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互动式教学法的实践与探究

2018-03-28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水循环互动式案例

覃 元

广西来宾市第四中学 广西来宾 546100

一、互动式教学法

互动式教学法指的是通过营造多边的互动教学环境,在双方的平等交流中交融彼此的观点,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探索性以及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从互动式教学法的参与主体来看,在教学的活动过程当中,学生之间与学生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对方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营造出一个轻松、真诚的互动环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拓展他们的思维方式。

二、互动式教学在地理课程中的具体实践

(一)角色体验式教学法

所谓的“互动课堂”,指的就是老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老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纽带,他们在实际意义上是相等的。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老师与群体的互动;第二种是老师与个体的互动。老师与群体的互动指的老师面对学生群体时,因为参与互动的学生比较多,灵活性高,老师必须先提前进行分组,或是根据教学内容指定学生参与互动;老师与个体的互动指的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提问。

例如,在授课《自然界的水循环》时,设计互动环节:先通过老师的简短介绍让学生们熟悉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然后将班里学生均等分为几个小组,让每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水循环表演,每组扮演一种水资源,最后一组学生负责水循环表演,然后老师再分别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先让学生充当表演者,然后再充当老师,由台下的学生们对每一种水资源进行提问,台上的“老师”负责给其他同学解答并补充。通过这样的方式,除了能够提供给学生们表现自己的平台,更熟悉教学内容,又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表达能力,发散他们的学习思维。

(二)抢答比赛式教学

抢答比赛式教学是指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章节内容的知识结构来相应地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递进性和针对性的问题,然后将学生们均等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小组间的抢答比赛并计分,得分最多的小组可得到适当的奖励,同时允许学生们在讨论时针对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老师可适当引导,诠释问题的中心意思。比如在授课《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这一内容时,老师可以这样适当的列举问题:“什么原因导致了自然中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原理具体是什么?运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谈谈开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这样由浅入深的问题,让学生慢慢地了解、掌握这一章节的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领会知识和吸收知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既调动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培养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又提升了学生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自然实践式教学法

自然实践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离开教学课堂,参与到自然的地理实践中来获得知识。因此,老师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们到课外的自然场地中来观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在节假日时到广西桂林龙胜进行野外考察和理论实践,龙胜作为具有“天下一绝”的国家一级景点龙脊梯田的景观,还有堪称“华南第一泉”的温泉,更好地了解该地的气候特点、交通、地貌形态等,并组织学生们进行社会调查、交流、录像观摩、撰写地理小论文等等,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消化课上的教学内容,拉进师生距离,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此外,老师要注意在进行野外活动时学生们的安全。

(四)案例分析教学法

除了上述的三种主要教学法之外,还有一种案例分析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指的是老师以重点的内容作为依据,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该知识点。但是,在地理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分析式教学并非单纯的案例分析,地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所以地理举例的教学方法实践地并不局限于课本上的例子。例如在讲授《地球表面形态》时,老师可以通过导入喜马拉雅山脉的地质构造变化动图,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喜马拉雅山脉的壮阔以及地质构造变化的奇妙,并将喜马拉雅山脉所处的地理位置告诉学生们,让学生们提高对本章节内容的兴趣,从而更乐意地去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来深入地剖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具体形成原因。

三、结论

之所以大力推崇互动式教学法,是因为互动式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法更有利于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对该学科更有兴趣。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容易导致对教学法把握不准,而且有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在课上也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们互动,这给老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老师应针对本班级的同学情况来适当地选择一种方式,使互动教学法能真正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水循环互动式案例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