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新趋势探析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背景受众内容

一、大数据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的变化

大数据简单来讲就是指存储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各类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单独来看并不具有应用价值,但是当其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大数据”之后,其利用价值就会逐渐凸显。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并在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采编是媒体传播的重要工作环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增加了新闻的预见性。大数据分析能够使新闻采编人员进一步明确受众对某种新闻类型、某些分析角度的偏好,这样采编工作就会需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预见性,提高了新闻与受众心理的契合程度。第二,提高了新闻与受众的互动性。传统的新闻传播是单向的,新闻采编工作与受众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大数据环境下,受众成为影响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这样采编人员不得不与受众就新闻内容展开互动交流,从而提高了新闻的互动性。第三,提高了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除了互联网中的信息资源,媒体在传播中也会形成数据库,这些资源则成为了新闻采编工作的基础与依据。

二、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问题

虽然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工作在技术上得到了更多的支持,但是在高速的信息传播,以及海量信息的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采编工作缺乏分寸,高效的信息传播带来的是激烈的媒体竞争,而一些媒体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受众关注,不惜采用一些具有煽动性的信息对新闻进行报道,或者采用“标题党”这种噱头的方式增加新闻的猎奇性,在质量上缺乏斟酌,在形式上急功近利使得新闻采编严重扭曲了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会对社会舆论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新闻内容新鲜度不够,在大数据环境下,一些新闻采编人员不断抱怨,要想获得第一手新闻越来越难了,自媒体平台的出现使得许多媒体对新闻事件的跟踪缺乏时效性;新闻内容同质化严重,一些新闻采编人员缺乏责任心,在报道中对已经出现的新闻内容进行重复报道,缺乏独特的视角,严重影响了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的新要求

大数据为传统新闻采编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因此,也对新闻行业、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在新闻传播理念上进行变革,以保证新闻采编的质量。新闻传播理论是指导新闻工作者实践的前提,在大数据环境下,传统的传播理念已经对新闻采编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局限。在新闻采编手段上,网络成为已经新闻传播、发酵的主要场所,因此,新闻行业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规则与特点,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用专业的视角体现新闻的客观性,进而体现新闻对社会舆论的构建效果。其次,充分利用数据平台,确保新闻内容与受众心理的契合性。大数据分析就是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对不同类型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收集、整合、分析,并对不同事件发展的相关趋势进行判断,进而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新闻采编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适应这一发展环境,通过与腾讯、阿里等一些大数据平台的合作,找到影响受众对新闻接受效果的相关因素,并在新闻采编过程中做出相关调整,进而让新闻内容更加贴近受众需求,并体现出层次化的新闻传播特点。最后,提高采编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好对新闻内容的深入挖掘。记者是新闻采编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养、职业道德直接影响着新闻内容的质量,在大数据背景下,新闻行业应该注重对记者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针对目前网络社交媒体中假新闻、不良信息传播等问题,从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出发,对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用其专业性保证对新闻的敏感度,能够从新的视角挖掘出更有价值的新闻,另一方面还应该用职业道德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可靠,以及对受众的正面导向作用,这样才能在大数据的环境下,体现新闻传播的人文性,提高新闻对社会文化的构建与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新闻采编工作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环境中的基本模式,从采编理念到采编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而作为新闻编辑人员,应该准确把握大数据为新闻采编带来的变化,全面地认识大数据的应用优势,在理念与方法上做出全面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新闻采编工作质量,以融入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彭湖.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新趋势[J].科技传播,2017,9(15):21-22.

[2]胡玫.大数据背景下新闻采编新趋势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6(22):45.

猜你喜欢

背景受众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主要内容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