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8-03-28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创造性想象力解题

秦 芳

西宁市北大街小学 青海西宁 810000

在新课标的要求与教学规范下,过去传统且相对保守的教育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学生,比如说运用题海战术、解题套路等方法不仅仅让小学数学教学浮于表面,同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极其不利。其主要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对数学习题理解方式不一样,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大量练习而熟悉课本中的核心知识。

一、创新思维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多年来,我国的教育经过了多次的摸索改革,得出了“创造力决定思维方法、推理能力”的结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传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之外,同时也应当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基础知识背后的核心内容,养成在完成日常练习与学习基础知识后问个“为什么”的习惯。

通过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避免了学生重结果,轻过程的负面思维,发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对学生日后长久发展以及学习规划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创新思维的植入不仅仅能够提升教学的整体性,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学校依然秉承着传统的教育模式,因此在日常数学教学中会相对存在着“实用主义”,以考试成绩作为教育导向,因此题海战术、解题套路等教学模式大行其道,从而将部分相对繁琐的核心知识一带而过,出现避繁就简的情况,对于通过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而言有着一定的负面作用。

同时,由于小学生对于学科以及知识的认知并不十分清晰,他们的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大多源自于老师的传授。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无法通过日常教学激发,从而出现了对学习错误的认知,出现误以为“死记硬背”是学习知识的主流方式的错误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对策建议

(一)引导学生思维发散

合理利用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常见方法,作为在心智上拥有较大上升空间的小学生,他们的好奇心相对旺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着重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课堂上的知识点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们深入学习的意向。

举例说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需要教授的课堂知识与我们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相互结合,或是由生活中的难题引导出知识点,让学生通过运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难题”,一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二)发挥学生想象力

对于小学数学而言,其不仅仅为学生奠定了逻辑性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要部分。不得不承认的是,想象力以及逻辑是衍生正确方向的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因此,在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加深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也是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

所以,就小学教学而言,虚拟情景的植入成为了提升学生想象力的主要方法。在此,教师不妨可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以讲故事的形式融入课堂知识点,从而让孩子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进行思维分散,进一步对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想象能力进行运用,久而久之使开放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从潜移默化中成为了学生的主导思维。

(三)为学生提供交流空间

通过创造性思维培养工作后,部分学生可以很好地形成创造性思维,并利用创造性思维进行解题。但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困难,更有部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以及解题思维的运用处于似懂非懂之间,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小组交流,从而形成一种共同解决难题的氛围,在合作学习中共享学习成果与学习思维。

四、结论

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创造性思维是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的捷径,其不仅仅对学生在学习中有着一定的帮助,同时对其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作用。恰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也是给学生日后学习最好的礼物。

猜你喜欢

创造性想象力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用“同样多”解题
看见你的想象力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打开新的想象力
解题勿忘我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