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2018-03-27陈晓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西安市经济带遗址

陈晓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西安 710100)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个基于古丝绸之路延伸出来的新经济发展区域,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东西自然地理经度跨度极大,沿线省市历史底蕴深厚、自然景色绚丽多姿、文化遗产璨若明珠、民族风情丰富多彩,蕴藏着数不胜数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各民族、各区域不同经济社会形态及宗教信仰的交融地带,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为这些省市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学界和业界不断对其战略价值进行重新审视[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出版了大量学术论著,发表了大量相关论文,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多,研究层次较高,研究深度较细化,研究视角及方法也较多元化。张永锋,杜忠潮(2009)对丝绸之路沿线所涉及西北地区的10座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当重视遗产廊道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规划。李文兵、南宇(2010)从宏观视角分析了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合作机制,指出目的地间的合作应该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历史文化为核心,利益分享为动力。李创新、马峰等(2014)以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请世界遗产为例,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旅游合作开发模式等问题。郭鹏,董锁成(2014)等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业格局与国际旅游合作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经济带合作模式[1]。刘怡(2014)在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背景下,选择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段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丝绸之路陕西段的遗产价值特性和线路的整体价值,提出了整体性保护的思路、原则和策略等。虽然目前国内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势头迅猛,但是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段的研究少之又少。

二、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品的发展基础

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的凝结着人类文明的、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的,并且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获得精神层次提升的,可以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并且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是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的物质基础,文化旅游资源经过开发设计,能够满足旅游者感受异地(域)风情、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参与体验并且感悟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追求高层次精神享受的经历和体验,这种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就是文化旅游产品。旅游和文化相辅相成,旅游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文化旅游作为新常态下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已经成为了旅游发展的新名片,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导下大力推动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必定会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大发展时期旅游业的新亮点。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给西安的旅游业创造了前所未有地发展机会。同时,西安全面推进交通体系的完善、实行多国旅游者的落地签证、建设丝绸之路主体博物馆和产业园、举办丝绸之路文化风情节及丝绸之路全球发展推进会等活动全面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旅游业的发展。作为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优秀旅游城市的西安,文化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多样,在现如今竞争态势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西安也面临着如何将多样化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精品文化旅游产品的问题。西安作为较早发展文化旅游的城市,已经拥有一大批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产品,例如大型文化演出《盛世长安》、《长恨歌》以及大唐芙蓉园景区、大明宫遗址公园等,展现出了盛世大唐文化,体现出了西安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2];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出了秦朝强盛的国力以及秦国人民精湛的工艺,是西安享誉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汉长安城遗址、大唐西市、钟鼓楼、大雁塔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遗迹,也都成为了西安文化旅游的精品名片。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潜力

(一)文化旅游资源数量巨大且等级品味高

陕西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而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东方起点,有着不间断的五千年文明发展史。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西安目前登记在册的文物点15351处,不可移动文物点有3246处,各类文物点中,古遗址1557处,古墓葬1888处,古建筑1394处,石窟、石刻类8831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474处,新文化品类583处,工业遗产28处,其他596处;另外西安市已建成各类博物馆60家,其中民营博物馆19家[2]。

西安文化旅游资源的等级及品味都较高,截至2016年,西安境内有秦始皇陵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西安华清池景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景区三处国家5A级景区;有5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这些数据足以说明西安文化旅游资源的数量及品种之多,等级及品位之高。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较,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明显的独特性以及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巨大。

(二)文化旅游资源种类齐全且文化底蕴深厚

西安是中华文明发样地之一,经历了新旧石器时代到汉唐繁盛再到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绵长的历史成就了西安“天然历史博物馆”,现代经济的发展造就了西安丰富的现代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且西安的旅游资源分布较为广泛。

西安作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素有“中国地下博物馆”之称,文化遗存密度之大,种类之全、级别品位之高在全国排在首位。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中,西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几乎涵盖了人文旅游资源的所有基本类型:有遗址遗迹类的人类活动遗址、原始聚落、历史事件发生地、军师遗址与古战场等;有建筑与设施类中的佛塔、碑林、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陵区陵园、特色街巷、城市广场等;有人文活动中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演艺、宗教活动、文化节等。有内涵丰富的历史遗迹,也有参与性极高的现代人文吸引物;有鲜活的民俗文化生活场景,也有引人入胜的传说历史典故;有呈现历史场景的舞台剧,还有沉睡在地下千年的帝王陵墓等,类型丰富多彩,特色鲜明(见表1)。

表1 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表资源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安段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的丝绸之路申请项目,丝绸之路横跨欧亚大陆,申遗部分22个遗产点在我国,陕西共有七处旅游景点入选,其中包括西安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这五处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大唐西市遗址、钟鼓楼、明城墙、汉阳陵遗址等也纷纷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兴衰,这些都是丝绸之路西安段的代表性文化旅游产品。西安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因此仅对具有代表性的资源发展进行分析。

(一)西安市丝路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划分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西安,又是文物大省陕西的省会,有着十三朝的建都史,文化资源绚丽多彩。通过对西安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研究,西安文化旅游资源如图1所示。

(二)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整合开发不足

西安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几乎涵盖了人文旅游资源的各种类型,这些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仅体现着丝路文明,也展示着西安十三朝古都的厚重历史,例如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口碑旅游产品:大慈恩寺大雁塔景区、小雁塔、大明宫遗址公园等,但是目前西安市的丝路旅游产品没有进行线路的整合,缺乏具有权威性的组织机构从整体层面上进行协调和规划文化旅游的发展,造成丝路文化旅游有“点”而无“路”,没有整体而长远的规划整合[3],因此西安市目前还没有围绕丝绸之路主体的精品旅游线路。

2.开发深度不足,产品质量不高,缺乏精品

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丰富多样,完全能够开发设计出从基础的观光旅游产品,提升为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从会议考察到商务旅游;从教育求学到研学旅游等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使西安市的文化旅游产品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合理,满足不同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4]。从目前的西安市的旅游市场调查可见,西安市的文化旅游层次依然停留在最基础的陈列观光,缺乏高层次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缺少创新,主要的文化旅游产品依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所开发的,多年来留给游客的印象依然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尽管西安市政府出台了很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也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管理机制的制约以及资源开发缺乏规划,并未形成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整体旅游文化产品体系,使大量优质旅游资源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发,创新能力差,缺乏精品文化旅游产品,不能充分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难以适应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的发展[4]。

图1 西安市文化旅游资源分类图

3.资金短缺,宣传力度不够

文化旅游资源想要开发成高品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投入;要想成为西安丝绸之路的拳头精品旅游产品,还要进行大力度的营销宣传。政府作为非营利机构,作为西安市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投资主体,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在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方面,和文化旅游发达的城市相比较,西安在文化旅游产品市场上的宣传力度和营销手段都非常欠缺,不太注重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未能建立文化旅游的鲜明形象,并且西安也没有健全的自助旅游旅游服务平台,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示和更新非常缓慢。

五、丝绸之路西安段旅游线路设计

(一)省内丝绸之路旅游线路设计

1.丝绸之路西安段市区内文化旅游产品线路设计

西安市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素有“丝路圣都,秦俑故乡”之称,所涉及的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涵盖范围很广,主要的代表性景点有汉长安城遗址、唐长安城遗址(包括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天坛遗址、西市遗址、明德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大雁塔、小雁塔)、草堂寺塔、兴教寺塔、大秦寺塔、西安清真寺等[5]。从交通的便捷以及路线的合理性方面进行思考,可以将西安市区内的文化旅游产品线路设计如下(见图2):汉长安城遗址——汉城湖遗址——大明宫遗址公园——西安明城墙——钟鼓楼——大清真寺——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小雁塔)——大兴善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慈恩寺(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华清池——秦始皇陵兵马俑。

图2 西安市内主要文化旅游景点 备注:☆为线路中所涉及主要景点

2.丝绸之路西安段省域内旅游线路设计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也是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的起始点。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的陕西段主要分为两路。一条由西安出发,经咸阳(汉阳陵)、礼泉(昭陵)、乾县(乾陵)、彬县(大佛寺)、长武进入甘肃的径川、平凉地区;另一条由西安出发,经咸阳、兴平(茂陵)、扶风(法门寺)、宝鸡(炎帝陵)、陇县进入甘肃的天水、陇西地区。西安、咸阳和甘肃天水、兰州、张掖、敦煌等作为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区域,这些线路上包含了大量的丝绸之路文化遗迹,都可以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1)西安——礼泉(昭陵)——乾县(乾陵)——彬县(大佛寺)——径川(进入甘肃);(2)西安——兴平(茂陵)——扶风(法门寺)——宝鸡(炎帝陵)——天水(进入甘肃)。

(二)跨省区域合作旅游线路设计

西安市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推广,应该与沿线相邻省市工作合作开发,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1.探寻历史之古城遗迹旅游线路

经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兴庆宫遗址——甘肃天水的十二连城——金昌的高庙古城、三角城——甘肃安西的锁阳城——甘肃敦煌的沙洲故城、南湖破城——新疆吐鲁番的交河故城、高昌古城、楼兰古城——乌鲁木齐的乌拉泊古城——新疆喀什唐王城。

2.净化心灵之宗教文化旅游线路

西安的大慈恩寺、大兴善寺、化觉巷大清真寺——咸阳彬县的大佛寺石窟一一宝鸡扶风法门寺——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甘肃兰州的南关清真寺——甘肃临夏的拉卜楞寺——青海西宁的塔尔寺、瞿县寺——甘肃张掖的大佛寺、木塔寺——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须弥山石窟——新疆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新疆乌鲁木齐的南大寺——新疆喀什的艾提卡尔礼拜寺

作为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西安,留存的文化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数量不胜枚举、等级品味极佳、开发潜力巨大,应在推动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的开发和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下,全面开发及保护丝绸之路西安段的文化遗产,更新开发理念,深度发掘丝绸之路的精神文化内涵,提升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游憩和教育功能,再结合现代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其文化创意,加强与临近丝绸之路重要省市合作,最终进行文化遗产旅游的保护和开发,共同推进各方发展。

[1] 张玉蓉.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发展研究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16(5).

[2] 西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记[N].西安日报,2010年3月4日(版).

[3] 齐花.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安起点丝路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6.

[4] 刘晓霞.陕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人文地理,2004(4).

[5] 李巧玲.丝绸之路申遗中国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基于陕西段西安旅游区的视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西安市经济带遗址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INDUSTRIAL EVOLUTION
辽上京遗址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亲子创意美工展
西安市第四医院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123的几种说法
基于CA-Markov模型的西安市热环境模拟研究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