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石化新产品研发助力创新发展

2018-03-30肖扬

上海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腈纶聚丙烯碳纤维

新年伊始,上海石化新产品开发连出组合拳,一系列或填补国内空白,或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或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为上海石化的化工产业在激烈竞争的石化市场站稳脚跟增添了厚重的砝码。

48K大丝束碳纤维填补国内空白

3月8日,上海石化成功试制出国内真正意义上的48K大丝束碳纤维,并贯通全流程。该技术标志着国产碳纤维大K数原丝生产制备技术实现了质的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相比于目前国内现有的由1K~12K小丝束组合而成的大丝束碳纤维,上海石化试制出的产品已实现单束碳纤维根数大于48 000根。其最大的优势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实现生产低成本化,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高端PVC树脂母料打破国外垄断

历经10年历程,由上海石化研发的高端汽车级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PVB树脂 )母料年初正式投入工业化生产,此举将打破了我国高端PVB树脂制造产业由国外垄断的局面。

PVB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玻璃、建筑安全玻璃、太阳能光伏组件封装膜、涂料、底漆、油墨等领域,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可用于汽车安全玻璃的高质量PVB树脂。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级的PVB中间膜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国产高质量的膜片原料PVB树脂产量极低,严重依赖国外进口。为了打破国外市场垄断,上海石化组建专业技术研发团队进行联合攻关,不断优化工艺流程,逐步提高PVB树脂各项技术指标。经过10年研发试验,高端汽车级PVB树脂母料终于问世。该母料生产出的PVB树脂新产品在透明性、耐光性、耐寒性、耐水性、成膜性和抗冲击性能等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其熔融指数、泛黄指数等指标亦可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产品媲美。

“黑料”助力国家“煤改气”工程

得益于国家“煤改气”工程对天然气管网的建设需求,2018年以来,上海石化4号聚乙烯装置开足马力,生产牌号为YGH041T的高密度聚乙烯黑色管道料(简称“黑料”),1月份产量达1.3万t且满产满销。国内“黑料”长期以来依靠进口。上海石化自2002年引进技术以来,就组织精干力量,吃透全部工艺技术,主攻“黑料”生产。终于十年磨一剑,最终以产品的高品质,实现以国产代替进口,赢得了市场先机。目前,4号上海石化聚乙烯装置在国内高密度聚乙烯装置中,吨产品盈利能力排名第一。

有色腈纶添彩服用市场

开年以来,上海石化加大有色腈纶市场开拓,腈纶生产装置连续不间断生产五种高附加值有色腈纶产品,其中紫丁香色、蓝星晨色和戈亚红色三种新开发的色系首次进军服用腈纶领域,不仅改变了原先以生产黑色服用腈纶为主的单一局面,也打破了户外高端领域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近两年,随着国家环保政策不断收紧,传统的腈纶染色工艺逐渐被更加绿色环保的原液着色技术所代替。上海石化踏准节奏,牢牢把握“产销研用”相结合的生产经营思路,一方面持续不断走访服用腈纶客户,分析掌握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紧推进与染色剂厂家的合作攻关,生产研制出满足服用标准的多色系有色腈纶。

高温蒸煮聚丙烯薄膜专利获奖

最近,上海石化“一种用于制造高温蒸煮CPP(流延聚丙烯)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组合物及其高温蒸煮的CPP薄膜”新型材料专利获得2015—2016年度上海市金山区科技进步发明创造类二等奖。“高温蒸煮聚丙烯薄膜”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软罐头等包装上。上海石化在年产20万t国产化聚丙烯装置上实现了高温蒸煮CPP膜专用料新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形成了高温蒸煮CPP膜专用料生产工艺及产品的自主开发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了上海石化流延聚丙烯专用料向功能化、高档化方向的发展。

猜你喜欢

腈纶聚丙烯碳纤维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腈纶行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成功生产超高收缩腈纶
一种碳纤维加固用浸渍胶的研究
HP-RTM碳纤维复合材料中通道加强板研究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及其在飞机上的应用
透明聚丙烯研究进展
碳纤维增强PBT/ABS—g—MA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流变行为
成核剂对聚丙烯釜压发泡的影响
无卤阻燃聚丙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