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视频资源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2018-03-31黄玉萍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利用课堂教学教学

黄玉萍

在课堂上利用的视频资源主要为图像、动画、音频、视频、微课,既包括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也包括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时事新闻、电视节目等。视频能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可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视听信息,还可通过动态模拟理解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因此,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视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利用视频资源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一、地理视频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激发学生独立的、探索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又是跟活生生的情绪有机地联系着的。好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反之则会抑制他们的智力活动。”通过绘声绘色的图片和影像等视频资料导入新课,让学生在渴望寻求问题中开始了新课的探索。例如,“水循环”一课的导入设计,利用了笔者外出旅游时拍摄的壶口瀑布视频,动态直观地将地理知识“黄河之水天上来”展示给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教师容易引出“黄河之水天上来,滚滚东流能复回”,学生兴趣高涨,渐入佳境,接下去的教学自然水到渠成了。

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知识体系

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地壳运动、地表形态的变化等是自然地理教学的难点,视频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的“口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形象化、具体化的知识,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课堂变“活”。例如,利用了笔者制作的微课讲述“热力环流”,首先通过“天灯的秘密”让学生重温背景知识--气压的概念和分布特点,接着通过实验--观察两个分别盛有冰水和热开水的碗的上空烟气的运动进而理解热力环流产生的过程这一重点内容,再通过“空气分子的运动”突破等压面这一难点内容。另外,结合直观图形的展示,引导学生作图、析图,这部分内容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3. 开阔视野,促进学生“经历”体验

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素材源于身边,体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理念,并引导学生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教师在地理课堂中呈现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件,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热爱生活,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例如,“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整合剪辑了《航拍中国·新疆》的关于棉花、辣椒、杏花、薰衣草、伊犁河谷的相关片段,既能让学生探讨新疆的有利农业区位,又改变了学生对新疆干旱之地的印象,还能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

二、地理视频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理解地理原理、规律和过程

受实验场地、实验器材、实验时间等教学条件的限制,难以开展真实的地理实验、地理观测、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因此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难以落实。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能起到一定的补位作用,它是指教师利用网络寻找相关资源,使用计算机技术直观地模拟演示地理现象、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使学生探究获得地理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河流地貌的发育”采用剪辑视频“河流对土地的侵蚀”,巧妙地安排了在塑料槽内用砂石砌成的弯曲河道,利用纸杯的出水孔将水流入河道,让学生观测河道的形状,推测河流形成时河道各个部分会发生什么变化。通过观测,学生发现了河流的深度和宽度都有所增加、轻而细小的土壤颗粒被冲走但大而重的土壤颗粒难以被冲走,说明河流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从而得出结论:河流地貌包括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理原理是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他们只有通過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知识,才能将这些原理“升华”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计算机模拟实验虽然在真实性和情感性比不上实物模拟实验,但它容易使教学过程生动、形象,便于多角度设问,并帮助学生换位思考,从而“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 利用时事视频,培养学生地理素养

关注时事热点,利用地理新闻作为案例,可帮助学生学会从地理的视角看待时事问题,如利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世界分享中国倡议”的新闻来探究沿线国家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计算我国北京时间与荷兰的时差,描述或对比沿线地区的位置、地形地貌、自然带、植被、气候类型、水文、洋流、大气环流、板块(地震)等特征;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或新疆)资源、交通、工业、农业、商贸、文化的影响,分析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互补问题,探讨海运和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转换和选择问题、研究中巴铁路走廊修建的意义和困难,分析相关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与环境治理、保护问题。

地理教师养成观看新闻、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的习惯,将时事新闻材料按时间段、专题、教材顺序等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可作为课程资源,并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适当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实效,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能力,从而提升地理素养。

3. 利用视频,延伸拓展知识点

学生对老师提供的新闻报道或地理视频感兴趣,点燃了学生的探究热情,为了弄清地理事件的来龙去脉,他们会积极利用报纸、杂志、互联网等途径了解,在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促进了地理知识的掌握,同时增加了学科兴趣和专业素养。此外,教师提供素材并配以相关试题,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思考蕴藏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从而达到“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的双重目的。

总之,针对学生地理知识的易错易忘点、教学重点难点,选取、剪辑、拍摄合适的视频进行知识的补充拓展,设计灵活多样的地理课堂教学,允许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组织和引导学生探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地理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使视频教学更高效。

责任编辑 龙建刚

猜你喜欢

利用课堂教学教学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