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I+ 教育,一个需要关注的德育场

2018-03-29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张竹林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徐汇教育领域学校德育

□ 文/上海市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张竹林

人工智能正全面赋能各行各业,教育领域和教育人更应以时不我待的态度迎“风”而去,让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AI+教育,是教育领域又一个需要关注的“德育场”。

首先,我们要深刻理解这场新技术变革盛宴的能量所在,自觉学习和传播新技术新思想,将其转化为学校德育思想高地的重要内容。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对于促进人和社会发展基础性、先导性的教育领域,德育工作的本质就是一项赋能的工作,是将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时代的思想精华传递给受教育者,这种赋能是在引领人的价值导向和精神追求。尽管一个是技术领域,致力于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一个是精神领域,专注对人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引导,但两者本质是相通的。这就需要教育人尤其是德育工作者,主动学习,自觉掌握和运用AI理念和方法。同时,深入了解青少年群体对AI的敏感和掌握程度,找到共同语言,建立有效的德育话语体系,这是做好新时代学校德育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从教育教学范式和流程锻造上早着手准备,厚植学校德育内容。任何一种新思维新技术都要影响甚至主导教育教学思想的变革。随着AI的普及应用,对于学校教育而言,教的工具、学的工具、课的结构等一定会发生变革。我们要深度思考,AI+教育如何影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如何重构我们的教学方式?这些教育教学要素的变革,带来的是参与的主体“人”的变革。我们要从教学思想和学习思想进行主动变革,教育和引导学生不仅掌握“关于世界的知识”,更要真正掌握“进入世界的知识”。

最后,因地制宜让“AI+教育”资源变为德育资源,实现学校德育途径和方式的变革运用。要让学生不光了解AI,还要知道人类的科技发展历程,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轨迹,也要清醒地看到当下中国科技发展与世界科技发达国家的差距,在自信中激发动力。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会址——上海徐汇滨江西岸地区本身就有深刻的历史人文教育意义。1950年,“人工智能之父”阿兰·图灵向全人类首次公开提出“人工智能”概念,巧合的是,同一年上海飞机制造厂在徐汇西岸成立。该厂诞生了新中国首架水上飞机“飞龙一号”。如今,徐汇西岸吸引了众多互联网巨头企业入驻,正在布局和打造AI+交通、AI+教育、AI+健康等多领域应用。

人的情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高尚,是具体的、鲜活的。树立科学“三观”、健全人格养成,是技术本身无法完成的,这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责任使命所在,也是学校德育的立身之本。◇

猜你喜欢

徐汇教育领域学校德育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人工智能视阈下教育领域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框架
上海徐汇田林地区交通补短板综合措施研究
徐汇苑物业以人为本 打造和谐宜居社区——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实事特辑(二)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教育领域传统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以人教学习网电子教材教辅为例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徐汇苑品质生活,至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