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师档案工作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2018-03-31李思广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标准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

李思广

学校教师档案工作信息化是衡量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档案反映了教师在各个时期的活动和工作情况,在教师各阶段的工作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档案材料日益增多,充分有效地做好教师档案工作,对学校及时总结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经验、探索教师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当前学校教师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档案工作的管理自动化程度水平低

很多学校的教师档案管理不尽如人意,没有相应的管理软件,基本处于完全人工管理的状态。教师的各项信息虽然已经录入到电脑中,但只是简单的记录,而且是分为多个文件分别记录,各文件之间没有设置关联,无法形成自动化管理。如果需要查询某位教师的全部信息,则需要查询多个文件才能完成。另外,各学校虽然有各自的网站,但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介绍和宣传学校,站内能查询到的教师信息也仅限于学校优秀教师的简单介绍,并不具备管理功能。

2. 教师档案工作的管理缺乏系统性

由于历史和学校内部部门设立的原因,教师档案一直分为师资档案和教学科研档案。师资档案包括教师的基本任职资料、考核资料、继续教育和奖惩资料;教学科研档案包括教师教学教案、课题研究、师德等资料,在日常的档案检查也是按照这两大类进行检查考核。实际工作中各校档案管理员一般都负责教师的师资档案,而教学科研档案则有教务人员负责。这样的分工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员只知道教师的基础信息,对教师教学方面的信息则知之甚少。教务部门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课题掌握的很详细,但对教师的奖惩情况、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不太了解,在日常教学工作安排中,容易被继续教育培训等活动打乱。

3. 档案人员的培训指导欠缺

学校教师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各学校教师档案管理人员的任用,由各校自行决定,通常更换档案管理人员,仅仅是做一下工作交接,没有相关培训及档案管理学习资料。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对各校档案管理人员开展的培训内容也仅限于目前开展工作的需要,关于档案管理理论性、系统性的学习、培训,是没有进行过的。另一方面,由于各校档案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其它学科教师兼任,工作量较大,平时工作中的教学任务和各级各类报表以及教师档案的日常维护,已经是满负荷工作了。这样的情况下,很少有档案老师能做到挤出时间自学、充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学校教师档案工作的优化措施

1. 加强教师档案信息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教师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都需要相关标准规范的支持,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原则。教师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主要包含管理性标准规范、技术性标准规范和业务性标准规范。因此,有必要逐步完善教师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在对教师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理、鉴定、复制、调阅等操作规程时,必须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规范,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归档管理。

2. 实现教师档案的数字体系化管理

严格按照教师档案业务管理流程的规范,对教师档案进行信息认定和收集、整理及归类,针对目标对档案资源进行规范重组。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师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数据库、数据压缩、扫描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把原来的传统纸质材料保存转化为电了数据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结构规范的档案数据信息库,改变原有的手工作业管理模式为信息自动化的管理工作模式。根据信息化时代的需求,教师档案信息检索与提供利用方式在逐渐发生变革,教师档案信息化管理将逐步实现自动分类、自动标引、白动编目及自动检索等工作,教师档案资源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和对外提供服务。

3. 加强教师档案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

教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事业心强、具备专业知识、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信息知识广、业务素质強、能与时俱进的综合型信息人才。第一,实行教师档案从业人员档案信息化培训工程,切实加强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档案工作培训质量,提升从事教师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和专业素质,切实增强教师档案工作人员运用专业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将培训、考核情况纳入职称评定的范围。第二,要加大对有教师档案信息知识和教师档案信息技术,加强多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注重在实践工作中培养锻炼人才。

责任编辑 黄博彦

猜你喜欢

标准规范档案管理信息化
工业锅炉标准规范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韩国拟修订食品容器和包装标准规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
信息化
央行发布两项征信行业标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安全
橱柜行业标准规范引导发展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