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效果

2018-03-28崔爱叶

实用临床医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美罗培南败血症丙种球蛋白

崔爱叶

(新乡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河南 新乡 453000)

败血症为新生儿期重度感染性疾病类型,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较差,故细菌感染后可于血液内迅速繁殖,累及机体各个器官组织,严重危害其生命健康[1]。传统主要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但由于当前临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较严重,致使患儿多出现耐药性,故常规抗生素治疗整体疗效不佳[2]。美罗培南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也较常用,其属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以此产生杀菌功能,且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此外,相关研究[3]指出,新生儿败血症发病与免疫功能异常关系密切,因此该疾病治疗应重视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丙种球蛋白可补充机体内源性丙种球蛋白,强化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功能。基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美罗培南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乡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与对照组(n=39)。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8例,日龄5~24 d、平均(14.46±6.59)d,出生体质量2246~4319 g、平均(3281.69±641.38)g;研究组男23例、女16例,日龄7~27 d、平均(14.86±7.01)d,出生体质量2251~4334 g、平均(3283.79±639.27)g。2组患儿的性别、日龄、出生体质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经临床证实为新生儿败血症;2)血液细菌培养结果呈阳性,体温增高;3)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签署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并发自身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重度病变者;2)纳入研究前采取抗生素药物治疗者;3)并发肾肝功能重度障碍者;4)过敏体质者。

1.3 治疗方法

入院后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罗培南注射液(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520)20 mg·kg-1+5~1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日龄≤7 d患儿间隔12 h给药1次,日龄>7 d患儿间隔8 h给药1次,持续治疗7 d。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美罗培南注射液联合丙种球蛋白(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批号:S10970032)治疗,美罗培南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丙种球蛋白用法用量:静脉滴注300~500 mg·kg-1·d-1,初始滴速为4~6滴·min-1,若30 min后仍未发生不良反应,可适当加快滴注速度,连续治疗3 d。

1.4 观察指标与评定方法

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包括神经系统症状、拒奶、体温等)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IgA、IgG、IgM)变化情况。

临床疗效标准[4]:疗程结束后症状改善、体温恢复正常,可正常进食,且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为显效;疗程结束后细菌培养结果呈阴性,症状有所缓解,但体温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准为有效;未至上述标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免疫功能指标检测方法:于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4 mL,离心(3000 r·min-1,10 min)处理,取上清液,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IgA、IgG、IgM水平,试剂盒购于长春汇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神经系统症状、拒奶、体温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比较 ±s,t/d

2.2 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31%比74.36%,χ2=4.523、P=0.033),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IgA、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G、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ρ/(g·L-1)

*P<0.05与治疗前比较。

3 讨论

败血症患儿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故遭受细菌侵袭后可随血液循环传播至全身,累及多个器官与组织,引发化脓性心包炎、脑膜炎、腹膜炎等,已成为致使新生儿病死的重要疾病类型。因此,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对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实施干预。

抗感染为新生儿败血症重要治疗途径,当前临床用于该疾病治疗的抗生素类型较多,但受抗菌药物滥用及耐药现象出现等因素影响,导致常规抗生素治疗方案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美罗培南注射液在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治疗中较常用,其属第2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败血症病原菌抗菌活性较高,且对β内酰胺酶具有高度稳定性。有研究[5]指出,美罗培南肾毒性及中枢神经毒性较低,且具有较高化学稳定性,对细胞外膜穿透力强,与青霉素结合蛋白2间亲和度极高,可产生显著杀菌功效。此外,美罗培南还可被巨噬细胞吞噬,细胞内外浓度均较高,故具备良好细胞内杀菌功效。新生儿败血症发病与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具有密切相关性,新生儿免疫力较差,机体发生感染后IgG抗体显著减少,且从母体获取的IgG半衰期仅为23 d,故采取免疫疗法对改善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而丙种球蛋白为免疫增强剂,可对微生物与靶细胞受体相结合产生抑制作用,形成抗体复合物,增加体内IgG含量,强化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感染能力,以此消除病原菌。此外,丙种球蛋白可对抗原特异性予以调节、强化,增强败血症患儿对细菌免疫反应,并促使中性粒细胞自骨髓内释放、移向感染灶,强化中性粒细胞调理及吞噬效果,以此改善新生儿败血症治疗效果[6-7]。另有研究[8]认为,丙种球蛋白具备免疫代替及免疫调节双重功效,静脉给药后可迅速提升患儿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在美罗培南治疗基础上,联合采取丙种球蛋白可更有效缓解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促使其及早康复出院,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丙种球蛋白可有效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猜你喜欢

美罗培南败血症丙种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表达的影响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打丙种球蛋白能预防感冒吗?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
丙种球蛋白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美罗培南与头孢曲松钠国内外药品说明书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