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技学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浅析

2018-03-27张卉卉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

张卉卉

【摘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能促进中技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而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中技学校应该做到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按需设置专业,关注学生技能;整合教学资源;合理安排教学与实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师素质,组建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团队;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技学校 复合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02-02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掌握多种劳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为了提高就业率,很多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但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不是简单的开展几个不同专业的课程,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职业规划、专业特色、职业需求前景等进行认真的规划。

一、复合型人才概念

复合型人才是指学科、专业交叉、复合、扩展培养出的具有综合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性人才。复合型人才的产生和培养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不同领域技术的组合转移能产生新技术、新工艺,需要复合型人才开发使用新技术、工艺。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逐渐转变为集约型,使同一职业需要多种知识技能,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种形势,职业学校要想提高就业率,就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中技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意义

1.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复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学校深入了解相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并以此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改革,从而改革了人才培养模式。

2.提高教学质量

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专业技能、实践经验、职业素质和能力。因此学生的课堂不仅是教室,还是真实的企业环境,使学生实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师也是师傅,学生也是员工,教学的过程既是生产过程,也是职业培训的过程。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用的对接,提高了对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这方面的投入。学校与合作企业之间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也使学生的实习见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企业生产过程中,提高了教学质量,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中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中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创新性和就业率,培养复合型人才会使学校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促使学校不断创新,结合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打造品牌专业。使其具有自身特色,充满活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立足之地。此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扩大其就业面,从而有效的提高学校的就业率。

三、中技学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策略

1.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

培养复合型人才需要在教学目标、培养要求、课程安排、教学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出调整,师生可能会不适应这些转变。因此要转变师生的观念,使他们认同支持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参观企业等方式,让师生认识到随着社会和当前企业的发展,只掌握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要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这有利于学校、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改革中。

2.按需设置专业,关注学生技能

中技学校的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就业,因此在设置专业时要考虑社会、市场的需要,扩宽专业面,使其能适应多种工作,有效的提高就业率。如可以让烹饪、美容美发专业的学生,跨专业学习营销、管理类等专业知识。这些专业与学生本来的专业有共通的地方,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且这些专业在当前及未来的市场经济中的需求会不断提高,在学生就业时,能扩展他们的就业面,因此这种专业设置是有超前意识的。此外还要分析学生未来从事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辅助技能,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管理、沟通等能力。

3.整合教学资源

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学校可以开展与学生专业有关的选修课,让学生自由选择,也可以建立学分互认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拓展,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打破学科间的界限,使学科的知识、资源能够自由交流共享,产生新兴、交叉学科,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搭建平台。打造校本教材,校本教材要结合学校特色和专业需求,把相关专业课程的知识、技能融合在教材中。与其它专业共同建设完善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在使用这些基地时,每个专业的侧重点不同,这不仅能使实训设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还能促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知识、技术方面进行交流。

4.合理安排教学与实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习操作和理论知识的课程安排不够科学,往往是半个学期学习理论知识,半个学期实习。这种课程安排使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联系不紧密,难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的效果。学校应该进行一体化的改革,在学习一节理论知识后,就应该紧接着进行相关的实习训练。这种教学方式有很强的直观性,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其学习提供动力,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之间的联系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自觉的兼顾这两方面的学习。

5.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探究性教学环节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探索答案,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此外,为了方便学生今后的就业,教师还要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加入就业指导、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更加牢固,广泛了解专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成为复合型人才。

6.提高教师素质,组建专业的教学和学习团队

要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增强师资力量,就要重视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引进人才,可以面向社会招聘有丰富的相关专业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扎实、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也可以挑选培训优秀毕业生留校任教。培养人才,除了通过多种形式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外,还要挖掘教师的潜力,让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专长,甚至改学改教有潜力的热门专业。在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后,还要根据教师的专业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组建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会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统一设计教学,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规划组建学习团队,使学生在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中,能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扩展专业知识和技能。

7.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求对教学的评价要贯穿学期始末,要丰富评价主体,使教师自身、學生、督导员都参与到评教工作中。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评价除了学校外,还要引入行业、企业及第二方专业评价机构,多方共同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前中技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进行教学改革不应盲目,而是要突出学校特色,打造品牌专业。建立完善课程体系、教学监督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素质,致力于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国宁,刘少军,肖亚宾. 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浅析[J]. 东方教育,2015(10).

[2]吴国辉,包敬海. 基于大学导师制的中职复合型人才培养[J]. 职业时空,2014,10(7):109-111.

[3]李芳荣. 产学研合作下的“复合型”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科学中国人,2016(12):281.

[4]聂振兴. 信息技术教育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 科学咨询,2016(53):85-86.

猜你喜欢

复合型人才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