP值[4]。

1.2.2 CVP测量时相应体位

对照组患者分别使用床头抬高尺将患者处于不同的角度测量CVP值,分别为平卧位下床头抬高15°、30°、45°、60°。观察组采取平卧位。测量CVP值以两组患者每个角度卧位保持20~25 min时读取的测量数值为准。两组患者除床头抬高角度不同外,其他护理措施如每日评估可否拔管、预防VAP 和压疮形成等常规护理工作均一致。

1.3 观察指标

采用相同型号心电监护仪测量患者不同体位下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HR、MAP及SpO2)参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平卧位的CV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四个不同抬高床头水平的CVP值,对照组15°、30°、45°、60°四个卧位CVP值依次递减,卧位角度越大相应的CVP值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监测两组患者HR、MAP及SpO2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 论

机械通气为改善患者氧合状况的主要辅助通气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合并或者即将发展为呼吸衰竭的的危重症患者,此类患者具有意识及神志障碍、反應差及咳嗽反射减弱的特点,正确评估及及时行机械通气科避免患者被动发展为呼吸衰竭。建立机械通气后,能及时清除患者气道内异物并很快改善通气以增加功能残气量,有效改善患者的换气功能,提高和增加动脉氧分压和血氧含量[5]。

CVP 测量值可以准确反映心脏右室舒张末容积和右心室前负荷,影响行机械通气患者CVP值的因素为心脏泵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两者呈正相关关系[6]。目前ICU行机械通气的常规体位的行业标准为抬高床头30~45。但经过临床实践发现,日常护理工作中,平卧位作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CVP的常规体位,CVP 测量的准确性最高,且平卧位下床头抬高15°、30°、45°及60°四个不同角度的卧位时的CVP值均随着床头抬高角度的增加而一次递减,与俞海萍等[7]研究结果一致。探究根本原因,可能因为不同体位中心静脉导管长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CVP测量的准确性。另外,患者心功能在平卧位时处于低水平,心脏泵血能力相对较弱,且右心房回心血相对增多,进而胸腔内压力增高;之后,随着床头抬高角度增加,回心血流量因重力作用而减少。同时,为了满足机体上半身血供,心功能反射性增加,导致心脏射血量增加,此外膈肌下降也会降低胸腔内压力,上述多因素均能导致CVP下降。但临床研究发现,体位的改变对HR、MAP 及SpO2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

参考文献

[1] 张全超,唐林军,陈旭华.肺部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4):440-441.

[2] 崔荣霞,崔 怡,高彦华,等.机械通气条件下不同体位对危重病患者影响[J]. 河北医药,2012,34(10):1584-1585.

[3] 朱丽娅,王 阳,张本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角度监测器的设计与应用[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12):1391-1392.

[4] 徐秀君,付会文,李 英,等.同步间歇指令加压力支持通气治疗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J].西部医学,2016,

28(1):53-56.

[5] 胡 容.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改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泡氧合功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2):2707-2710.

[6] 张 晶,柳 莹,刘莉莉,等.机械通气患者不同呼气末正压及体位对中心静脉压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47-49.

[7] 俞海萍,彭幼清,郭海燕,等.三种不同体位对心功能不全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61-462.

[8] 陈 婧,刘金容,王 茜.四种不同体位对机械通气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压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1):86-89.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
早期机械通气辅助治疗高龄尿毒症患者合并重度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院前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并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在ICU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对175例次机械通气患者脱机的体会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2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患儿机械通气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复合酒石酸布托啡诺用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