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变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2018-03-28熊小艳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独立思考面积

熊小艳

江苏省沭阳县十字中心小学 江苏宿迁 223612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学生操练,每一步都是由教师领着学生往前走,这样的教学模式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教学模式的规范与影响下,学生不习惯于独立地思考问题,更不敢越出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去发问。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要的答案持有不完全相同乃至于相反的意见。教师对于不完全符合设计意图的各种想法与做法,应该做到不轻易否定,而能够敏感地抓住学生思考中的合理成分,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地讨论,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保留个人意见,以保持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地品尝到独立思考的甜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认识和判断数学问题,既不轻易放弃自己认为正确的想法,也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学会对自己的解题策略与学习结果作出适当的评价。

二、要发挥小组交流与合作功能

课堂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小组讨论便是当前常用的一种。小组讨论符合学生乐于交往的心理需求,在讨论中每个小组成员是平等的,可以自由地发表个人的见解,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状态,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促进互助合作,加速认知的发展。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当然,一切教学形式都应为教学实际的需要服务,我们并不排除其他的各种教学形式,比如,由全班学生参加的大组讨论也是其中的一种,但全班性的讨论,由于人数太多,不容易组织和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常常占有支配地位,而多数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旁听者,能得到发言机会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扩大参与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组织由四至六名学生组成的小组进行讨论。

三、要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能成为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有价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只有在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去实现创新的目标。

教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造条件。问题一般存在于新知识的生长处、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如教学“面积的认识”时,教师结合新课的导入板书“面积”二字后,问学生:“你想知道有关它的什么知识?”学生思考后提出“什么叫面积?”“面积和谁有关系?”“学习了面积有什么用”等问题。教师便从学生提出的问题出发,引导研究“面积的含义”,联系粉刷墙壁、地砖等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学习“面积的应用”,并在应用中帮助学生理解“面积”与“线段”是两个不同的几何概念。在这里,教师采取学生提问的方式,巧妙地将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目标,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之中。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甚至于给教师出了难题,此时,是不予理睬呢,还是在适当的时候引导解决,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果教师尊重学生质疑问难的精神,珍惜这可贵的思维积极性,就应该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对问题的探究,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主动性,也鼓励了学生勇于探求知识奥秘的精神,从中我们将不难看到学生思维中孕育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

教师要为学生提出问题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同时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一种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使他们感到老师是最可信赖的,让学生相信即使问题提得不恰当,得到的将是教师耐心的帮助与亲切的关怀,这无疑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活动,教师要真心实意地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要信任、尊重、关怀每一个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思考、发问、表现、创造以及体尝成功的各种机会,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谐、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独立思考面积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巧用面积求坐标
谈独立思考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好习惯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