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体验之价值与引发策略

2018-03-27

成功 2018年8期
关键词:乡愁文本阅读教学

张 宇

邳州市土山初级中学 江苏 徐州 221000

语文课程是一门极富人文色彩的学科,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本无一不是出自名家笔下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是作者情感之结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人文教化功能,让文本中丰富的情感元素浸润学生心灵,使之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

一、阅读教学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教育价值

(一)情感,乃“立文之本”,披文入情有助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阅读教材中的文本文质兼美,不管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叙述社会生活,不管是表达深切感悟抑或是对某一现象进行赞美或批判,字里行间全都流淌着作者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说的“情者文之经”,强调的就是情感乃“立文之本”。大凡经典之作,其中所蕴含的情感的力量都是巨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穿行于文字之中,披文入情,才能激起学生情感审美之体验,产生心理与情感之共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此,阅读教学务必远离生硬、生涩的灌输,杜绝生吞活剥,杜绝支离破碎的“肢解式”分析;与之相反,教师要切实调动学生的感受、体验、直觉、移情等心理机制,引领学生带着一颗感悟之心潜入文本,走近作品所描写的情景、所塑造的形象、所揭示的理趣,从中汲取新鲜、丰富的精神养料,收获情感体验,培养语文情怀。

(二)有效的情感体验,能够引领学生穿越时空,跟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情感,乃文学作品之灵魂。体验,是情感活动得以发生的沃土。对作者而言,体验是经历与感悟生活的有效方式;对于读者而言,体验是透过文字穿越时空跟作者进行心灵对话之通道。所以,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追求有效的情感体验,让浓厚的情感体验色彩弥漫课堂,感染着学生心灵。在此思想指导下,教师在讲读课文的时候,首先要摒弃“注入式”教学,引领学生沉潜于文本之中,去自读自悟,透过语言文字,全身心地进入作品所构筑的情感世界中,让作者之情拨动自己心弦,将“己之心”与“他之情”相互融合,产生崇真、向善、求美之心,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其次,要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以促进思维的碰撞、观点的分享与认识的完善,促进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的提升。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二、阅读教学中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之策略

(一)凭借声情并茂的诵读引发学生情感

汉字,乃音、形、义结合体;文本乃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它融内容美、情感美、结构美与一炉。阅读教学离不开诵读,通过诵读可以将无声的、缄默的文字还原成抑扬顿挫的、富有感染力的有声语言,同时还伴有读者丰富的想象。因此,诵读涵咏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阅读能力。

文体不同、内容不同,所运用的朗读方式也不相同。朗读叙事性文章语速宜慢、语调宜低,要借助语速、语调传达出其中的情感变化;朗读议论文声音宜洪亮、刚劲有力,充分传达作者的观点;朗读诗歌则要注意韵律和节奏,做到情感充沛、声情并茂。另外,语句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朗读时语速、语气、语调也应有所不同。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初读时学生伴随着音乐自由吟诵,体会情感;当了解诗人经历及创作背景,组织学生欣赏诗的意象之后,则要求学生读得舒缓一些,沉郁一些,悲伤一些,以表达游子对祖国的无比思念。

(二)通过再现与融入文本情境引发学生情感

叙事散文或抒情性诗歌大都具有一定的情境,教师要引领学生贴近文本并融入文本情境,在“生”与“文”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为达此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有语言描摹、画面再现、想象体验、课件播放、角色扮演、以写促读,等等。比如,教学《乡愁》,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来呈现相关的关键时刻资料和图片,使之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让学生根据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展开想象,再通过欣赏音乐《乡愁四韵》,有效地促使学生入其境、悟其情,领略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那份绵长的思念之情。

(三)通过品词析句含英咀华引发学生情感

文学是驾驭语言的艺术,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语言的咀嚼与品味。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之作,对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情感的宝贵资源。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领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含英咀华感悟文本内涵,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实现人文性熏陶。阅读教学中,品词析句、以情怡情的方法很多。如,教学《乡愁》,教师除了抓住诗中表示意象有词语探究其内涵之外,还抓住诗中修饰性的词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来咀嚼、品味,领略诗人构思表达的高超艺术。教师可以用以下一些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去玩味:诗人在把乡愁比作“坟墓”时,在前面加上一个“矮矮的”,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情感?你从“这头”和“那头”两个词中,又体会到了什么?海峡原本是深深的,在诗人笔下怎么变成了“浅浅的”?……总之,教师要锁定诗中的关键性词语,引导学生用心品味,以促进理解走向深刻,进一步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情感是构成语文课程人文性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阅读课堂上学生情感体验必须依赖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解与引导,要以学生自身的经历为起点,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到理性分析与科学训练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滋润与熏陶,从而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猜你喜欢

乡愁文本阅读教学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九月的乡愁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回头一望是乡愁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