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数学

2018-03-27

成功 2018年8期
关键词:玩乐顺口溜小猫

杨 珂

蓬溪县任隆小学 四川遂宁 629128

数学对于刚进小学的孩子们来说,由于生活经验的不足和知识面的局限,有很多学生觉得单调、枯燥、单板,对数学没兴趣,学起来吃力。如何让孩子们对数学产生兴趣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顺口溜或儿歌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顺口溜或儿歌是孩子们喜闻乐见、易学易记、简短明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有点押韵。将说唱知识融合一气,使孩子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处于最佳状态的学习兴趣,把枯燥无味、空间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识,掌握的知识牢固且持久。

比如在一年级的教学大于小于时,学生们往往分不清,我就编一首儿歌:

大于小于两小弟

大于尖尖朝右

小于尖尖朝左

尖尖对着的是大数

开口对着的是小数

在教加法的凑十法时,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是一个难点,我于是把拍手歌改成了凑十歌,学生们在互拍互唱中很轻松地掌握了凑十法。

你出1,我出9,10只小猫扭一扭

你出2,我出8,10只小猫吹喇叭

你出3,我出7,10只小猫下象棋

你出4,我出6,10只小猫看杨柳

你出5,我出5,10只小猫会跳舞

你出6,我出4,10只小猫看电视

你出7,我出3,10只小猫爬雪山

你出8,我出2,10只小猫会写字二

你出9,我出1,10只小猫数第一

在我教认识整时,半时,我发现学生们学起来很吃力,于是引导孩子们编成:

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分针长长指向6,时针总在两数间

“比”字应用题,学生们往往看见“多”就用加,看见“少”就用减,于是我引导孩子们编了一首顺口溜:

“比”字后面有数字,“多”用加“少”用减

“比”字后面没数字,“多”用减“少”用加

2、在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低年级的小朋友,动手操作,亲自实践,自主探索吗。发现数学规律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能力的提升,更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把死板的学习材料生活化,多样化,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鼓励孩子们不断去思考,去实践。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丰富了学习知识,培养了收集、调用、查阅知识的能力,将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在玩乐中学数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一般会把预习的学习内容布置成晚上作业。有些家长不理解,老师还没有教,就叫学生做。我觉得正因为没教,学生不知道的东西才有好奇心,才有引导力,学生不懂它,就会动手动脑,查资料,问家长。

在课堂教学中我也会把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先让学生摆学具,总结方法:

比如:看图列式,很多学生列出6-2+4=8,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了以后,他们明白了,去掉的2个,可以说是从8个中去掉2个,也可以说是从总数中去掉2个,可以列出:8-2+4=10,或 8+4-2=10。

还比如:锯木头,锯一次要4分钟,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几分钟,有很多学生直接用4Ⅹ5=20(分)。锯木头,爬楼梯,等距离的植树等问题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很容易出错,于是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根小木棒,自己动手掰一掰:

掰一次,2段

掰二次,3段

掰三次,4段

……

从而得到锯的次数=段数-1

所以锯成5段要锯5-1次,那么就该列出:4Ⅹ(5-1)=16(分)。从锯木头从而引导出爬楼梯,植树与其类似。

顺口溜或儿歌的运用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能力,比起老师死板的教条更具活力,更有趣。同学们在说唱中,在玩乐中,把那些呆板、无趣的数学知识“活”过来,在愉快的氛围中,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新知识。

猜你喜欢

玩乐顺口溜小猫
巧用顺口溜打造数学高效课堂
发掘玩乐商机
声母顺口溜
顺口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超燃夏日玩乐发光体
小猫
玩乐厨房
最享受的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