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大学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思考
——基于厦门大学教学的借鉴与启迪

2018-03-28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厦门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中心

熊 关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 陕西西安 710128

2018年1月19日—25日西安外国语大学38位骨干教师和三位行政人员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来到祖国东南的美丽而文艺的滨海城市—厦门市,参加了由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厦门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与研讨。此次学习与研讨虽然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但厦大“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学习和教学却给人带来强烈的冲击与震撼,短短一周获得的关于教育与教学方面的信息、知识和智慧带给人许多的启发,引发长时间的思考。

思考一:

在教育行业引入竞争,是大学教育回归“以学生为中心”办学模式的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各个大学,不论“985”、“211”还是普通高校,普遍都出现教学质量下降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呢?研修班学习的第一天,厦门大学的副校长邬大光教授给我们做“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报告,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目前由于没有能够深刻体会到人才培养和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本科教育给大学带来的长远好处,导致目前国内各个大学对教学的不重视。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缺乏竞争。众所周知,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行业,享受种种政策保护,是一个在温室中发展成长的行业。高等教育缺乏真正意义的竞争,尽管目前生源匮乏但各个高校基本没有真正的生存压力和危机。由于缺乏真正意义的生存危机,自然没有忧患意识,必然只会务虚不务实,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忘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邬大光教授认为大学教育有四个任务,分别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但是根本的任务在于人才培养。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具有管理、治理和引导世界”能力的未来人才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想让高等教育回归根本,根本解决之道是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引入竞争因素,“温室中的花朵,永远不可能拥有强健的生命力”,减少高等教育的一些不必要的政策保护,给民办院校更多的办学权利与自由,让民办院校与公办院校展开公平自由的竞争,将公办院校置身于与民办院校相同市场环境下,让其面临与民办院校一样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危机,帮助其树立充满忧患与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类公办院校与民办院校一起认真思考生存之道: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模式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不重视教学的办学模式,在残酷的竞争下注定是走不长远的。所以引入竞争因素,是国内高校回归“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模式的根本举措,是未来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思考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必须贯彻到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如法的教学活动中,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成功。

这一教育理念分别在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别敦荣教授的“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报告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郭祥群的“如何上好一门课”报告中得以深刻阐释,让人受益匪浅。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就是要求重视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体落实于每位教师每门课程的每次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教师对每一次教学活动的高度重视,认真、得法的准备,富有艺术性地教授以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积极探索、改革与反思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大学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别敦荣教授和郭祥群教授鞭辟入里的分析让人茅塞顿开。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求每一位老师在教授一门课前,先要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充分了解即将要教授的学生。要了解学生以前修学过哪些课程,成绩如何,特别要重点了解与该门课程有关的先修课程,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解学生目前智力已经成熟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了解学生目前的认知特点和所处阶段;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就是了解他们爱看什么、听什、想什、做什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其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在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①在教材选用设计时,一定要改变教师讲授一本书,学生学习一本书,考试内容局限于一本书的“一本书教学”。“一本书”的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千人一面,难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受到束缚,难以培养创新意识,弊端重重,必须改革。教材选用设计时要向开放体系转化,做到“基于教材,无限延伸”,即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本教材的内容,照本宣科,还要给学生推荐阅读相关著作、期刊文章、专著,关注相关网上论坛,参与网上讨论等,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无限延伸,给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构建个性化学科知识体系,拓展学生多元的思维空间,培养出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②在课堂教学内容设计时,传统的以教材章节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的方法一定要改变,要转变到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一位仅仅会“讲”的老师不是好老师,好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善于对学生的“学”进行设计,善于从问题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教学,好老师善于让学生了解每门课甚至每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善于设计合理的问题,好老师的每堂课都以问题展开,好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在教学方法设计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组织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大学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而没有变化性,很容易让大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方法设计时一定要多元化,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看人下菜碟”,采取“权变式”教学方法,把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示范性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角色扮演式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实地考察、翻转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应用到不同情景下。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教学。

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最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施时,一定要有高度的教学艺术与指导艺术。只有同时具有高度的教学艺术和指导艺术的教师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如果说教学的设计要讲求科学,那么教学的实施就要讲求艺术。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两条线—明线与暗线。

明线就是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这时就要发挥教师教学的艺术。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不会包办课堂全部的课时,会将一部分学时交给学生,不代替、包办学生的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摸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完整的学习过程;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知道何时发问,何时点拨、何时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懂得教学艺术的教师经常注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帮助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暗线就是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这时就要发挥教师的指导艺术。懂得指导艺术的教师在对学生课后学习进行指导时,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们的思维过程,尊重他们的思维成果,多看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给与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懂得指导艺术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个性化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发展个性化学习。

思考三:

学校对教学的高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严格监控与管理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得以实施的保证。

厦门大学教学比较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校方对教学高度重视,对教学实施严格的过程监控。校方长期坚持把教学工作纳入校长办公会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研究部署各项工作时,始终将教学工作作为全校最基础、最重要的顶层设计来进行谋划研究。

厦门大学通过一系列措施来保障“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实施,包括:①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厦门大学每年在学院全面自查的基础上,成立若干评估专家组,对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并及时反馈至各学院,督促整改,建立了完善的“自我检查、相互观摩、典型示范、及时整改”的自我评估机制。②常态数据监测。学校依托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动态采集日常教学运行基本数据,监测教学质量,并以每学年的《本科生教务基本情况统计表》和《厦门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呈现在厦大师生面前。③本科课程教学测评。学校每学期以随堂测评的方式开展本科课程教学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编制分析报告并反馈至相关学院和任课教师,对测评成绩较低的教师实行约谈、听课制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④学生学习经历调查。学校基于学生学习增值的理念,每年开展新生、毕业生学习经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每年形成《学生学习经历调查报告》,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供了实证依据。⑤日常质量监督机制。学校建立了包括教学督导制度、校长听课日制度、日常教学检查制度等制度,形成利益相关方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⑥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教学能力提升、咨询服务、改革研究、质量评估、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工作,通过搭建教学观摩平台、开展教师教学培训、建立教师教学档案、促进教学资源共享等系列措施,在促进全校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取得成效。

厦门大学对于每一门要教授的课程都要求有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延伸阅读材、书面教案、电子教案、课程设计、教学进度安排等。对于每一门课都要求有一定比例的课堂讨论,每门课都要布置作业,一些重要课程,会给授课的老师配备一到两名助教帮助批改作业。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有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呈现多元化特点,有过程评价、发展评价和全员全要素评价,对大学生的每一个学习活动,包括课堂发言、课堂研讨、汇报、作业、考试都进行评价,以客观评价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厦门大学非常强调授课教师授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在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方面的做法也非常值得称道。学校建立了一整套学生学习经历调查机制。通过大数据系统搜集每位大学生个人背景、课堂学习体验、课外学习体验、学习性投入、学习收获、学校归属感等6大模块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每年定期编制《新生学习经历调查报告》和《毕业生学习经历调查报告》,为授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趋向以及实施具体教学工作提供精准依据。

厦门大学还特别重视搭建将课程评估、教学培训与教学比赛融为一体的教学比赛平台。学校每年举办各种教学比赛,如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英语教学比赛等。通常比赛分三个阶段:学院先举行院级选拔、学校再举行初赛与决赛,时间跨越春秋两个学期。在此期间,组织对参赛课程进行督导听课,并对院系选拔出来的选手进行为期一周的教学培训,配备名师当场点评指导。由此将教学比赛由一个竞赛节点转变成一个教学活动全过程,将教学比赛与课程评估、教学培训融为一个整体。比赛结束后表彰时还结合比赛的点评、总结,开展优秀选手的教学示范观摩。由此真正实现了教学比赛“重在过程,重在提高”的原则,搭建一个青年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能力的示范平台。

总之,要做到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必须在教育行业引入真正的竞争,就必须贯彻到每一位教师的每一次教学活动中,就必须对教学过程实施严格监控与管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构建知识与技能,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这就是厦门大学成功的教学给我们带来的借鉴与启迪。

猜你喜欢

厦门大学以学生为中心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上厦大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