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方安全服务常驻园区的实践及思考

2018-03-28姚念岗

成功 2018年9期
关键词:化工园区应急

侯 乾 姚念岗

上海守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1500

1、第三方安全服务常驻园区的相关背景

1.1 当前安全形势及相关指导政策

在2017年1~11月的全国安全生产数据统计中,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数量骇人,其中化工和危化品行业较大以上事故起数17起、死亡人数77人,比重上看似合格,但同去年的同组数据相比,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上涨 41.7%和87.8%,化工生产的安全任务仍然十分严峻。早在2013年习主席就安全生产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性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李克强总理对安全做出六大批示,从国家层面上严抓把控,让当局安监部门和各地安全生产监管负责人逐渐重视安全带来的潜在社会效益,对于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特点的化工产业和集约的化工园区,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多份指导意见,其中提到的“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全国化工园区建设管理的公认“标准”和方向。

1.2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述

化工工业园区作为化工生产力和化工GDP份额的主干力量,其在国内的迅猛发展可能是造成如上数据上升的原因之一。截至17年底,国内化工园区数量突破600大关(其中国家级61个、省级315个、地级市级225个),我们要正视化工工业园区集约化、高效化的优点,肯定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强大推进作用,想办法克服园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安全问题。

此前,国内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水平一直跟不上大规模的生产格局,有意借鉴国外科学先进安全理念,但文化差异和实际复杂情况致使磨合困难。化工园区内大多数单位规模较小,各项职能尚不健全,部分索性选择牺牲安全换取发展效益;园区内密集的化工产业助长风险隐患、苛求较高的安全专业素质、加重安全管理配置任务,政府监管人员分身乏术,难以驾驭。

1.3 社会化安全服务的引进

全国各地化工园区的企业数量众多,发展水平与自动化程度参差不齐,导致各地安监部门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如上海仅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数量就有17片,政府单位要让各园区的安全生产水平保持在可观的程度,安全监管必不可少,为了延伸手脚,政府购买第三方安全服务的政策应运而生,以缓解分散管理的弱点,让第三方安全监管机构直接入驻各片工业园区,使其成为提升园区安全生产水平和发展理念的有效践行者。

2、工业园区第三方安全服务模式、内容、重点与实践

2.1 第三方安全服务定义

所谓第三方,是立足于传统生产监管模式中的政府、属地监管部门和企业之外的客体,安全监管服务的第三方,与两个主体都有必要的联系。原则上,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职能部门和属地监管部门适当放权,给予第三方一定的监管权利,使其成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来往的互通桥梁,充当使者。

2.2 服务的模式、内容及重点

园区内第三方监管服务机构的监管相较于政府监管,更加专业、直接,是一种深度监管,弥补了安全监管人员不足和安全专业薄弱环节。代替政府监管,给企业有效的技术帮扶是第三方监管日常工作的两大板块。

第三方安全服务在服务模式上勇于开拓,积极创新:让过硬的安全专业水平为日常人员监管与文档资料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具体服务内容总结以下:一企一档,分级管理;安全诊断,隐患排查;危险作业,严格管控;提前培训,考核能力。

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的日常监管,是一个熟悉园区及企业的过程,通过了解园区和企业的安全状况,对症下药,提高部分高危风险点的检查频率,巩固安全薄弱环节。关系上,第三方在日常工作中与生产企业共同学习,一起进步,双方都持有憧憬与意愿来一起打造具有优秀安全文化的园区、构建持续可改进安全监管制度体系。

第三方安全监管机构虽有一定的监管权,但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定义其法律地位,在园区企业尚未能尝到第三方安全服务的甜头时,其监管成效和技术帮扶功能优势尚不能得到重视,究其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企业的态度。部分企业对第三方监管服务持有无所谓,甚至抵触态度,出现不支持危险作业报备和第三方人员检修现场监管工作、不配合安全检查和安全整改任务、对接人员频繁变动,沟通不畅的现象,种种难题亟待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进一步扩充完善。

2.3 成功服务实践介绍

第三方服务机构在化工园区的成绩慢慢被园内企业赞许,第三方服务机构自身通过积极地参与各项安全相关相关会议和论坛,宣传科学有效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技术,让更多企、事业单位认识到第三方安全服务的优势和力量。截至目前,第三方服务机构已入驻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山东、江苏、浙江等化工园区,服务企业数量超过万余家。

如2017年3月入驻的福建漳州的古雷开发区,购买第三方服务机构的服务事项有企业八大特殊作业抽查、安全仪表报警及安全联锁抽查、工艺设备变更管理抽查、项目生产前安全抽查、工艺装置开停工方案技术审查、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指导企业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共性问题集中开展专项培训等。

据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服务古雷圆区的统计,不到一年时间,已开展安全服务433频次/1301人次,累计发现问题及帮扶建议3757项,已整改3730项,整改率99%。开展培训合计9次;外管廊作业与承包商车辆行驶夜查5次。审核施工方案20次,全区安全生产呈现稳定好转态势。

3、对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几点思考

3.1 第三方安全服务如何长效发展

目前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发展势头良好,各园区的招标任务如火如荼,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数量也如雨后春笋的态势激增,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参差不齐。

相关的政府和园区,对于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应持开放态度。数量增多的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表示园区和属地政府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能充分比较业绩和能力,招标合适的第三方;政府层面在推广第三方安全服务的同时,注重引导行业标准;同时要接受同行业的马太效应,安全监管也需要科学严谨的安全技术和高质量的安全专业水平。但是政府不应过分依赖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要恪守对园区的监管职责,定期走访企业,核查被委托园区的安全指标和绩效,最好在园区安委会设立监管第三方安全监管机构的制度。

对于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自身,在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要恪守初衷,公平竞争。安全监管服务不单单是服务产业,也可以融入安全产品,服务与产品并行,专业知识与安全技术并重,让坚实的科技创新和科学的监管理念成为第三方在招标竞争中的有力筹码。

对于相关协会和媒体单位,要提供必要的宣传平台,正向宣传引导群众,普及第三方安全服务观念和政策,助力该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要起到监管义务,敢于曝光和检举揭发。

3.2 第三方服务机构如何结合应急管理部开展工作

在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机构改革,不再保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建国家应急管理部。改革初衷为考虑到我国灾害多发频发的特点,将公安消防部队、武警森林部队与安全生产等应急救援队伍一并作为综合性常备应急骨干力量,提升应急救援效率和战斗力。

应急管理部仍然保有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和工矿商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职责,但是,工作重心从当初安全生产事故的预防和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转移到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时救援和处理上,生产企业单位的安全预评价和安全事故防控则部分交由社会上的安全服务服务机构。

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的职责和义务被再一次放大,政府购买的并不简单的是日常监督,还包括风险管控方面。第三方做风险管控并不比企业自身做风险管控简单,对工艺装置的熟悉情况成为关键因素,第三方的风险管控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应拥有自己的风险管理资料库,弥补疏漏的工艺装置,增加技术服务员工的经验和工艺敏感度,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钻研实际工艺装置,分级分类,弹性监管,专项排查,完善图标,量化评估,给企业内部的安全人员做好辅助服务工作。

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还应包括国家重视的应急救援层面。企业方面,要求督促其构建合格的应急预案体系,现场、专项、综合应急预案及时报备,分类归档;第三方方面,要完善园区公共区域的消防疏散预案,做到全园区覆盖。所有的应急预案,争取做到未完善不放过、未存档报备不放过、未培训不放过、未演练不放过。同时,对于项目变更,新的工艺装置和场所的应急预案要及时跟进更新。

猜你喜欢

化工园区应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