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评估

2018-03-29俞国兵卢洪娟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俞国兵 卢洪娟

【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着重分析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入选的患者共85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的形式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埃索美拉唑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对比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现象。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和对照组的85.71%相比更为有效,即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看多为轻度,但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具体而言,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轻度恶心、头晕、口苦等情况,其发生率分别为11.90%和4.65%,但是在对症治疗的1-3天左右均得到缓解,且在6周时不良反应已消退。结论 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采用埃索美拉唑更为有效,安全性高,病情改善程度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2

消化性溃疡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发生与患者的胃部和十二指肠球部,属于慢性溃疡的一种。在进一步研究中,我们认为引起该疾病的主要因素包括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胃黏膜保护作用受到阻碍等。在治疗上埃索美拉唑能够起到良好的改善效用,作为PPI药物能够促进黏膜的愈合。该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入选的患者共85例,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对治疗方案和安全性进行全面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样本,其中,入选的患者共85例,根據患者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例,观察组43例,并进行回顾式分析。从基础资料上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范围在33~68岁之间,平均年龄则为(46.5±2.1)岁,并存在患者越来越年轻的特点。在入选标准上,排除了有肠胃手术室、消化道出血、穿孔等情况,以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情况。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抗生素的形式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 mg;观察组则采用埃索美拉唑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每天两次,每次20 mg。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均服用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并在治疗一周后停止抗生素的使用。实验以治疗6周后进行临床改善情况的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

本次实验在评价标准方面可以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即划分依据为患者溃疡情况的好转程度,即溃疡灶是否有明显缩小。具体而言,显效指患者溃疡期已经转化为瘢痕期,病情得到显著改善;有效指患者溃疡灶缩小超过50%,但仍存在炎症问题;无效指患者溃疡灶缩小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就本次实验的数据中来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和对照组的85.71%相比更为有效,即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此同时,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上看多为轻度,但对照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具体而言,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轻度恶心、头晕、口苦等情况,其发生率分别为11.90%(5/42)和4.65%(2/43),但是在对症治疗的1~3天左右均得到缓解,且在6周时不良反应已消退。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且引发该疾病的因素较多,包括遗传、气候变化、情绪波动、饮食不合理对胃粘膜的损伤等。在常规的调查分析中,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为多见,且使用非甾体类解热药物也会引起该疾病。与此同时,该疾病具有周期性、节律性的特征,以中上腹疼痛为主要表现[1]。除此之外,该疾病主要发生为十二指肠和胃,多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情况有关,其发病率超过5%,以青壮年男性多见。在治疗方式上,抑制胃酸分泌、保护患者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胃酸酸度,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是主要目的。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服用了阿莫西林,即作为β内酰胺类药物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的进一步合成,而克拉霉素则具有对细菌蛋白质合成的特殊影响作用[3]。从本次实验数据上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性更高,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帮助其优化病情,提高治疗有效性。

综上所述,针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采用埃索美拉唑更为有效,安全性高,病情改善程度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景鸿豫,张振彩.庆大霉素与甲氰咪胍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分析[J].中原医刊.2011,45(15):44-46.

[2] 李增灿,陈 兵,陶 颖,等.部分消化性溃瘍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附215例报告)[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3,22(13):291-295.

本文编辑:李 豆

猜你喜欢

埃索美拉唑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埃索美拉唑对十二指肠球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
胃溃疡采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的对比
康复新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效果
莫沙必利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研究
35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分析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4例
奥美拉唑联合黄连素治疗胃溃疡4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