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相关性的临床体会

2018-03-29张燕程蕊

关键词:相关性高血压

张燕 程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客观化检测工具脉诊仪对高血压脉相的诊断,对脉图参数和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进行分析,采用脉诊仪收集脉相,同时收集患者的静脉血,对患者的血流变指标进行测试。结果 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的变化与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等存在密切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指标存在一定的关系,在高血压辩证诊断中可以作为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弦脉;血流变;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2

高血压的产生与外界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对人们的健康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血压治疗中,采用中医治疗的方式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的脉相进行分析,对患者的脉图参数和血流变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找出高血压中医症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原发高血压患者14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诊断为原发高血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手册》的判断标准进行分析。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患者的年龄18~65岁的原发高血压患者。患者都经过诊断确诊为高压,所有者都能自主完成问卷调查。

1.2.2 排除标准

患者还患有内分泌疾病、肝病、肺病等。患者患有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等。

1.3 工具和试验仪器

1.3.1 中医症候量表

通过对高血压常见的症候进行分析,将患者的症状分成四个级别,分别是无、轻、中和重,分别记为0分,1分,2分和3分。患者通过填写问卷调查的方式,然后对患者的症候进行评定。

1.3.2 脉诊仪

采用背景中医药大学联合研制的脉诊仪。

1.4 试验内容

患者在清晨接受脉波图的记录,患者清晨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否则影响测量的精确性,收集患者的静脉血,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检测。患者自主填写高血压中医症候量表。

在进行脉图采集的环节中,患者仰卧在病床上,将脉相传感器放在患者的关脉上,将传感器固定,防止传感器发生移动。患者要在平静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先检测左手,再检测右手,然后对压力进行调节,获得最佳波形。

在进行血液流变参数进行测定中,对患者血液的粘稠度进行分析,分析患者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血沉情况,对红细胞的变形指数进行分析。

在对脉图参数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测试判定结果,针对高血压弦脉脉图参数和血流变指标数值分析二者之间的参数。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汇总在一起,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3 讨 论

血液流变学包括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血小板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测定,血沉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等10多项指标。主要是反映由于血液成分变化,而带来的血液流动性、凝滞性和血液粘度的变化。在正常情况下,血液在外力(血压)的作用下,在血管内流动,并随着血管性状(血管壁情况和血管形状等)及血液成分(粘度)的变化而变化,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当血液粘度变大时,血液流动性就变差,也就最容易发生脑血栓性疾病。

症状频次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高血压患者的整体症状一般会出现急躁、易怒、肝火旺盛等,患者会出现腰酸膝软症状,由于患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肾阴虚,所以患者还会出现便秘等症状。

高血压脉图的分布一般以弦脉呈现,其占据的比例高达75%以上。在进行脉图指标分析中,一般是采用弦脉脉图的的方式。高血压患者的弦脉脉图的参数与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都存在很大的联系。所以,可以分析出高血压脉图形成和变化与血流流变有很大的关系。高血压弦脉图出现的频率越高,那么高血压症状的反应也就越明显。

如果患者患有阴阳两虚型高血压,那么患者的体质会非常虚弱,并且患者其许,会出现沉脉和细脉的情况。痰湿中阻型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瘀的症状。

血压的形成是在阳气对血液的推动下形成,其通过心脏的鼓动和经脉的充盈形成。党患者的血流变学发生变化后,会产生一定的病理反应。血液会随着循环系统不停的流动,从而到达各个组织和器官,所以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症状可以通过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当血液经过各个组织器官后,器官会发生生理和病理性的病变,对血液的流动状态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脉搏。

参考文献

[1] 李 甜,刘雪梅,刘 媛,陆小左.高血压弦脉脉图与血流变相关性的临床观察[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04):230-233.

[2] 袁晃堆,肖燕青.高血压患者血流变及部分生化指标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5,5(03):159-161.

[3] 赵津辉,杨利军,王翠平,韩 平,姚 丽.高血压人群及正常人群血流变学指标变化的实驗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8):1752-1753.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相关性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这些高血压的治疗误区你知道吗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