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广播与微信公众号的融合发展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广播公众

2017年,新媒体的发展继续对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然而,广播媒体通过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也在不断完成属于自身的迭代变化。本文以重庆938私家车广播的微信公众号探索为例,试析一下当前广播如何助力新媒体平台发展壮大。

一、找准平台,巧借余力

新媒体窗口与平台层出不穷,微博、博客、播客等都在不断的演进更替中。重庆938私家车广播(以下简称938)经过评估甄选,最终将微信公众号作为主要发力窗口。

(一)可控安全

与广播过往的老互动形式短信、BB机呼号等形式相比,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共享。它提供了更透明的窗口,更广泛的讨论空间,以及看上去更为自由的舆论环境。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完全没有监管的言论,带来的不仅仅是肆无忌惮,更有可能是混乱与谣言孳生的摇篮。微信公众号很好的规避了这一风险。可以留言,但需要管理员二次选择;可以转发,但原文若有问题即可随时撤销删除不可见。通过进一步的身份审核,还可以有加急发送等额外的服务小程序,弥补可能出现的疏漏,相当方便。

(二)精准数据

传统媒体的市场占有率、收听率的样本采集问题一直备受诟病,数据采集的模糊问题,不仅导致节目定位难以明确,更给客户精准投放广告宣传设置了障碍,不利于媒体市场发展。微信公众号的大数据分析服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构成、转发数量、浏览区域等均有详实的标注与解析,成为938台内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成为合理劳务分配的基石。

(三)有备可查

与过去的短信、热线交流模式不同,微信公众号所有推送内容,均可长久保留,且能够随时调取、转用。对于更多新加入的听友与用户而言,这一服务可以彰显公号本身内容的丰满度,而对于更多创作者来说,素材的调用链接,也成为一种很好的编辑手段。同时,如同文化影视作品的“长尾效应”一般,公号内容的二次乃至多次传播,同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有些活动,一些作品,在发布期间或许并不起眼,但随着时间推移,一旦应对上某个新闻节点,即可随时“引爆”带来广泛的关注影响力,甚至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深度报道首发,不得不说,很有些意外惊喜在其中。而这些,也都只是广播借力公众号发展的一部分而已。

二、花样翻新,成效显著

重庆938私家车广播的微信公众号创立于2014年。建立伊始,与诸多同行一行,完全是在摸索中前行的状态。台内组织员工前往福建、杭州等地的一线广播频率进行学习,了解其先发经验。

创立初期,微信号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对广播线上节目的介绍,随着时间推移与受众群体的不断扩大,目前“私家车938”的公众微信号,已经成为了广播线上的有效补充,以及落地活动的最好发布载体。多样化的玩法,也不断展现出广播人的创造力。

(一)开通网络语音,服务本地听友

都市广播微信公众号微信语音功能在《938上班路上》栏目正式运行,听众反应热烈。互动量猛增到上千条,每天在《938上班路上》栏目筛选使用语音信息上百条,节目参与性得到极大提升。来自听众的大量信息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和实用性,重庆话和富有地域特色的语音提升了节目娱乐性,无缝对接的参与方式拉近了频率、栏目、主持人与听众、听众与听众的距离。

(二)编程趣味游戏,红包玩法升级

过往在不少集客类的活动中,“抢红包”是常用的手法之一。但随着受众新鲜度的不断提升,公号编创人员也积极利用新开发的多种小程序软件,以小游戏的形式推广活动内容。此举不仅富有奖励刺激性,更强化了受众参与的趣味性,对于吸引年轻人,特别是有消费力、活力的受众有极佳效果。

(三)打造多元化收听场景

“堵车”场景下的媒体需求,造就了广播在上一个十年的辉煌,可以说,广播人是较早面向场景化生产的大众媒介之一。时至今日,“堵车”场景仍在,媒体竞争环境、媒介使用习惯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是任何场景都需要“伴随性”,其次,“伴随性”也不意味着“口水话”。938微信号发布多元化内容,让听众的选择性更为多样随性,不仅仅只停留于广播线性收听自身,而是将节目内容进行最大化的再利用。

截至2018年1月1日12点,根据权威数据库发布的报告显示,在353779个样本中,938公众号的传播力超过92.6%的样本,累计阅读数339万。此外,腾讯、阿里旗下的微信内容推广团队正式与台内签署了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助推其快速发展。

三、融合发展,不断进取

都市广播目前已经是网络用户的重度收听频率,在重庆地区位居首位,喜马拉雅FM的收听人群破百万;在蜻蜓FM上,都市广播全国都市类电台排名第五。数据显示,频率微信公众平台粉丝由年初的15万增至30万。这些可喜成就的背后,也是工作者不断试错的成果,下面就发展中需要规避的一些问题进行说明。

(一)主次要分明,重点需明晰

没有自有的互联网平台和产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媒体融合,无法将用户活动、用户数据、用户运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是目前各个传统媒体纷纷研发独立APP、微信号等产品的原因。但要在众多新媒体产品中脱颖而出,或者说稳定求生,保持产品自身的特色与属性,非常重要。立足于自己专业本身,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定位非常重要。否则就容易陷入天下文章一大抄,重复转载,越做越窄的窘境。

(二)内容为王,永不过时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摧毁了信息发布的昂贵成本,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垄断渠道,当传播渠道和所传播的信息都不再稀缺,传统媒体也就失去了相应的价值,盈利能力也随之下降。可稀缺是永远存在的。对受众来说,网络上的信息虽然多如牛毛,但也鱼珠混杂,例如车房、教育、医疗等高风险高投入的生活需求,怎样在对的时间获得对的信息,这种高价值的权威信息是目前的互联网不能轻易满足的,而传统媒体最大的价值,正在于此,节省时间,有效传播。当然,这也需要媒体不断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立于市场风向标的潮头。

(三)新瓶装老酒,翻新也是创新

强大问题拿奖金,是广播早期很受欢迎的一种社教娱乐节目形式,而在当下众人都快将其遗忘之时,各类“百万答题”游戏横空出世,让全民都陷入了手机答题热。随后,有广告公司同步跟进,联系广东、太原、河南等五地广播,同步推出“电台版百万答题”互动。同样是经过模式后,得到了众多电台的询问和尝试。上周(1月29日-2月02日),五家电台加入电台百万答题,通过配套APP的后台设置,让电台节目与新媒体互动相应结合,成功开启了电台互动新模式。其实除了问答节目,还有许多老广播节目形式都可以与新媒体结合,开创出全新的道路。毕竟,受众对于娱乐、知识获取、生活服务等层面的需求一直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刚需。

(四)深度融合需要平衡,依托根本逐步调整

特别是在设立活动或主题层面应考虑到线上线下、双媒体的双赢,否则无法形成合力,未来亦引发割裂与纷争。当然,这一平衡在未来势必会被打破。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的网络广播收听持续增长,12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有61%的人在一个月内听过网络广播,而超过一半(53%)人在一周内收听过网络广播。2016年,这一数字分别是57%和50%。而在欧洲,随着传输技术发展,一些调频广播开始关停。比如,2017年1月11日起,挪威陆续关闭了国内的调频广播,逐步改为数字音频模式。瑞士打算于2020年启动类似调频广播换数字音频广播的行动,英国和丹麦也在考虑相关计划。英国数字广播专案的发言人表示,英国将在数字广播收听率达到50%时考虑向数字广播全面过渡。

都市广播官微从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提升与节目的融合,她正在成长为声音渠道之外,有力的传播、营销平台。传统媒体,特别是一直被唱衰的广播,深度与新媒体平台融合,定将焕发新的活力。这不仅仅是一场平台的迁移,也是一场技术乃至体制的创新再造,如何通过生产流程、激励机制的改进,让从业者不断前行,也是938下一步进一步探索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岚岚.2017国外广播如何应对媒体发展趋势.V视听,2018.01.

[2]陈志坚.百万答题丨一次电台互动的全新尝试.听呗云,2017.12.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广播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