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源”润智课程涌动五彩浪花
——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五源泉课程”简介

2018-03-29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班本校本篮球

□文/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 王 丰

我校坐落在“林木葱郁花草香,雕梁飞阁泉瀑鸣”的旅游胜地——兰州市五泉山下,因汲取五眼名泉清澈、绵长的泉水精神,凝练出“润智教育” 的办学理念,并充分挖掘“五泉”校名的文化内涵, 以“润泽生命、启迪智慧、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全体教师追求的教育梦想,不断拓展课程资源,构建实施“五源泉”课程,丰富课程内容,激发课堂活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构课程体系 涌动课程浪花

在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我校立足国情、省情、校情,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班级资源,找寻到学校课程体系建构的五股源泉。在此基础上,经过充分调查、研讨、论证后,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班级、社区”五级课程体系建构下的“五源泉”课程体系:

国源课程——探索校本教育:开齐开足语文、数学、品德、英语等基础性课程,为学生基本素养的提升打下坚实的知识、品行与能力地基。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形成国家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地源课程——延展课程内容:以甘肃省规定省级地方课程内容为资源,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前读写”课程,延展地方课程内容,形成地方课程校本化的有效研究。

校源课程——形成校本特色:以学校教师特长、学生需求、场地等因素为基础,充分挖掘校内各种资源,在充分调查、研讨的基础上确立校本课程,在研发实践中逐步形成特色。

班源课程——展示班级风采:以班级为单位,充分挖掘本班资源,结合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愿望,开发班本课程,展示出班级独有的课程特色。

区源课程——整合各种资源:借助社区场馆、公园等各种资源,研发社区课程,让学生走进社区,在社区场馆、公园、校园中学习成长,让学校教师、社区相关人员参与到课程实施中,形成社区课程特色。如名作赏析社区活动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名园名馆探访社区活动课程,在探访中实践锻炼;名校探访社区活动课程,感受不同教育的不同特点,深入了解学校的丰富内涵。

二、推进课程策略 打造课程特色

在五源泉课程推进过程中,我校内外兼顾,立足学生发展本位,着力打造学校课程特色。

构建课堂模式,形成不同策略。在国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校确立了“先学后导 精讲精练”的核心推进理念,构建了“学—导—练”高效课堂操作模式,形成了智慧语文、生本数学、 活力体育、快乐艺术、魅力英语等不同学科的课程文化特色。并围绕一节不同学科、不同教材内容的现实特点进行了“一节常态课的战略思维”研究,形成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等不同学科14种不同课型的战略思维策略。如智慧语文课程倡导教师修炼 “让学”的智慧,以“关注学生”为宗旨,以“多读善写”为依托,以“以智启智”为信念,启迪学生的六种“智”。

打造校本特色,提高教学效率。在地方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延伸信息技术,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前读写”的课程。

通过课程实践,我们切身感受到这一课程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识字速度,增强了学生的阅读与习作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学生的交流渠道。通过课程实践,我们还感受到计算机这一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创造性的开展教学的独特长处:信息化环境下识读写方式的整合提高了教学的绩效,网络环境提供了各种方式的阅读资源,促进了儿童认知和情绪的协调发展。

打破年级界限,培养学生兴趣。在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打破年级界限,进行走班上课;共修(阅读、礼仪)与核心课程(篮球)则列入课表按计划学习,并借助篮球大课间和主题月(运动月、读书月、礼仪月)活动有效推进,形成了我校独特的篮球特色课程。

篮球课程的实施,提高了学生的篮球技能,孩子们在篮球运动中找回了自信,获得了成就感。我校也逐渐成为了市、区小有名气的阳光体育运动篮球特色校。篮球队在市、区小学篮球比赛中多次获得冠亚军,篮球操更是在省、市、区各种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学校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示范校”。学校篮球课程多次接受教育部、省、市区各级领导、校长和体育教师的观摩,曾得到教育部体艺司王登峰司长、甘肃省教育厅旦智塔副厅长的高度评价。

立足师生需求,彰显班级特色。在班本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立足班级师生需求,在彰显班级课程特色的价值引领下,引导每个班级在实践中探索成长,在实践中张扬个性,涌现出了竹文化、黄河文化、中国姓氏、中国民族、曹文轩研究等色彩鲜明的班本课程,既丰富了学校的课程内容,又让班本课程在班级文化建设领域闪现出了耀眼的光芒。

实践教学结合,形成课程特色。在社区活动课程推进过程中,形成了名作名园、名馆名校“四名”社区活动课程特色。

名作赏评课上,走进兰州文化馆,孩子们赏评着一幅幅逼真的原创画作、原创摄影、原创书法等作品,零距离与作者对话,既开阔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名园探访课上,走进五泉山公园,孩子们在五眼灵泉边驻足,聆听着老师讲述霍去病挥鞭击泉的古老传说;在荷花池边流连,欣赏着北方荷塘中鱼荷嬉戏的美好;在动物园中畅游,观赏着大象、熊猫等读物的精彩表演;在爬上道上前行,进行着“徒步远行、攀登向前”的登山训练;在花坛边上捡纸,践行着“宣传环保、从我做起”的美好夙愿……

名馆探访课上,走进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孩子们探访几十年前八路军的行军轶事,观看他们停息住宿的简陋屋舍,感受并铭记着行军不易、艰苦朴素的革命传统。

名校探访课上,孩子们走进兰州盲聋哑学校,与盲聋哑儿童相互交流,体味着别样的人生历程;走进兰州旅游职业学校,欣赏着职校学生烹饪、护理的精彩技艺;走进民族幼儿园,欣赏着小朋友们快乐游戏的天真无邪……

三、展现课程成果 提升课程品质

在五源课程推进过程中,我们一边实践、一边反思、一边积累,积极为师生搭建著书立说的平台,引领师生不断将成熟的经验编撰成册,正式出版,全面提升五源课程的品质。

出版特色教材,填补研究空白。在国家课程的实施推进中,我们深入进行习作国家课程内容校本化的研究,出版了《话题体验作文训练教程》。这一教程是学校立足当前学生习作的难点问题研究探索的成果。在课程研究过程中,研究教师立足课堂教学一线,一边思考、一边实践,用心记录着研究的足迹。编写了72个课例,每一个课例既有话题引领,又有体验活动,既有习作提示,又有范例点评。这一教程的出版,填补了我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的教材空白,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延展内容。

延伸信息技术,推进课程实施。在地方课程的实施推进中,我们创造性地延伸信息技术,围绕“信息技术环境下提前读写”项目进行实践,出版了研究专著《信息技术环境支持下的读写项目实验》。全书共30余万字,分五个部分展示了学校教师在项目实验过程中的思考与做法。第一部分是实验综述,第二部分是整本书导读设计,第三部分是读写结合设计,第四部分是学生网络互动交流展示,第五部分是家长网络互动交流展示。另外,还有一部分内容以附件的形式呈现了实验中培训获奖、领导专家指导的情况。全书体例统一,文笔流畅,全面展示了项目实验的整个过程。书稿中的很多整本书导读课例、都已在国家级研讨会上进行过展示,极具借鉴反思与研究的价值。

立足本土资源,编写校本著作。在校本课程的实施推进中,我们深入进行核心课程、共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深入研究,出版了《篮球校本课程训练教程》《探索科学世界》《艺术教育天地》《走进魅力英语世界》4部著作,展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成果。其中《篮球校本课程训练教程》从篮球的起源、发展,篮球游戏化教学的目标、内容、建议,篮球游戏化教学的计划编订、评价,篮球文化主题活动等方面入手,全面呈现了适合小学的篮球课程框架体系,有着极强的使用推广价值。这一课程在兰州市校本教材评选中获得了一等奖,而且,还被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作为体育学科的研究资料,充分展示了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独特魅力。

挖掘班级资源,编撰班本成果。在班本课程的实施推进中,我们努力将班本课程与班队完美教室建设相结合,让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撰写教育教学随笔,丰富班本课程内容。老师们经过实践探索,出版了《完美教室成长蓝皮书》《聆听花开的声音》2部著作。《完美教室成长蓝皮书》主要呈现了10余位教师在班本课程建设中制定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完美教室成长蓝皮书》,这些《完美教室成长蓝皮书》以不同的名称命名,具体内容丰富多彩,有班级制度建设,有班级课程建设、有班级特色节日,还有班级宣传阵地等。《聆听花开的声音》则是郭玉梅老师围绕随班就读学生教育情况创作而成的一部教育叙事小说。该小说以郭老师班上三个智力特殊的学生学习生活为背景,细致而深刻的描写了郭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关心呵护三个智障孩子成长的过程。全书有几十个细小的故事组成,从入学时的懵懂、调皮事件,到成长中的自卑情绪发泄,从脑瘫儿童如厕问题解决,到智障女生自信心理培植,一个个故事读来亲切自然,感人至深。它真切展示了质朴的五泉小学校园生活,展现了一线普通教师的美好心灵。◇

猜你喜欢

班本校本篮球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晚清报刊中的粤剧班本及其创作群体探考*——以《时事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