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针灸治疗心悸临床选穴规律研究

2018-03-29姜慧慧王朝辉

关键词:心悸针灸

姜慧慧 王朝辉

【摘要】目的 通过搜集2007~2017年针灸治疗心悸的期刊类文献,分析其临床腧穴使用特点及规律,发掘行之有效的腧穴,为现代针灸临床治疗选穴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 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心悸的期刊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V2.5收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对选穴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数据挖掘方法来分析针灸治疗心悸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结论 在34篇有效文献中,腧穴以内关,足三里,神门居多;涉及12条经;以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经腧穴为;腧穴分布多分布在四肢部;特定穴选用以五腧穴最高;腧穴配伍多采用原络配穴法。

【关键词】针灸;心悸;选穴规律

【中图分类号】R246.1;R25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02

“心悸”这一病名最早见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亦称“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惊悸”;西医称之为“心律失常”等[1]。临床表现是指患者自觉心脏搏动异常、忽快忽慢,时发时止,严重时不能自止的一类疾病,常伴随胸闷气短、眩晕、乏力倦怠、失眠、健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脉证为迟、沉、数、代、结、促等[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患病率逐年增加[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文献来源

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以及Pubmed数据库。时间限定为2007年1月~2017年12月。

1.2 检索方法

以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早搏为主要检索词,并含针刺、针灸、针灸疗法、针刺治疗。

1.3 文献纳入标准

①主要治疗方法以针灸为主(治疗组为针灸治疗,对照组可以是单独针灸或其他治疗方法);②研究对象明确诊断为心悸;③临床方案设计相对合理,设有对照组;④具有明确的针灸穴位处方;⑤所采用的诊断或疗效评价标准为国际或国内公认的通用标准。

1.4 文献排除标准

①不以针灸诊疗手段为主的临床研究文献;②文献内容以理论和综述等为主要论述;③动物实验研究;④个案报导;⑤重复发表的文献;⑥运用非传统针灸疗法(如耳针、头针等)的文献;⑦研究结果为无效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文献。

1.5 建立数据库

将所录取文献中的针灸腧穴处方进行整理,腧穴名称规范以GB/T22163-2008《腧穴名称与定位》为参考。核对无误后,将数据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4],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从数据库中提炼针灸治疗心悸的腧穴规律。共检索出107篇文献,按纳入标准最终有效文献是34篇,共使用穴位总数为51个,总频次237次,涉及12条经脉。

2 结 果

2.1 取穴频次统计分析

按照腧穴出现频次进行排名,选取使用频率在3次(包含3次)以上的腧穴共计23个腧穴,使用频次最多的前三位分别是内关、足三里、神门。

2.2 特定穴属性分析

特定穴如同其字面含义,是指十四经穴位中有特定的名称,特殊作用的腧穴,不仅在数量上占有一定优势,在针灸临床上也被广大医家所重视[5]。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特定穴的使用率远远高于非特定穴,其中五腧穴使用频率最高,高达89次。

2.3 腧穴所属经络运用规律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腧穴所属共涉及12条经络,使用频次最高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其次是手厥阴心包经,任脉和手少阴心经。

2.4 腧穴-部位相关性研究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針灸治疗心悸所选腧穴以四肢部最多,总频次达123次,用穴23个。头颈部用穴最少,从选穴的分布部位可知针灸治疗心悸注重循经取穴。

2.5 腧穴配伍分析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数据分析”→“医案分析”→“穴位规则”→“穴位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置信度为0.9,得出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腧穴配伍模式,共选取出现频度在10次以上的的腧穴配伍,共有9组。出现频度较高的腧穴配伍为内关,神门;内关,足三里以及内关,心俞。见表1,2。在表1中腧穴配伍频率的基础上,用“穴位规则”→“规则分析”→进行腧穴配伍“关联规则”分析。

3 讨 论

3.1 选穴规律分析

针灸治疗心悸的首选腧穴是内关,其次是足三里,神门,心俞,膻中等。采取局部选穴配合远端选穴,内:内面,关:关口,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穴,通于任脉,会于阴维,是临床上常用的要穴。《针灸甲乙经》曰:“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故内关具有益气养心、疏通心脉、镇静止痛的功效,擅治心脏血脉诸疾。神门是手少阴心经原穴,《灵枢》曰:“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针刺神门能够调节心气,治疗脏腑疾病。心悸病位在心,故取局部的心俞穴、膻中穴等改善局部情况,并配合远端的穴位神门、足三里等穴位来疏通经络,调畅气机来运行气血,使得四肢百骸得以濡养,脏腑器官通调,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2 腧穴配伍规律分析

在腧穴配伍上以内关,神门;内关,足三里;内关,心俞为最,从这三组处方中可总结出针灸治疗心悸的腧穴配伍中多选用“原络配伍”。其他穴位多依据辩证分型来作为辅助治疗,但是在穴位的重要性选择上明显不如前三组配穴。所以在对穴治疗心悸的选择上,内关配神门和内关配心俞是占有优先选择的。原络配穴首见于《针灸大成》,原穴主要针对脏腑相关疾病的治疗,络穴则多用于表里经病症的诊治,原络配穴可以根据病因病机灵活变通,异经原络配穴法使原络配穴法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得以广泛的应用,扩大了其主治范围[7]。

参考文献

[1] 刘新宇,曹德汉.中医对心悸的科学诊治与创见[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3):191.

[2] 魏 红,葛丽娜,徐 刚,李凤珠,刘明林.心阳不振证与瘀阻心脉证心悸的脉象客观化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10:2018-2021.

[3] 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等.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7):487-491.

[4] 唐仕欢,申 丹,卢 朋,等.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应用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2):329-331.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心悸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秦琬玲教授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心悸的经验总结
17例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17例以心悸为主要症状的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
从“虚、痰、瘀、毒”论治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