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邕和蔡文姬

2018-03-27王妮轩

成功 2018年8期
关键词:蔡文姬蔡邕董卓

王妮轩 詹 婧

蓝田县蔡文姬纪念馆 陕西西安 710500

蔡邕,字伯喈,东汉末年陈留圉人(今河南杞县),学识渊博,被后人称为“旷世逸才”。熹平四年,蔡邕以经籍多有谬误,奉灵帝之命正订《六经》文字,并书写镌刻在石碑上,立于太学门外,每日观览临摩的人骆驿不绝。

蔡邕虽为一代文宗,但他的遭遇却是悲惨的。汉灵帝光和元年,蔡邕因“讥刺”宦官而获罪,举家徙朔方。遇赦归途中,又遭五原太守王智诬陷,开始了长达十二年的逃亡生涯,蔡邕被以“依附董卓”而下狱,他虽乞求黥首刖足以续汉史,但仍冤死狱中。

蔡邕之女蔡琰,字文姬,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也成长为一代才女。她的遭遇更加坎坷,尚在襁褓之中便已成罪隶,在艰难困苦的流亡中,一直随父读书识字,操琴练赋,秉承父亲渊博的学识。“蔡文姬,能辨琴”,连父亲在隔壁拨断第几根弦,都听得出来,足见她对音乐的天赋。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说:“胡笳本出自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可见她在汉匈两个民族文化交流中,作出了融汇贯通的贡献。

初平元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蔡邕也被胁迫入长安,这又给文姬带来了生活的波动。文姬十六岁时,嫁给河东卫仲道,同年夏,父亲含冤而死,一年后卫仲道病故,父死夫亡对她打击很大。兴平二年,战火蔓延到文姬家乡,她被胡骑俘虏,没于匈奴十二年,被迫做了左贤王妃,并育有二子,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土,怀念亲人。

建安十三年,曹操统一了中国的北方,派人以金壁赎归文姬,并做主将她嫁给屯田都尉董祀。文姬归汉后,应曹操之请,凭记忆整理出其父遗著四百余篇,文无遗误,后来被收入《续汉书》《后汉书》《蔡中郎集》等文献。为中华民族文化典籍的保留和传播作出卓越贡献。文姬在我国书法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南北朝后,她的文章与书法还广为流传。至今西安碑林仍保存有文姬手书石刻。

蔡文姬一生坎坷乱离。幼年颠沛流离,成年父死夫亡,归国生别一双儿女,都使她肝肠寸断,绞心滴血。她用血泪凝成的语言,写成了不朽的《胡笳十八拍》。郭沫若评价说:

”这实在是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其不羁而雄厚的气魄,狂飚席卷大地般不可遏抑的悲壮,控诉人世不平,给后世以深远影响。

猜你喜欢

蔡文姬蔡邕董卓
蔡文姬(节选)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蔡文姬辨琴
蔡邕听琴
王允计除董卓
倒屣欣逢迎
蔡文姬与后世《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辨琴
蔡邕:“艺不压身”忽悠人
连 环 计