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电影传播与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研究

2018-03-27

传播力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力受众文化

媒介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各领域的变化。尤其是媒体影像,从以前的默片时代到现在不同类型视频的出现,变化迅速。在多媒体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日渐活跃的背景下,一种“微小制作、微小剧情、微小记录、微小投入”,适合短时间观看的新媒体影像形式应运而生,这种别具特色的作品被人们称为“微电影”。微电影之“微”不仅在于上述的“四微”,更是对传统影像的挑战,以草根、短小、灵活的方式风靡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艺术传播形式[1]。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新的新形态,在我国倡导文化自信的新时期,对于地方发展而言,可以促进区域文化的构建与传播,促使地方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提升群众文化素养。新媒介环境下,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播地域文化,诸如影视剧、宣传片、微电影、话剧等,其中微电影作为新媒体影像的重要元素,在地域文化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文化软实力的理论内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軟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这个国家难免不打自败。[2]”“软实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包括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社会制度、国民素质、发展模式等在内的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合国力的具有超越时空的吸引力力、感召力的各方面能力的综合[3]。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之上,提升文化软实力是通过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文化软实力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和吸引力,文化自信的提出代表着国家已经在战略高度上重视和强化国家在对外宣传中传播内容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对于地方发展来说,地方物质生产的连续性,造就了文化的传承、演变和发展,文化即是物质发展的动力,又是精神建设的源泉,文化最首要的用途是构建精神战线,文化软实力具有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战略意义。

二、微电影现状及特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受众接触信息的速度迅速提高,快节奏、碎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主要生活方式,以信息碎片化传播为特征的“微时代”,微电影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微电影顺应网络受众接收信息“精、短、小”的特点,迎合微时代的时代精神和市场需求,成为借助网络自媒体平台发展并受追捧的影像新形态。截止2016年6月,中国微电影产业总产值达700亿元,作品年产量达2万部,预计未来3年内总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4]。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微电影产业增长迅速,微电影已经成为互联网元素中的重要角色。

微电影的与众不同在于受众的广泛参与性,微电影制作成本低、设备简单,受众具有素材和创意,制作微电影等于在网络传播中具有话语权,受众的参与意识推动了微电影的发展。微电影传播具有全时传播、全域传播、全民传播、快速传播等特点,使其迅速成为数字化媒体时代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微电影是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诞生的传播样式,为广大受众提供娱乐功能的同时发挥宣教作用,以此实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微电影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微”形式

微电影的“微”形式主要体现在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微电影一般时长在3分钟至10分钟,满足受众碎片化时间观看需求,同时可以消耗较少流量通过移动互联网收看。微电影制作相对来说经费需求较少,制作门槛低,人物设置较少、故事情节相对简单,拍摄设备多为单反、DV、手机,设备容易掌握,为草根阶层提供创作机会。

(二)创作者身份多元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网络表达权。微电影因为拍摄相对简单、对资金设备等要求不高,进入门槛低,所以其创作者身份呈现多元性特点。学生、自由职业者、媒体人甚至普通网民都可以成为微电影的创作者,记录内容多为“原生态”纪实。

(三)题材广泛

微电影的选题广泛,可以涉及人文、艺术、潮流、生活各个层面,从社会公德、环境保护到关注弱势群体,表现各领域内普通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生活理念。自然细致的镜头刻画,深刻灵动的内涵表现,描绘新时期开放多元的生活状态,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

(四)跨界融合

微电影应用范围广泛,在“互联网+”时代,微电影+传统文化、微电影+红色旅游、微电影+媒介事件、微电影+美食等新样态的出现,微电影与多领域实现了跨界融合。

三、微电影的文化价值

(一)关注个体

传统的大众媒体报道对象往往集中于精英群体,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新闻媒体报道走转改政策的提出,媒体的报道对象开始由精英群体 向基层和群众转移,以报道群像状态为主。而微电影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其对个体生命体验和感受的关注,个体生活的内在感受、情绪和心理状态,对个体自我的再发现。和主流媒体庞大宏观叙事相反,微电影擅长运用小而走心的叙事传递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现实问题和遭遇。

(二)彰显人文关怀、弘扬正能量

人文关怀是文化发展中的先进部分,是一种先进的价值观的体现,人文关怀,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文化。将人放在首要位置,以人为本。微电影对于人文关怀的表达,往往聚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用电影叙事的手法雕琢社会现实,牵动受众情绪,予以理性的思考和关怀。创作者随意率性的选择切合时代脉搏的主题,关注美好的人物和事物、关注鲜活的生命和极致的梦想、关注传统文化,制作原创视频来记录历史,反应现实,传播生活美学理念,传递温暖的正能量。

四、依托微电影提升文化软实力途径分析

依托微电影的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根据拉斯韦尔五个W模式理论,是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从流程论的观点来看需要对传播过程各要素进行分析。利用微电影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四个方面来把握。

(一)传播者分析

传播者作为传播进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出者。目前互联网上的微电影的生产者存在身份鱼龙混杂,制作内容良莠不齐、创意不足、缺少专业人才、价值导向不明确等现实问题。因此,通过新媒体影像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需要依靠专业人士的微电影创作。微电影的创作群体为专业的媒体从业者和高校微电影团队,从微电影脚本的撰写、服化道具的整理、拍摄过程中摄影、灯光、轨道等设备的使用、专业演员的出演到后期剪辑中专业的音乐音响的使用,微电影的创作过程的专业性直接决定了传播效果的显著性。微电影的生产者是初级传播,收看微电影的受众对其进行评论、转发形成二级传播。在网络时代,传播不再是单向性的活动,而是网状多级传播。

(二)传播内容

在互联网时代,精致的内容制作成为媒体竞争的重心,微电影以其故事性和互动性吸引着广大受众。微电影的内容题材广泛,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角度分析,以保定为例,可以从城市资源入手。一是保定红色文化传统,保定是一块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城市。拥有狼牙山、地道战、白洋淀等众多红色旅游景区,以及《小兵张嘎》、《红旗谱》、《敌后武工队》《荷花淀》等一系列抗战文学,突出保定的革命历史,围绕保定红色文化、抗战文学为主题拍摄红色主题微电影;二是保定的地理位置——京畿重地,保定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保定地理位置很重要,通过微电影的快速推广模式,让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人们了解保定;三是保定的悠久历史——古城保定,保定政治、文化底蕴深厚,保定清朝时为直隶省会,是直隶总督署所在地,也是河北省最早的省会,长期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上、历史上有很深的政治厚度与文化底蕴;四是保定的饮食文化——美食之城,通过以美食为主题的微电影,推广保定的餐饮文化,以微电影的形式展现保定的饮食之美,形象、生动,具有吸引力;五是保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包括保定老调、曲阳石雕、定州吹歌、涿州皮影等40多项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六是保定的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资源丰富。

(三)传播媒介

微电影的传播媒介主要是新媒体,通过两微一端、短视频类网站进行网络传播。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微电影的观看、传播越来越便捷,媒介的进步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微电影的制作要结合传播媒介特点,注重易得性、交互性等特点。

(四)受众

受众作为传播过程的信息接受者,在新媒体时期,受众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受众不再是传播过程的末端被动接受信息,而是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进行信息传播,对传播内容进行反馈,进而影响传播活动。受众和传播者的身份不是固定的,可以相互转化。新时期的受众具有年轻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微电影制作要结合受众特点,符合年轻人快捷、简单的接收习惯,实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媒体影像是对外文化传播的新窗口,微电影形式微小,内涵丰富,要全面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充分认识到微电影的作用,从战略高度规划和认识文化传播,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冷凇.微电影大观(一)微电影的“血统”定位[J].电影评介,2016(06):80-82.

[2]张国祚.把“软实力”的“硬道理”讲深讲透讲实讲精彩[J].文化软实力,2016(01):创刊词.

[3]高慧.实现中国梦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4,37(01):21-24.

[4] 梁君健.微电影:微时代的创意表达[N].光明日报,2016年4月11日(14版).

猜你喜欢

实力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